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小區迷惑名稱大賞

2019-07-04     樂活南京

今年最魔幻的新聞,無疑是「曼哈頓」改為「曼哈屯」,群眾建議「歐洲城」更名「矮凳橋小區」。仿佛一夜從紐約搬到鐵嶺般的操作,畫美不看。



圖源:@制杖妹


在微博搜索「大洋怪重」,千奇百怪的小區名簡直笑skr人。逛完一圈攢夠半年份的沙雕素材,必須給開發商想名字的腦洞點個贊。

作為一座沙雕氣息甚濃的城市,南京小區名同樣迷惑得包羅萬象。下面開始欣賞——




南京有8片「天下」,14個「中央」,31個「公館」,兩百多個「國際」

各個公司爭相給自己高度同質化的樓盤加戲,在宣傳冊、售樓處沙盤和小區大門上成為九五至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8片「天下」都是由圍牆圈起來的,31家「公館」里居住著0位大少爺,兩百多個「國際」中有兩百多個只有中國人出沒。到底誰才是真·中央?估計除了中央商場和中央路,誰都不能服誰。

既然這樣,所長就給大家評評理——



人家河海占著地兒呢,大家散了吧。

另外,還有另一種更為簡單粗暴的誇大方式——雖然我的錢只能買這麼一小塊地兒,可是我蓋的樓可以突破小區圍牆的桎梏,囊括整個世界!

野心有多大,名字取多大。

首先登場的是「南京院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搶個「南京」冠名,咱就是南京文化的正統代表!



世界的南京作品……吐槽不能


這時坐鎮中華門的「應天府」輕蔑一笑。南京叫「南京」才651年,叫「應天府」有663年。再說「院子」囿於家小,哪有「府」來得高端大氣?!

在河西的大地上,名稱更誇張的「中國府」正在冉冉升起。這個小區的業委會主席想必壓力山大,畢竟他是名片要寫上「中國XXX主席」的男人。

殊不知,即便如此「中國府」也沒能攀上鄙視鏈的巔峰。在房地產這片取名字不要錢的虛無縹緲之地,「萬國府MOMΛ」睥睨著芸芸眾生。


房地產刻意誇大界的KING,真實的「萬小區來朝」。






開發商們玩「洋」的準則和玩陰陽師的期望完全一致——當歐洲人,而不是非酋。



百家湖花園維也納城大門


聽說法國義大利是公認的的浪漫國度——「楓丹白露」整一個,「凱旋門」整一個,「威尼斯水城」再整一個。

聽說英國佬紳士風度玩的溜——「康橋水岸」整一個,「愛丁堡」整一個,還有一個「倫敦城」。

最牛逼的當屬百家湖花園,倫敦羅馬巴黎威尼斯維也納連在一起,晚上到佳湖西路散個步,相當於一趟西歐環遊,AMAZING!




然而,西歐名城名勝數來數去也就那麼幾個,在全國樓盤的爭相使用下簡直就跟李剛、小明一樣普通。這就迫使開發商們必須開發全新的套路——

最簡單的是音譯,比如「瑪斯蘭德」

英文原詞「Masterland」,即「領主之地」。大概可以理解為樓盤裡都是地主,買上一套,自己也能變成地主。

也可以翻譯成「大師之地」,旨在強調樓盤的設計者是個大師。講道理,這年頭哪個樓盤的設計師不是「國際大師」?


瑪斯蘭德實景,果然買得起就是地主……

騷一點的套路,用文化來震懾廣大屁民。比如「伊麗雅特灣」、「阿爾卡地亞」

出自《荷馬史詩》的古希臘英雄伊利亞特,在南京完成性轉成為楚楚動人的「伊麗雅特」。再加一個「灣」字,一秒腦補出一位白衣少女站在礁石上喚人歸來的美好情景——




至於「阿爾卡地亞」……所長不幸被戳中了知識盲區,以下是百度百科的解釋。



圖源:百度百科


最高級的套路,充分考慮中外文化差異,企圖用簡單的外語構築群眾們無窮的聯想,淺入深出,細思恐極。

個中代表,是「格林LINE」

該樓盤的巧妙之處在於,用音譯Green的形式,規避了中文語境中令人愛恨交織的「綠」,順便勾起了大家小時候看《格林童話》的夢幻回憶。

後綴「Line」同樣一石二鳥,不但彌補了「格林」的平平無奇,更隱晦的表達了「買這個樓盤要排隊哦~」的深層暗示。


最後,把兩部分合在一起讀,獲得一個新名字——格陵蘭,依稀記得是歐洲一個很優美的地方呢~~




在「怪異難懂」的江湖,一種高難度的命名準則正在流行:要讓吃瓜群眾乍一看不知是樓盤,仔細一品感覺有點像樓盤,百度一查果然是樓盤。

為此,房地產策劃組成員必須極盡所能搜刮自己的知識庫,讓吃瓜群眾陷入恰到好處的迷惑。這樣一來,在弄懂取名邏輯的剎那,一種獲(zhi)得(shang)新(bei)知(wu)識(ru)的快樂,將會讓他們忍不住為起名的大天才拊掌點贊。



比較常見的操作,是李代桃僵。

南京沒有海也沒有海峽,但有「海峽城」

打開百度地圖一看,鬼鬼,敢情是把江心洲跟河西中間的夾江當成「海峽」了。

此種操作還多見於xx港灣、xx廣場,和「老婆餅里沒老婆」是同一個道理。




優秀一點的操作,是裝文藝逼

比如「塞納麗舍」。此名融合巴黎兩大浪漫地標:塞納河以及香榭麗舍大街,還巧妙地使用了雙關語「麗舍」,提示這是一個優美樓盤。

不僅如此,如果你略通法語,就知道「麗舍」譯自Les Champs-lysées的lysées。這個詞,在希臘神話里是好人死後去往的極樂世界,相當於天堂。

因此,這個樓盤的真正含義是:塞納河畔的人造極樂凈土




最牛逼的操作,要博採眾長,高檔的「大」和「洋」融會貫通來修飾「怪」,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在微博上慘遭群嘲的怪中翹楚,被西安市政府點名的「水晶·卡芭拉」,吃瓜民眾對其的恥笑止於「巴啦啦小魔仙之家」,沒有人知道命名策劃組背後的用心良苦(嚴肅)。




首先,「卡芭拉」不是指巴啦啦小魔仙,而是「卡芭拉生命之樹」,這棵典出《聖經》的神樹位於伊甸園中央,是整個天堂的核心。

其次,「水晶」也不是隨便選取的前綴。水晶是生命之樹基座「王國」的守護寶石,「王國」代表人群則是年輕女性。






圖源:百度百科


把兩部分串聯起來就是:守護居於天堂正中央底部的都市麗人。某種意義上就是巴啦啦小魔仙之家。




遺憾的是,南京城至今沒有出現取名段位這麼高的選手,難道是因為南京人太不好忽悠了?







圖源:房天下

多的就不解釋了吧……

在全國自上而下整治地名的情形下,南京這麼多奇葩的小區,自然不能倖免。



講起來,只是改了個小區名字,實際上還有更多具體的問題:房本上的名字是不是也得改了?花費可能不多,但占用時間啊。身份證上的名字呢?戶口本上的名字呢?快遞地址呢?

這些破事兒,夠所有人喝好幾壺。

那麼就讓我們期待一下9月份的新政落實吧,但願你家小區「還在」。

內容來源:南京生活研究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R9LWMGwB8g2yegNDfc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