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林丹之後,諶龍為什麼沒有成為王者?不是成績的原因

2019-08-17     王俊傑猛

王俊傑猛 今日頭條

羽毛球:後林丹時代,諶龍成績僅次於林丹,卻為何成不了王者?

從2009年諶龍初露鋒芒,到如今已經整整10年時間,諶龍共獲得9個世界冠軍,在世界羽壇及中/國羽毛球史上都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諶龍取得的成績僅次於林丹,勝過李宗偉,但諶龍,為什麼沒有成為新一代的王者呢?

有人說,諶龍的成績,是有目共睹,這沒得說。但冠軍和王者之間,差的就是那種氣質。

當年羽壇四大天王站在場上,就是賽場的焦點,是隊內的核心,是比賽的定海神針。

林丹、李宗偉在隊里,只要一上場,球迷的感覺是「這場穩了」(兩人碰面除外),但諶龍什麼時候給人這種感覺呢?

而且,諶龍是林丹之後的培養對象,是全國/家隊努力推上去的。林丹帶著他拿了多少團體賽冠軍,來鍛鍊他的心態?

雖然實話,不太好聽,但事實就是這樣。

諶龍得冠軍是理所當然,拿不到才奇怪。整個國/家隊培養,那麼多名宿老帥輔導,最強的陪練隊友,還有大腿師哥帶著拿世界冠軍……這世界上哪有第二個人,能有諶龍有這樣的待遇?

諶龍的處境,好像當年印尼的阿迪。

當年阿迪長時間排名世界第一,也是防守反擊的打法。他利用年輕和體力把趙建華拖垮,但從未有人認為阿迪是王者。

趙建華的技術天下第一,但是在年輕的阿迪面前他無可奈何,羽毛雖輕,體力是坎兒。

那時候的趙建華號稱天王,但常年排名世界第二,趙建華的比賽非常具有觀賞性,而阿迪的比賽枯燥無味。

還有人說,諶龍,惜乎生在中/國。

諶龍成不了王者不外乎兩點:

第一因為他在中/國,因為他是中/國人,代表中/國參賽,中/國羽毛球強大時間太久了,需要太多成績才能突出一個球員的偉大,諶龍,明顯差了很多。

第二,諶龍的統/治時間與林丹有重疊,因為林丹的強大,掩蓋了諶龍的光環。

可以參照2017年安塞龍和18年的桃田,這兩人是典型。兩個年度他們分別在該年度內拿下世錦賽並且拿下一定數量的超級賽冠軍,一度有人說羽毛球男單天下就是他們的了,可是接下來的成績,是啪啪的打臉。

安賽龍和桃田所取得成績,比諶龍都差的太遠,但是球迷卻反響很大,只是因為其他國家隊以目前的實力,拿到頂級賽事冠軍就是驚喜了,但在國內,除了奧運會,其他的冠軍都激不起波浪。

所以許多人認為,諶龍和林丹能進2020年奧運會。

其實林丹16年出/軌門之後,有過半年的回暖上升期,看的出來,他很想努力。

17年大馬賽,2比0對李宗偉,第一次在東南亞拿下冠軍,而且還是在李宗偉門口擊敗李宗偉,比賽過程也很精彩,雖然17年世錦賽敗給了安塞龍,只是輸給了年紀,比賽其實還是很精彩的。

安塞龍的頂峰時期,能有林丹遲暮之年的表現,就不錯了。

【其實,林丹和諶龍不可能都進20奧運的。

不管是實力、潛力、還是排名,石宇奇應該會鎖定一個奧運名額】

最後,諶龍最大的敗筆是:贏的冠軍沒有多少含金量,反而丟的冠軍都是在最關鍵的時刻,能不讓人恨鐵不成鋼嗎?關鍵時刻老掉鏈子,說明什麼問題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RWk8n2wBvvf6VcSZhYf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