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富也不能富孩子,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019-07-27   花菱小姐姐

再富也不能富孩子,讓孩子吃點苦,有"台階"讓他自己爬。自己的事情一定要讓孩子自己親自去做,哪怕在完成的過程中沒有別人完成的好,但終歸是孩子自己的勞動成果。只有一次一次的做不好,才能換來今後的更加完善。如果總是依賴別人,那麼你的一生將始終與貧窮和低聲下氣為伴。孩子有了自己的能力和地位後,與家人和社會的溝通才會變得更容易,也才更能適應周圍環境的變化。

下面分享一則小故事:

說的是一個商人有兩個兒子,這位商人父親非常的寵愛自己的大兒子,他想把自己的全部財產都留給他。但是母親很可憐小兒子,她請求自己的丈夫先不要宣布分財產的事。她想找個辦法讓兩個兒子分得平均一些。商人聽了妻子的勸告,暫時沒有宣布分財產的事情。

有一天,母親坐在窗前哭泣,剛好被一位過路人看到了,過路人見狀就走上前去,問她為什麼哭得這麼傷心。她說:"我怎麼能不傷心呢?對我來說,兩個兒子都一樣親,可是我的丈夫卻想把全部財產留給大兒子,而小兒子卻什麼也得不到。在我還沒有想出怎麼幫小兒子之前,我請求了丈夫先不要公布他的決定。但是我直到現在也沒有想到該如何處理這個問題。"路人聽後回答說:"你的煩惱其實很容易解決。你只管讓你的丈夫向兒子們宣布,告訴他們大兒子將得到全部財產,小兒子什麼也得不到。但是放心,以後他們將各得其所的。"果然,小兒子在聽到自己什麼也得不到之後,就離開家出去謀生了。他在外面學到了很多手藝,也增長了很多的知識。而大兒子就一直依賴著自己的父親生活,什麼也不學,因為他知道,他是富有的,他將得到他父親的全部資產。

當父親去世之後,大兒子什麼都不會幹,最後把自己所有的財產都消耗光了。小兒子卻靠著在外面學到的各種賺錢本事,變得越來越富裕。

實際上,在不少已開發國家,對在校學習的孩子的要求都是非常苛刻的。在日本,許多學生都會利用課餘時間去到飯店端盤子、洗碗,做家教,在商店售貨或者去照顧老人等,並以此來賺錢交學費以及做平時的零用錢用。在美國,他們一貫教育孩子自主自立,七八歲的小孩就成了"小商人",出售他們的"商品"來掙零花錢。美國中學生有個口號:"要花錢自己掙"。每逢假期,他們就成了打工族,自食其力。

現代家庭里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物質生活相對優越,許多事情都由大人包辦,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免不了失去獨立生活的能力。這對以後孩子參與社會競爭是十分不利的。為人父母要從小就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家長應該讓孩子成長為一棵獨立支撐、獨當一面的大樹,而不是靠大樹遮風擋雨、經不起風吹雨打的脆弱小弱苗兒。

人的一生有無數級台階--學習、工作和生活。家長如何教育孩子去面對和攀登這些人生的台階呢?是牽著手、攙扶著上,還是抱著上?不同的父母會有不同的答案。可想而知,如果家長牽著、攙扶著孩子,就會使孩子產生依賴性,他們就會常常把父母當成拐棍而難以自立。如果家長抱著孩子上台階,把孩子攬在襁褓里,那麼,孩子就會成為被抱大的一代,不經風雨,不見世面,只會更難立足於社會。

平時,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上學接送,放學陪讀,甚至考大學家長還要跟著做"保姆"。孩子大學畢業後找工作,又得家長跑單位,當"職介"......這樣,孩子是很難自立並且大有作為的。即使再富也不能富孩子,讓孩子吃點苦,有"台階"讓他自己爬。只有這樣,孩子才能"一鼓作氣",攀上光輝的頂點。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喜歡的可以關注我,每日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