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小白楊》源於真實感人的故事,你知道嗎?

2019-07-10     網絡醉江南

「一棵呀小白楊長在哨所旁,根兒深,乾兒壯,守望著北疆……」。

2004年,著名軍旅歌唱家閻維文在裕民縣小白楊哨所演唱這首紅遍全國的《小白楊》後,飽含深情的對觀眾說: 「《小白楊》這首歌我唱了20多年,現在親身來到這首歌的原創地小白楊哨所,心情無比激動,讓我們一起唱響這首歌。」

那麼,這首傳唱全國的歌曲和裕民縣的小白楊哨所有什麼聯繫呢?

事情還得從20世紀70年代說起。原來,位於原中蘇邊境巴爾魯克山下布爾干河畔的小白楊哨所叫塔斯提哨所,由於地勢高、遠離水源,這裡沒有一棵樹.戰士們每天看到的是光禿禿的山岡。80年代初,伊犁籍錫伯族戰士程富森探親時對母親說起了哨所的情況,程媽媽為激勵兒子在邊防安心服役,特地從家鄉精心挑選了10棵白楊樹苗讓兒子帶回去.並千叮嚀萬囑託把白楊樹栽在哨所旁。

當戰士們知道此事後,非常感動,栽下了這10棵白楊樹,像愛護寶貝一樣鍾愛它、呵護它。但由於哨所嚴寒風大、乾旱缺水,吃水全是從1千米外的河裡往回挑。缺水的白楊樹相繼枯死,只剩下一棵白楊樹,在戰士們節約下來的洗臉水、刷牙不用牙膏的漱口水精心澆灌、百般呵護下頑強地活了下來。這棵白楊樹就像戰士一樣茁壯成長,成為戰士們親愛的夥伴,同戰士一起守邊防。長大的白楊樹枝繁葉茂,佇立在哨所旁,陪伴戰士們站崗放哨。

一個寂靜的夜晚,一名年輕的士兵站崗時時,面對空寂的山谷,聆聽著微風吹動小白楊樹葉發出的沙沙響聲,觸景生情,借景喻人,當即作詩一首:「一顆呀小白楊長在哨所旁…」

總政歌舞團創作組來邊疆採風時,看到營房牆報上的這首詩,非常感動,便把詩摘抄下來,回到北京譜寫成了歌曲。經著名歌唱家閻維文演唱,《小白楊》唱遍了祖國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邊防哨卡、遼闊海疆,激勵戍邊將士紮根新疆,成為大家最喜愛的軍旅歌曲之一。小白暢哨所因此而得名,每年慕名前來的遊客絡繹不絕。

憑藉一首《小白楊》,小白楊哨所成為全國各兄弟民族熟知的軍旅生活景點,也反映了各族群眾對邊防軍人的熱愛、敬仰之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R32urmwBvvf6VcSZ2QI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