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北邊陲到南海前哨,從大興安嶺到雲貴高原,萬里雲天處處留下了程曉健的航跡。
|作者:阿曄
「我們是將軍領隊,但同時也是一個兵。現在走在隊列的前面,一旦打起仗來,我們仍然要站在隊伍的前頭!」
9月26日,程曉健神采奕奕地出現在鏡頭前,人們才知道原來即將到閱兵場上受閱的女將軍是她。而這一次閱兵也是新中國曆次閱兵中首次在徒步方隊安排女將軍受閱。
程曉健是空軍歷史上少見的女性高級將領。2009年,46歲的她成為共和國第一位女師長;2015年,她出任成都軍區空軍副參謀長,躋身副軍級;2016年,她晉升空軍少將,成為人民空軍歷史上第四位女少將。
人們不禁好奇,到底什麼樣的人才能取得如此成就?
敢闖敢拼,肯吃苦
1981年3月,空軍部隊到山東省濟南市一中招收女飛行員,這是改革開放後國家首次招錄女飛行員,與招第四批女飛行學員中間相隔了13年。如此難得的機會,程曉健正好趕上了。
但是,正在擔任高三快班班長的程曉健患有過敏性鼻炎、老是流鼻涕,她覺得自己招飛體檢可能過不了關,根本不敢去報名。最後,還是因為班主任認為她是班長,應該報名帶個好頭,她才硬著頭皮報了名。
沒想到的是,她竟然真被選中,成了中國空軍第五批女飛行學員。
她的父母也傻了眼。他們根本不知道女兒報名的事,也不贊成女兒去當飛行員吃苦受罪,苦口婆心地勸她。
即便到了定兵的時候,媽媽還不死心:「你以後會不會後悔?我還是去找找領導說一說,咱不去了吧!」
但程曉健始終不為所動,堅持想去外面闖一闖。
高中畢業後,程曉健如願進入了飛行學院。在同批女飛行學員中,她個頭中等,身體素質也一般,但面對高強度訓練一點都不含糊。她還特意訓練自己的膽量,經常帶頭走夜路、爬高牆,姐妹們調侃她是個「假小子」。
這種「野路子」訓練法對程曉健來說還真有點作用。第一次參與登機跳傘訓練時,從800米高空俯瞰大地,別人捂著眼睛往後退,「她膽大,第一個跳出艙門」。
除了第一個跳傘,在同批女學員中,程曉健還有不少亮眼的表現:第一個放單飛;第一個入黨;每門功課平均成績都在90分以上,年年被評為全優學員;被選為全校唯一一名學員區隊長,而這一職務通常由正式飛行員擔任……
畢業時,程曉健成為全校唯一一名預校、初教機、高教機訓練均為全優的選優學員,學校破例讓她自己選擇分配去向。
當時她有兩個選擇:要麼去駐北京某部飛首長專機,那裡工作生活條件都比較優越;要麼到鄂西北的某部飛運輸機,那裡地處山區,飛機也較老舊,工作生活條件十分艱苦。
程曉健告訴校長:「哪個地方任務多、飛得多,我就去哪裡。」
1984年,21歲的程曉健去了鄂西北偏遠山區的某應急機動作戰部隊,當了一名普通的飛行員,正式開始飛行生涯。
搶險救災,真本事
2009年,程曉健被任命為駐蓉運輸航空兵某師師長,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空軍第一位女師長。
有趣的是,她在2011年接受採訪時透露,自己曾經的夢想其實是開殲擊機。
畢業前夕,時任空軍司令員張廷發接見第五批女飛行員,讓大家有什麼想法大膽說,程曉健一點都沒客氣,張口就問:「司令員,能不能讓我們這些女飛行員改飛殲擊機啊?」
在場的人都笑了。
程曉健沒飛成殲擊機,後來卻當上了運輸機部隊的師長。她說:「能飛上天,去完成艱巨的任務,就很光榮,跟飛機的大小無關,跟殲擊機和運輸機機型也無關,飛行是一種任務、責任和使命。」
程曉健進行飛行指揮工作。
能當上師長,程曉健靠的是真本事。
1998年,湖北公安縣數萬名群眾被洪水圍困,她指揮著一架架運輸機飛赴抗洪一線。
在圓滿完成抗洪搶險緊急空運任務後,這個團轉入年度晝間單機跟進及編隊戰術課目訓練。在她的指揮下,9架飛機準確實施空中攔截集結。之後,她又獨立組織指揮了大場次夜航編隊訓練。
2000年,航空兵某團首次組織大規模緊急拉動,她在天氣突然變壞的情況下,指揮一架架戰鷹安全返航。
2001年底,她晉升為人民空軍特級飛行員,這是軍事飛行人員中的最高級別。
2008年汶川地震期間,時任中國空軍航空兵某部副師長的程曉健,作為空軍抗震救災指揮中心的協調員出色完成任務。
程曉健準備執行飛行任務。
除了在搶險救災中大顯身手,程曉健還乾了一件大事——改裝大型運輸機。
她的飛行經驗越多就越意識到,如果不改裝大型運輸機,許多重大急險就很難完成。但改裝是極為艱難的,為了能早日飛上新裝備,她每天吃住在飛行大隊。
對每一塊儀表、每一個部件,她都反覆研究,充分摸透設備的構造和原理。每次飛行前,她都像小學生一樣,虛心向教員們請教。
經過一年多努力,程曉健順利完成了改裝任務。她也成為繼岳喜翠和劉曉蓮後,第三個改裝大型運輸機的女飛行員。
愛干副職,情商高
程曉健在軍、政的崗位上都歷練過,但在擔任師長之前,她就沒幹過正職,一直都是在副職崗位上。
1992年,她被任命為飛行大隊長副教導員。一開始她是拒絕的,還因此「鬧過情緒」,甚至找過團長、政委。她一直認為自己是飛行幹部、軍事幹部,哪會做什麼思想政治工作啊!
她再三解釋說:「我不適合當政工幹部。我比較冷靜,不太富於感性,不會慷慨激昂地在作戰前動員,不會講那些讓人熱血沸騰的話。」
但最終她還是服從了組織決定,而且還把工作做得很好。
之後,程曉健還擔任過航空兵團副團長、航空兵師副參謀長、指揮所副參謀長、航空兵師副師長等職。而所有和她共事的領導,眾口一詞說她是最讓人放心的副職。
她的「成功秘訣」就是三個字——拎得清。
作為副職,程曉健給自己定了兩條規矩:一是以身作則;二是把正職交待的事都落到實處。「不要總想不時地顯示自己的存在,副職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不能自作主張。」
憑藉自己總結的「副職之道」,程曉健贏得了大家的信任。她曾自信地說:「我最喜歡干副職,也最適合干副職,我能把副職干到比較完美。」
程曉健和她的搭檔們
除了拎得清,程曉健的高情商還體現在一些細節上。
2005年的中俄聯合軍演中,程曉健作為中方空軍代表和中方四機編隊的第二架飛機機長參加了這次演習。
在成功完成中俄空軍首次飛行合練任務後,俄軍飛行團長專程找到程曉健說:「你飛過的弧線和你人一樣漂亮,就是你的名字太難叫了。」
程曉健立馬機智應答:「我的俄文名字叫『娜達莎』」。一下就拉近了兩人的距離。
而對於外界總是強調的女性身份,程曉健也有自己的想法。
一位女飛行員前輩曾對她說,「你千萬要記住,我們是女飛行員,不是女演員,更不是做給人看的花瓶擺設,我們是藍天的女兒,藍天在哪裡召喚,我們就該飛向哪裡,盡到女兒的責任。」這段話對程曉健影響深遠。
後來她在接受採訪時說:「沒有女師長的標準,只有師長的標準。盡全力做好師長,這就是我要做的。」
雖然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但程曉健偶爾也會拿「女性身份」來說事。
比如,2009年她剛當上師長的時候,手底下管的幾乎都是男性,她就開始「示弱」了,「我雖然當了師長,並不代表我的能力就比你們強,我是在學習當師長,你們要是不幫我,就不夠男人,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漢!」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她覺得從這個角度切入可以讓大家更支持自己的工作,而她表示最終的效果很不錯,「沒有一個人給我出過任何難題」。
這才是真正的高情商,該硬時就硬,該軟時就軟,絕不被女性領導的身份「綁架」。
從西北邊陲到南海前哨,從大興安嶺到雲貴高原,萬里雲天處處留下了程曉健的航跡。她為熱愛去闖,為夢想去干,用實力做事,用情商做人。
現在,我們就期待她在閱兵場上的颯爽英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