教育孩子不應該是控制,母親在教育上的成功,就是讓孩子學會獨立

2020-04-12     逗兒媽媽

逗兒媽媽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我讓你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好」通常當父母們說出這句話,也就意味著父母們對孩子有著非常強的控制慾望,對孩子帶有控制慾望的愛,是一種正常的愛嗎?並不是,一位著名的主持人楊瀾曾經說過,「一個成功的教育,就是讓孩子獨立的離開你,而不是對孩子進行徹底的掌控」有許多新手父母們在看到自己孩子的那一刻起,都會下定決定「我要守護她一輩子」,但現實總是殘酷的,孩子總有一天會主動的離開我們的懷抱,總有一天我們會被動的離開自己的孩子,守護是永遠的嗎?這是一個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想必大家都知道之前出現的一個新聞,一個17歲的少年考進中國科學院之後,短短的一學期就被學校勸退,是因為他無法跟上高校里的課程嗎?並不是,學校勸退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於一個快要成年的人,卻無法獨立的生活。沒錯在這個家庭里,孩子的主要目標就是學習,除了學習他可以不管不顧任何事情,所有的事情都讓母親來辦,自己只需要去學習就行了,成績雖然非常好,但是連基本的生活自理都不行,所以被學校勸退。

這位母親通過自己的教育方法,讓孩子考上了中國科學院,那這位家長的教育方法是錯誤的嗎?當然是錯誤的,由於母親過多的掌控了孩子的生活,導致孩子成為了一個只會學習的「殘疾人」,通過採訪,也能了解到這位母親是個掌控慾望非常強烈的母親。

一、為什麼多數家長都特別喜歡控制孩子?

1、自己的內心充滿不安全感

或許會因為同齡人家庭教育的成功,或者對周圍環境的不滿,在家長們的內心中會充滿一種不安全的感覺,同時就會產生一種自卑的心理,父母們害怕孩子成為和自己一樣的「廢人」,害怕別人嘲笑自己的家庭教育不行,於是就會開始給孩子制定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去控制孩子,從而變成一個十足的「控制狂」。

2、上一輩的家庭教育衍生的後果

父母們接受的教育就是強控制教育,那麼當自己為人父母之後,大多數也會繼承自己父輩們的教育方式,自然而然的去遵循父母們的教育方式,同時由於父母在小的時候缺少應該有的父愛母愛,也會缺失應該有的安全感,就會喪失父母愛應該有的「度」,父母用自己的一切去強制要求孩子對自己付出一切。

3、畸形的愛

有很多父母覺得自己走過很多路吃過很多苦,為了避免孩子去重複自己走過的坑,就會去要求和干涉孩子們的行為,最初的目的只是為了避免讓孩子去走自己走過的坑,但是家長們卻無法掌握正確的「度」,導致自己越了「界」,在孩子看來家長們就是在過度的控制自己,保護自己。

家長們要知道過多的掌控對孩子是完全沒有益處的,只有無窮無盡的危害。

二、控制對孩子帶來哪些弊端?

1、沒有主見

孩子們習慣了家長來替自己做決定,在青少年事情,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會尋求家長們的幫助,長大之後,進入社會工作之後,大大小小的事情仍然會讓父母來做決定,自己缺少了應該有的判斷能力,就會讓整個人變得沒有主見,家長讓幹什麼就幹什麼,不會為自己思考。

2、孩子會變得過於叛逆

我們都知道物極必反,當孩子被過多控制的時候,那麼他一定會主動開始反抗起來,那麼孩子們的叛逆期就會提前到來,而且會比正常的叛逆期來的更猛,家長不讓我幹什麼,我越要幹什麼,而且還要做的更加過分,家長在看到孩子的所作所為生氣的時候,孩子們就會產生一種成就感,下一次還會做出讓父母十分生氣的事情,從而影響整個家庭的關係和親子之間的溝通。

3、孩子會變得更容易抑鬱

家長會憑藉自己的喜好來要求孩子做事情,這無疑是讓孩子被動的喪失了主動的權利,在家長們的強迫下,孩子做一些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就會非常容易的在心理上產生抑鬱的情緒,這種情緒推積的越久,孩子就越容易患上抑鬱症,抑鬱症對人的身體和心理打擊都是巨大的,更嚴重者還會危及生命。

真正的愛孩子,不是提前規劃好他今後的人生道路,不是照顧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是「我都是為你好」的強詞奪理,真正的愛孩子,就是讓孩子能夠主動的「脫離」你。

三、真正愛孩子,就是讓孩子學會獨立

1、尊重孩子們的選擇

對於孩子們的選擇,家長們不要再自以為是,時代在變化和發展,往昔的理論在當今社會上不一定能夠站住腳跟,所以當和孩子發生意見衝突的時候,在保證底線的前提下,不妨相信一次自己的孩子,說不定孩子能夠迎來屬於自己的精彩,同時也能給家長不一樣的驚喜。

2、尊重孩子們的隱私

「孩子也是一個性格健全獨立的人」請家長們一定要時刻的把這句話放在自己的心裡上,有很多家長並不把自己的孩子當成一個「人」,缺少應該有的尊重和對孩子隱私的尊重,不要再想方設法的去偷看孩子們的隱私,他們想告訴家長的事情,自然會告訴,不想告訴的,家長們也不用去強求,避免適得其反。

3、面對孩子們的求助,選擇性的幫助

當孩子來向家長們尋求幫助的時候,家長們一定要選擇性的幫助孩子,給孩子留下一些能夠獨立完成的事情,這樣才會避免孩子養成,一遇到問題就求助家長的習慣,要讓孩子們明白遇到事情不要一味的去求助,而是應該主動的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決,這樣孩子今後才更加容易獨立起來。

大部分家長容易陷入對孩子好的誤區,無形的增加對孩子的掌控慾望,過多的掌控孩子,最後的苦果也只有自己來承擔。

今日互動話題:你想要「掌控」孩子的人生嗎?歡迎分享。

我是逗兒媽媽,也是一位家有萌寶的寶媽,每天會跟大家分享更多育兒知識,幫大家解決帶娃的困惑和煩惱,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Ri4DcHEBfwtFQPkdL78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