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國家都在推廣電動車,中國也是如此,中國對電動車的補貼力度不可謂不強。
表面的理由當然是節能減排。但是如果細細算帳的話,你會發現其實節省不了多少能源。
美國一家研究機構的結論表明,一台電動汽車,假設行駛90000英里,連生產它的能耗,帶它用電的能耗,折算出來的二氧化碳排放,是31噸。而一台汽油車呢?34噸。你看,沒省多少嘛。
而且省下的錢,夠電動車和汽油車的差價麼?
還有,如果真節能了,大家覺得開車便宜了,就會開更多,以前心疼油錢,現在電費那麼便宜,多開開,到最後,不是都沒省嘛,說不定還增加二氧化碳排放呢!
還有,電是怎麼來,還不是用化石能源燒出來的,而且主要還是燒煤,煤的污染比汽油還要大,而且燒出來的電,在輸送過程中,又會產生損耗。
這帳怎麼算都是不划算啊,用電動車取代汽油車,根本就是瞎胡鬧。
如果這帳只算到這個層面,發展電動車確實不應該,但是我們想一下,那麼簡單的帳,我們都會算,那些身居高位的領導人不懂嗎?
你說歐洲因為白左的影響,只講環保不講效率也就算了。中國領導人可是以實幹出了名的,咱們中國,又是怎麼算這盤帳的呢?
發展電動車,能幫助中國成為世界一流汽車強國
一個國家汽車行業的管理水平,標誌著這個國家製造業的最高管理水平。
汽車是大規模生產的民用產品中最為複雜的工業,同時也是一個高度綜合的行業,它的產業鏈之長,幾乎涵蓋所有製造業部門。
一個國家的汽車行業要是發達,對整個國民經濟都有巨大的推動作用,想想德國和日本強大的汽車製造,只要德日系的汽車仍然暢銷,兩國的製造業就仍是世界最強的。
而一輛汽車,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心——發動機。
很多人都說,中國能造出原子彈火箭,卻造不出小小發動機。
確實,內燃發動機,其複雜程度不一般,而且造出來了,你也要看經濟效益,它產生的熱能夠不夠效率,如果人家加一升油開的路途比你長,產生的動力也比你強,那你的發動機誰用啊。
中國不是造不出發動機,而是造不出有市場競爭力的發動機
在內燃發動機方面,德國和日本已經是領先全球了,而且積累了大量的技術,中國想超越,有點難。
如果我們就不超越了呢?
我們另闢蹊徑,走動力電池這條路,這個技術大家的起跑線差不多,論勤勞和聰明,中國人就沒輸過的,所以在動力電池這條路上,中國贏的可能性更大。
關鍵的一點是,從動能看,動力電池比內燃發動機要強勁。
電動車比亞迪唐DM高配版,0-100km/h加速時間是4.3s,這個是什麼水平?以造跑車出名的保時捷,其經典車型911,成績是4.2s。普通的電動車動力電池,可以媲美頂級的內燃發動機。
那些經常把開車要推背感掛嘴上的人,動力電池更能滿足他們對動能的需求。
中國的車企要造出德系那樣動力十足的內燃發動機,有點難,要造出日系那樣經濟效率高的內燃發動機,也有點難。
但是動力電池,全世界都是同一起跑線,可以說,電動車的出現,給了我們中國汽車躋身世界一流的機會。
誰能把續航和成本解決了,誰就是下一個豐田和大眾。
發展電動車,能緩解中國對石油的依賴
中國現在主要用的是火電,隨著技術的發展,太陽能、風能、水能,還有核能,都會加入到發電大軍中。
只要有電,電動車就能開,你不用管這電怎麼來的。
而汽油車,只能吃汽油,汽油也只能由石油煉製,沒了石油,那車就是廢鐵。
而電力需求增長,也會帶動電力行業的發展,會有更多發電技術冒出,就像石油需求增長,帶動了石油開採技術的發展,現在人類都能在海里打上千米的深水油田了。
隨著發電技術的創新,我們獲得電力將越來越高效。
法國的核電發電比例高達77.7%,而中國的比例只有4%,核電的發展空間還很大
還有一點,也是重要的一點,中國缺石油。
前段時間,新聞說中國發現了10億噸級大油田,實際公布是這樣說的:在鄂爾多斯盆地長7生油層勘探獲得重大發現,新增探明地質儲量3.58億噸,預測地質儲量6.93億噸。
但是你知道嗎,哪怕這個油田全部開採出來,也只夠中國用兩年,還是在現有發展水平的兩年,中國的石油需求量,可是每年都在快速增長的。
預計到2030年,我國的一年石油需求量是7億噸,也就是說,把那鄂爾多斯新發現的油田抽干,也只夠中國用一年。
世界上最大的油田是田加瓦爾油田,位於沙烏地阿拉伯東部,探明儲量達107.4億噸,年產量高達2.8億噸。
即便高產如此,那油田每年的產量都運來中國,也不夠中國用,而這100億噸油哪怕全給中國,也只是勉強夠用20年。
石油能不能穩定供應,影響著中國的發展。晶片被卡脖子,我們還能集中人力去攻克,石油人家不賣,就沒辦法了,除非你出兵把人家打下來。
美國真的是天選之國,美國是世界上第三大產油國,而美國唯二的鄰居加拿大,是世界上第三大石油儲備國,第五大石油開採國。
哪怕中東的油源斷了,美國也能靠著自己和加拿大自給自足。
中國不行,中國比美國更需要中東,而中東的石油運到中國,那路遠著呢,沿途路上那麼多個國家和海域,任何一個出問題,中國都要沒油用。
全世界都在給中國供油
中國不是不想要汽油車,是要不起啊。
雖然中國沒有美國那麼幸運,但上天給了中國另外一樣東西——煤。
中國缺石油,但是不缺煤,我國的煤儲存量夠我們用400年。
ps:其實中國的煤炭儲量是世界第三,美國第一,俄羅斯第二,美國的儲量是我們的兩倍,所以哪怕沒石油了,美國燒煤也能繼續過富裕的日子,說它是天選之國,是沒錯的。
所以有煤在,就有電在,只要你的車是電動車,你就能開。
如果中國路上的車都不再使用汽油,那我國對石油的依賴將大大減少,未來的中國經濟也不會因為石油短缺而出現大規模衰退——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當時的工業國因為阿拉伯聯盟禁運石油,而出現經濟大幅衰退,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14%,日本的工業生產下降了20%以上。中國可不想經歷這樣的事情。
躋身世界一流汽車強國、緩解對石油的依賴,這就是中國政府定下不遺餘力發展電動車時算的那盤帳,這帳,算得好,算得對。
目前電動車的發展,中美是走在前列,甩開了德日。中國電動車像中國手機那樣稱霸全球之時,那中國就真正坐穩了已開發國家的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