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加密The Block,摩根大通私人銀行已為其客戶分發了一份教育資料,以幫助他們了解比特幣和加密貨幣的基本知識,風險和潛力。
摩根大通表示這份文件僅用於「信息目的」,並指出:「 JP Morgan Securities LLC不擁護任何形式的虛擬貨幣,不會為任何形式的虛擬貨幣提供建議,也不會轉移、出售或交易任何形式的虛擬貨幣。」
但不可否認,這份教育文件體現了摩根大通對加密貨幣日益增加的興趣。據比推此前報道,摩根大通的聯合總裁兼營運長上個月指出,如果有足夠的客戶需求,摩根大通將「提供加密相關業務」。
在標題為「其他人如何評價加密貨幣?」的幻燈片中,摩根大通闡述了市場參與者常採用的三個指標,即「比特幣的價格可能顯著提高」的三個原因。
第一,根據梅特卡夫定律,網絡的價值與用戶數量的平方成正比,依照此定律,比特幣的平均價格為21667美元。
第二,通過對比黃金的全球價值與比特幣的全球價值(使用其最大的供應量2100萬)來計算,比特幣的估值將為540814美元。
第三,如果將貨幣供應的全球價值應用於比特幣的最大供應,其價值將為190萬美元。
同時,這份文件還向客戶提供了圖表和數據,顯示了比特幣與美元,黃金,標準普爾和美國國債的相關性,並強調「比特幣可以提供多樣性,但它不是避險資產。」
文件表明:「比特幣不是黃金,我們也不認為它是黃金。就加入投資組合而言,它與黃金一樣可以使組合更多樣化,但其波動性和相關性明顯背離避險資產的參數。」
「比特幣與美元指數,黃金,標準普爾和美國國債收益率之間皆無一致的關聯性。它有時與黃金相關。有時與股票相關。很少與美國國債相關。這種缺乏相關性顯然是有價值的。但這仍然需要根據場景進行考慮。」
在其中一張幻燈片中,摩根大通與客戶分享了其觀點,即比特幣最近似乎已經與風險資產相關聯,「但長期來看,這些相關性趨向於零」。
摩根大通在文件中表示,因其缺少相關性,所以如果規模合適,比特幣可以成為「投資組合的多元化元素」。
「其實很難得出結論,黃金的流出與流入是否與比特幣直接相關。也就是說,比特幣並不總是像避險資產或黃金的替代品一樣進行交易。如果在短期內有任何事情發生,比特幣更像是一種提供多樣性的資產。風險資產,而不是類似於國債和黃金的避險資產。」
與此同時,高盛(Goldman Sachs)今日也發布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人們對加密貨幣投資的未來抱有積極的態度。
調查顯示,280個抽樣客戶中,有40%的人接觸過加密貨幣,54%的人預測在未來12個月內比特幣的價格將在4萬美元至10萬美元之間,20%的人預計比特幣在未來12個月內的價格將超過10萬美元。61%的受訪者預計他們的數字資產將在未來12到24個月內增加,34%的人認為,監管和許可是數字資產的最大障礙。
據比推3月1日報道,高盛在中斷了三年之後將重新啟動其加密貨幣交易部門,並計劃再次支持比特幣期貨交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RGtrFXgB9EJ7ZLmJ9S3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