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時報凱文編譯】4月19日,法國進入疫情暴發後採取隔離措施的第34天。當天總理菲利普發表講話,對當下公眾最為關注的解封等一系列問題作出說明,同時警告,即便實現解封,生活也將有巨大變化,「我們將不得不學會同病毒共存」。
法國還沒有走出危機
在當天的講話中,菲利普開宗明義地表示,「這場衛生危機還沒有結束。當然,我們已經經歷了一些階段……但還沒有走出這場危機。」
菲利普警告,即便到了5月11日這個目前初步確定的解封日期,生活也將和疫情暴發前不同。
菲利普稱,持續了四周多的隔離措施已經顯示出成效,危重病人數量在達到7100人的頂峰後開始回落,目前數字是5744人。但即便如此,仍然必須謹慎應對,因為仍然超過法國醫療體系的常規接待能力。
4月底提交解封方案
菲利普表示,確定解封的最重要的考慮因素是:恢復醫院的接待能力,並且最大限度地阻遏病毒傳播。在此基礎上,主要有三個標準:繼續適用防疫流程指南;大規模的病毒檢測;發現病毒攜帶者儘快適當隔離。
如果以傳染指數R0來衡量,菲利普表示,四周多的隔離已經有了成效,目前法國的R0指數已經降到0.6(即平均每個病毒攜帶者傳播0.6人),基於這個數字,菲利普謹慎表示法國疫情「在掌控之中」。政府的目標是在5月11日解封后,R0指數保持等於或者低於1(即平均每個病毒攜帶者傳播不到1人)
至於解封具體方案,菲利普會在4月底提交,並在5月初進行議會辯論。他強調,即便到了5月11日,解封也是「逐步」進行。
「群體免疫」相差甚遠
從群體角度來看,菲利普認為,目前估算大約有200萬到600萬法國人已經接觸到病毒,但這和所謂的「群體免疫」還相差甚遠。而在沒有疫苗的情況下,只能最大程度地進行預防工作。
此外,患病之後是否能獲得免疫?目前這個問題還沒有確定結論,不過菲利普表示,迄今法國還沒有出現過患病治療之後再次生病的「復陽」情況。
4月19日,一架安東諾夫安-225型運輸機(Antonov An-225)從中國飛抵法國巴黎Vatry機場,帶回860萬個口罩和150噸醫療設備。Antonove An-225是為當年蘇聯為太空項目開發的機型,實際僅製造一架,如今為烏克蘭政府所有。該機型是迄今為止全世界承載重量最大的運輸機。 ( 法新社圖)
解封后公共運輸或強制戴口罩
菲利普稱,5月11日之後,「有可能」在公共運輸工具上將強制性要求帶口罩。同樣,在這一日期後,遠程工作仍然應當繼續進行。
對於學生家長最關心的複課問題,菲利普表示,複課問題之所以重要,原因是這涉及到「全民生活的連續性問題」。但學校複課可以根據各地不同情況制定不同方案。
在懸而未決的市鎮選舉第二輪投票問題上,菲利普表示,政府會在5月23日決定是否能在6月底進行。
經濟危機才剛剛開始
菲利普警告,這場衛生危機會引發一場經濟危機,而且來勢迅猛,目前局面還只是剛剛開始。
他重申,預計法國2020年國民生產總值會下滑8%。目前各項指標均令人擔憂:經濟活動減少36%,工業生產減少43%,建築工程業務減少88%。
「非常緩慢的退潮」
除了總理菲利普之外,法國衛生部長韋朗和衛生總署署長薩洛蒙也出席了當天的電視講話。
韋朗首先強調了醫療物資、尤其是口罩仍然處於供應緊張狀態。據韋朗稱,目前法國除了進口之外,本國自產口罩的能力為每周1700萬個,目標是到5月11日人人都能得到口罩。他提醒說,目前進行血清檢測仍然需要「謹慎」,因為相關檢測仍然處於評估階段。
韋朗稱,從20日起,養老院(Ehpad)和殘疾人看護機構可以接受親屬探望,但會有「非常嚴格」的條件,例如一次不超過兩名探望者,而且不許有身體接觸。具體許可條件由各機構負責人確定。
薩洛蒙則介紹了每日疫情的最新進展。到19日為止,此前24小時法國共有395人病逝,死亡總數達到19718人。
薩洛蒙稱,目前全法疫情正處於「非常緩慢的退潮」中,19日全法有30610人住院治療,比前一日微幅下降29人;有5744人在重症監護室搶救,比前一日減少8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