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市政法幹警和網格員不畏艱險、無私奉獻,全力以赴投入疫情防控和維護社會穩定各項工作中,特開設戰疫「警」色、一線網格日記、戰疫說法專欄,聚焦戰「疫」一線的政法幹警和網格員,講述勇敢「逆行者」的故事,記錄最美身影。
社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線。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陽曲縣社區網格員同基層工作人員積極投身於疫情防控中,主動放棄春節假期,不分晝夜,不計個人得失,全身心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他們走街串巷,入戶摸排,電話尋訪,設卡登記檢查,紮實開展疫情防控的各項工作,為全縣社區居民的生命安全構築起嚴密防線。
一、精細化管理。陽曲縣社區辦下轄11個社區居委會,常住居民17810戶共53405人,轄區內現有198個住宅小區,其中有95個無大門小區,73個開放小區,轄區無物業小區多、老舊小區多、小街小巷多,居住較分散,社區防控點多面廣,形勢複雜多樣,疫情防控任務艱巨。面對種種困難,網格員們迎難而上,積極貫徹落實各級疫情防控部署要求,進一步加強社區網格化管理。社區辦出台了《陽曲縣社區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社區防控工作預案》,細化《布防網格責任圖》《重點人員布防圖》,制定了《嚴防嚴控、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十項措施》,全力保障居民群眾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
二、點線面管控。「點」上加強。為沒有大門的老舊小區安裝大門,縣城小區全部實行封閉式管理,只留一個出入口,實現「減少人員流動,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線」上封閉。切斷外貿宿舍等小街小巷通道,阻斷疫情傳播;「片」上設站。在商貿街、安鎮街、小南坡等老舊小區集中連片的區域設置防疫檢查站點,24小時值守,實現區域管控。目前,共設置防疫檢查站117個,包括9個重點檢查卡口和108個小區防疫檢查站,常住人口憑「通行證」出入,嚴禁不明身份的人員和車輛出入。
三、全方位保障。社區辦按照網格化管理、拉網式排查、地毯式追蹤的要求,建立工作檯帳,對居民、住戶、商鋪、外來人員、返工返崗人員進行逐戶逐人統計,做到社區、樓棟、家庭全覆蓋,不遺漏一人。截至目前,11個社區已完成第二輪摸排。社區管控範圍內共落實實有戶數17810戶,53405人,重點跟蹤監測管控對象1720人。社區網格員及工作人員每天四次巡查、四次消毒、兩次集中清運垃圾;針對重點監測人員,引導開展14天的自我隔離管理、每日測量體溫並上報相關負責人,同時為封閉觀察人員提供心理疏導和物品採購、快遞取送、送醫救治等「跑腿」服務,保障其日常生活需求。
四、立體化宣傳。在防疫檢查站點張貼「十項措施」「五個禁止」,做好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採用「一封信」「溫馨告知」、掛橫幅、貼標語、LED滾動播放、手持「小喇叭」等多種行之有效的方式,深入推動防控知識入網入格入家庭;強化防疫認知,提醒居民減少聚集活動,不信謠、不傳謠,引導公眾規範防控行為,營造濃厚的疫情防控氛圍。
截至目前,共發放「一封信」、「告知書」、疫情防控科普知識等宣傳資料近8萬份,張貼宣傳條幅760條。為十一個社區配備「小喇叭」200餘個,製作「執勤」袖標1000個,在186個戶外LED螢幕上全天不間斷播放疫情防控知識。
五、信息及時上報。自1月28日綜治系統新增疫情防控內容以來,截止到2月20日,社區一共上報信息1144條,辦結率100%。網格員配合社區工作人員,做好在轄區範圍內涉疫排查工作,早發現、早上報,隨時將疫情防控相關內容和問題線索上報,第一時間了解基層防疫動態。根據網格員上報情況進行統計、分析、查看,有針對性地部署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精準施策。
向奮鬥在一線的網格員致敬!
陽曲縣社區建設管理辦公室首邑北路社區橋北巷網格員趙紅變上報:城市假日13號樓3單元趙某從文水縣過來,水泉一巷卡點人員勸離,趙某搬上行李去單位宿舍居住。
陽曲縣新安東街社區家園網格長盧慧萍上報:為了全面摸排外來人員,社區工作人員到各商鋪詢問是否有外來人口,或商住兩用的店鋪,做好及時的登記和上報工作,爭取把疫情控制在萌芽狀態。
首邑北路社區志願者肖俊紅奮戰在防控一線
肖俊紅,51歲,中共黨員。面對疫情,不顧自己近年剛做了心臟支架手術且身體虛弱的情況,以一名普通黨員的身份始終衝鋒在前,與社區網格員並肩作戰站卡哨、蹲值守,既巡防又消毒,還主動請纓多值班。他說:「共產黨員就得起帶頭作用」。樸實無華的語言深深感動著我們,他在特殊的戰場上踐行著自己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