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娘為我舍親兒,我一定要找到她!」|我的乳娘 我的兒(四)

2019-11-06     半島之聲

我的乳娘 我的兒

膠東腹地連綿起伏的青山丘陵

孕育了一方母愛聖地

膠東育兒所300多名乳娘和保育員

用她們甘甜的乳汁、無私的大愛

養育著革命後代

魚水情深

生生不息

梳理遠去的記憶

聆聽歷史的聲音

《威海故事》節目推出五期主題製作

《我的乳娘 我的兒》

本期播出第四篇

《乳兒:宋玉芳 梁恆力》

2012年10月,一次偶然的機會,宋玉芳從《乳山時訊》上看到膠東育兒所的報道,迫不及待地讀完整篇文章,硬咽著給乳山市報社記者打了電話:「我也是在育兒所長大的孩子……"

1969年,21歲的於致榮開始利用節假日尋找乳娘。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打聽到了消息,於致榮坐著公交車去找乳娘,按照人家告訴的站名下車後,只見路旁坐著一位老者,那個人聽說是找乳娘的,就一指說,那家撫養過八路軍的孩子......

多年後,當她再次回到乳山、回到曾經生活過的地方,向哺育過自己的鄉親們道謝時,得到的回答是—「千萬別客氣,沒有你們的父母出生入死,也沒有我們今天的好日子。」

同樣的話在七十多年前就被乳娘們說過,這些乳娘大多目不識丁但懂得家國情懷,感恩和追隨黨領導的人民革命事業重信重義,她們都是抱著一個樸素的想法-「孩子的爹媽為了打鬼子,連命都不要了定要照顧好他們的孩子。」

我的乳娘 我的兒

由於當年乳娘們都是秘密撫育乳兒,因此關於膠東育兒所留下的資料線索少之又少。本著對歷史的負責初衷,上世紀80年代,乳山市就組織相關部門對乳娘進行查訪,對膠東育兒所這段珍貴的歷史進行搶救性保護。數年來,乳山市40多個鄉鎮、部門的500餘名幹部走訪了149個行政村、20多個城市,採訪了30多名革命人物和後代,徵集了769件文物資料,編寫了《關於膠東育兒所》歷史資料。

下面的文位元組選自2012年8月28日《乳山時訊》鄭華採訪峻青文稿。

著名作家峻青的夫人於康,1945年從膠東軍區衛校畢業後被分配到膠東育兒所。裡面收養的多是膠東黨政軍負責人的孩子,平時沒法帶孩子,就放在託兒所里,由保育員代為管理照看。於康在託兒所工作時地址是在崖子田家。

於康的家就像一個地下交通聯繫站。衛生員和保育員要經常在夜裡去姜家莊和鶴山後村給孩子們治病、送吃的。有一次,所領導派遣於康和保育員呂秀敏從田家趁夜間秘密到萊陽城去看孩子。當她倆深夜到達鶴山後村,敲開房東的門,房東焦急地說:「你們快點離開,剛剛還鄉團來人,這時候你們來真危險呀!」當晚,於康和保育員硬是冒著危險一家家地看完了孩子,確保這些孩子無恙才離開。


峻青說:「這段往事確實需要了解眾多當事人,當年的同志至今都年事已高,大部分都不在世了,很多珍貴的資料有可能再也找不到了,很可惜。乳山市的領導對這些老同志仍舊如此地關心,我和於康都很感動。」


這是大愛打造的革命搖籃

乳娘情懷深刻詮釋了

黨與人民群眾血肉相連的魚水深情

梳理遠去的記憶

聆聽歷史的聲音

《威海故事》節目推出五期主題製作

《我的乳娘 我的兒》

請點擊開篇音頻收聽

乳兒宋玉芳 梁恆力的「尋親」故事


主持人 凱波

主任記者

威海市文化名家

第六屆全國百優廣播節目主持人

威海市新聞工作者十佳編輯



《威海故事》邀請函

只要你有故事,請聯繫我們!

參與電話: 0631—5191123

節目郵箱:[email protected]

收聽頻率:FM107.3 FM105.1 AM1206

威海新聞綜合廣播

節目回放:下載「喜馬拉雅」APP

搜索:威海故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RXJmS24BMH2_cNUg8YK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