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皓月
繼美日澳在海上進行聯合軍演之後,澳大利亞又不安寧了。從相關消息可以看出,澳大利亞最近開始在印度身上打自己的小算盤了。在當地時間7月31日,澳大利亞的駐印代表向印度表明了態度,反對任何單方面改變邊境現狀的嘗試。分析來看,這樣的表態是向印度示好,表達了自己站邊印度的立場。不過,這樣的做法恰恰就是把印度推向了火坑,為什麼這麼說呢?
澳大利亞這個國家大家也都知道,只要是對自身有利的一方,都會選邊站,而且變臉也是非常快。此舉討好印度,背後有三大原因。首先,為了自身的安全,澳大利亞不斷慫恿印度當出頭鳥。不管是印度還是澳大利亞,對於中國的崛起都是非常忌憚的。而在邊境局勢緊張之後,澳大利亞更是瞅准了機會,慫恿印度沖在前面。這個跟西方一些國家的策略也是相同的,就拿美國來說,在裝備出口方面,向印度敞開了大門。先進武器隨便買,目的就是給印度「壯膽」。在獲得了這麼多國家的「支持」後,印度認為自己背後有人撐腰了,也就敢做出一些危險的動作了。
其次,討好印度還為了慫恿印度加入所謂的「四國同盟」,何為四國同盟?從之前美國舉辦的海上演習就可以看出,在拉攏了日本和澳大利亞之後,還希望將印度「收編」進來,組建一個「四國同盟」。現在看來,美國這是在亞洲布了一個大網,日本和印度這兩個國家也將是重點的培養對象。在7月的時候,就有消息透露,印度計劃邀請澳大利亞參加後面的海上演習。如果這個計劃實現了,那麼將會是「四國同盟」首次進行的聯合軍演。最後,也是為了美國的「印太戰略」順利進行。
印度對於美國來說,戰略意義重大,可以用印度制衡中國,在不斷武裝印度的同時,自己還能從中賣裝備得到一筆不小的利潤,可謂是兩全其美。澳大利亞作為美國的「小弟」,給美國幫忙也是很正常的。從這些方面來看,澳大利亞就是在利用印度。為了完成自身的目的,澳大利亞自身肯定不會赤手空拳上陣,而是在尋找炮灰,印度就是最佳人員。而此舉還不至於影響到自身,澳大利亞由於位置特殊,跟南亞地區還有一些距離,即使出現了什麼事情,短時間內也不會牽扯到自身,前面有印度在扛著。
國與國之內的友誼都是存在利益的,特別是澳大利亞和其他西方國家,能夠突然向印度「獻殷勤」,背後的目的是很明顯的。事實證明,一味地跟隨美國是沒有好處的。澳大利亞就因為討好美國,中斷了跟我國的多項合作,導致自己的牛肉大量滯銷,賣不出去。英國也因為在5G問題上跟隨美國,跟我國的多個合作也打水漂了,導致自己丟了3000多崗位。這些都是前車之鑑,希望澳大利亞擦亮眼睛,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走下去,否則會為此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