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想必大多數家長們都知道,孩子應該適當地做一些家務,因為這不僅有利於孩子勞動觀念和家庭觀念的培養,也有利於孩子提升組織個人事務的能力,甚至是統籌規劃的能力。
但有些家長對做家務有這樣一些育兒觀念:應該給孩子設立一定的家務勞動報酬,以便於培養孩子做家務的能力。一開始孩子可能十分積極主動,但到最後發現這樣子做指數徒勞無功,而且可能還害了孩子。
舉個例子:給孩子明碼標價掃地5元,倒垃圾5元。慢慢的孩子發現掃地只是需要掃地就可以了。因為根據規則掃地板5塊錢,倒垃圾也是五塊錢。但是倒垃圾卻要將垃圾拿到樓下還要給垃圾桶換垃圾袋。於是孩子只做前而不做麻煩的後事了。並且孩子還可能開始看錢做家務,他們做完家務後,覺得父母應該馬上給錢。如果不給錢,他們以後都不願意在做家務了。
正確的"金錢教育"是不可忽視的
現今的大多數家庭不像上一代那樣缺錢,沒有感受過計劃經濟時期的新一代父母們,捨不得孩子吃苦受累,"你只要好好學習就好,其他什麼都不用管。"據估計,這是無數父母對孩子掛在嘴邊常說的話。
然而,事實也如此,中國的孩子大多數都處於過度保護的環境中。那麼這些小皇帝,小公舉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神仙日子要過到什麼時候呢?
在美國,金錢教育從3歲起就被列入他們的生活計劃。他們為不同年齡的孩子提供不同的金錢教育,循序漸進,逐漸培養孩子樹立起正確的金錢觀念。
但在我國,有很多家長,利用金錢驅使孩子的生活和行動,"如果你洗碗,我給你10元。","期末考試成績好,我給你一千元。"這種胡亂金錢教育的後果正如梁實秋先生所說:"將來,他可能會把所有的關係都當作金錢關係:金錢換朋友,金錢換職位,金錢換愛情,一切都需要金錢來驅動,一切都是用金錢來衡量和衡量的。
"大多數家長都不會意識到忽視金錢教育的危害,教育工作者默克爾說:"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是兒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錢是家庭的重心一樣。"在缺乏金錢教育下長大的孩子,不僅對金錢缺乏正確的認識和理解,而且很難理清金錢與生活的關係,所以生活總是不斷地面對"錢荒",甚至可能因為錢而毀了生活。
缺乏金錢教育所帶來的危害
某女士從銀行收到了1萬元的扣款信息。張女士的第一反應是"銀行卡被盜刷了"。張女士跑到銀行打出流水帳的那一刻,差點暈倒在銀行之中。三個月內,銀行卡被人將40萬元轉到同一個帳戶!在排除了銀行卡的"被盜刷"後,張女士想起了正在讀高中的兒子一直有在玩自己的手機。在嚴厲的逼問下,兒子說了實話:"是我轉的錢,拿去打賞女主播了。"
這就是嚴重缺乏金錢教育的案例。
如果孩子對錢沒有正確的觀念,不明白錢是通過努力來賺取的,伸手就能要到的話,他們會覺得父母給他們的錢是理所當然的。他們只知道有錢是件好事,他們就可以交換自己想要的東西,卻從來沒有經歷過生活的艱辛。
漸漸地,孩子會養成奢侈、浪費、肆意消費的習慣,變得自私、不珍惜、不感恩、不孝順父母。有一天,當父母不願意給孩子零花錢時,孩子很可能會產生怨恨,也可能釀成相當可怕的結果。
在當今世界,對未成年人來說,擁有健康的金錢觀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一個孩子知道如何明智地消費,並在童年時期控制自己的購買慾望,他很可能會成為一個更有耐心和計劃的人,無論是在花錢方面,還是在其他方面。
因此,對兒童進行金錢教育,使兒童具備獨立理財的能力,對兒童的未來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如果你想讓孩子學會珍惜生活,父母就需要儘早向孩子灌輸正確的金錢觀,讓他們能夠適度花錢,合理消費;讓他們學會當家作主,理性控制金錢,這樣他們就可以避免很多的壞習慣,這也有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
如何對孩子進行正確的金錢教育?
- 讓孩子知道金錢的來之不易
一位泰國母親在facebook上寫了一篇育兒故事:一天早上,她5歲的兒子不想上學,於是她決定帶兒子去撿瓶子賺錢。他們走了很多路,撿了一袋塑料瓶,但只賣了2銖。
孩子餓了,想吃香腸。媽媽說:"一個10銖,你的錢夠了嗎?。"孩子看著錢:"還不夠。"
孩子口渴,想吃冰淇淋。媽媽說:"一個5銖,你的錢夠了嗎?。"孩子看著錢:"還不夠。"
孩子累了,想坐公共汽車回家。媽媽說:"10銖,你有足夠的錢嗎?"孩子看著錢:"還不夠。"
回到家後,孩子累壞了。但他對他媽媽說了兩個字。第一句話:"我明天要上學。"第二句:"媽媽,掙錢不容易。"
對許多孩子來說,他不知道工作掙錢有多難。因此,在教育孩子們理財時,我們必須計劃一些類似的活動,讓他們知道錢來之不易。這樣,他們就能懂得珍惜金錢,尊重父母和他人的金錢。
- 讓孩子知道收入並非全為己用
讓孩子們知道收入不全是為自己用的。
全家人坐在一起討論這個月每個人最需要的東西,爸爸說:"我想要一輛自行車。"媽媽說:"我想買張健身卡。"哥哥說:"月底我要交學費了。"弟弟說:"我要一個電話手錶。"
然後,家庭開始民主地談論這個月誰最需要用一筆錢。經過反覆討論,大家一致決定:"這個月哥哥的事最重要,所以先滿足哥哥的需求。"
讓孩子們知道,收入就是支付全家的開銷,濫用金錢會影響其他人的生活。
- 讓孩子們明白"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有一家油廠,油廠里有很多鐵製品,很多家長慫恿孩子"撿幾件鐵器賣了要錢",但是實際上這個"撿"就是偷。但很多家長說,"反正是個孩子,抓到了也不怕"。於是孩子們就開始行動了。
其中有個孩子,跟著去"撿"了幾個。哪知撿回家,還沒來得及高興,就被爸爸提著一根棍子就沖了上來,朝著屁股就是狠狠幾下,然後把我拽到堂屋跪下:"君子愛財,要取之有道,我們家從沒偷過東西,如今……" 。這個孩子從此明白了什麼事情是不能做的。
為什麼"裸貸"現在流行?為什麼現在這麼多商人在黑暗中賺錢?為什麼現在有這麼多官員貪贓枉法?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這些人在小的時候缺乏"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樣的金錢教育。
因此,作為家長,我們在教育孩子金錢的時候,一定要通過各種方式反覆強調,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要為了金錢出賣自己身體,不要為了金錢喪失自己良知。
我是奶果媽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