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歌樂山革命烈士陵園,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七十年中國魂

2019-05-14     行者老張

這裡是行者老張的旅行和歷史研究所。

重慶歌樂山,紅岩魂廣場,為了紀念七十年前在這裡犧牲的三百多位革命烈士而建,感先烈之功,懷先烈之義,烈士血凝萬代心。今年是建國70周年,深切緬懷革命烈士,銘記歷史,傳承民族之魂。

歌樂山是一座烈士鮮血凝固而成的山,一座人們汲取內在精神力量的山,一座時時在吶喊、呼嘯的山。歌樂山在重慶西北郊沙坪壩,地貌平平,不具特色,沒有華山之險、泰山之雄、黃山之奇、峨眉之秀,不在名山之列。

在空間範疇中歌樂山不足掛齒,然而,在時間意義上中國的歷史卻無法繞開這座山,每一個走近她的人都會感受到她的分量,這座山屬於歷史。

歌樂山翠靄濃濃,遇風雨則萬籟齊鳴,叢林清響,古人會其意,叫她歌樂山。歌樂山烈士陵園,曾是「國民黨軍統集中營」和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所在地,這兩個機關的名字我們都很熟悉,在中國革命歷史中無法繞過。

七十年前的1949年11月27日,新中國剛剛建立58天,舉國歡慶的時刻,重慶歌樂山卻仰天長嘯,悲聲壯絕!被關押在歌樂山下白公館和渣滓洞的三百多名革命烈士恨飲槍彈,倒在了重慶解放的前夕。

重慶解放前,從1939年至1949年,歌樂山下的秘密監獄中關押過大量為爭取民主自由而鬥爭的革命者,被害者不計其數,尤其是重慶解放前的三個月時間,在這裡犧牲的革命先烈數百人,即「一一·二七慘案」,震驚中外,成為中華民族的一大歷史悲劇。

在皖南事變中被扣押的新四軍軍長葉挺將軍以及愛國將領楊虎城、黃顯聲等都在這裡以身殉義, 以他們為代表的革命志士未盡之遺願成為每一個中國人的歷史責任。1949年11月3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重慶,山城解放。

解放後重慶人民將在這裡犧牲的革命先烈合葬,在歌樂山築陵,建立紀念碑,緬懷先烈功業,七十年以來,海內外前來膜拜弔祭者不絕於途,每年逾百萬人次。

1984年將歌樂山下劃定的保護範圍定名為「重慶歌樂山烈士陵園」,鄧小平同志題寫名稱。1986年,位於革命烈士陵前的大型雕塑「浩氣長存」落成。1988年這裡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被國家文物局評為「全國社會教育優秀基地」。

1996年被國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共青團中央等列入「全國100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4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4A級景區,當年的眾多遺址向遊客開放,了解革命先烈的奮鬥歷程,感受愛國主義教育。2007年新建「重慶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


遊覽歌樂山,瞻仰革命烈士陵園,紅岩魂使人的靈魂得到最有力的洗禮,從歷史中吸取精神營養,更好地塑造中華民族之魂,是時代的呼喚,也是每個中國人的需要。人只有獻身社會,才能在短暫的生命歷程中獲得富有意義的人生價值。紅岩英烈感天動地,穿越時空,在每一個中國人身上綿延傳遞,紅岩魂、中國魂、民族魂!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我:行者老張

【作者簡介】:行者老張,旅遊愛好者,當代徐霞客,用腳步丈量地球,隨時分享旅途見聞。歡迎關注、點贊、評論,不吝賜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RPIZHWwBmyVoG_1ZTw1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