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興安嶺白樺林深處
有這樣一個世外桃源
原野無邊,村莊靜謐
羊群牛群安詳散步
這裡就是被遺忘的人間天堂
內蒙古額爾古納市
【奇干村】
.1.
中俄邊境上的天堂村莊
三面環山,一面臨水,森林密布,水草豐美,這個地處額爾古納河畔,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森林腹地,地理坐標在北緯52°11′,東經120°46′的小村莊,曾是蒙古族先祖躲避戰亂,休養生息的好地方。
1689年,中俄簽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額爾古納河被劃定為中俄邊界,自此奇干成了中國最靠近俄羅斯的邊陲村落。
村落主要形成於清代末期至民國初期,幾代擴建形成現有規模。全鄉建築分布既有網格化布局,又錯落有致。
俄羅斯族的木刻楞傳統民居大部分保存完好,共有三十餘棟,並連片分布。木刻楞由生活在高寒地區俄羅斯民族的獨創,是一種用原木刻槽相互咬合疊羅而成的木質房屋。
它既有西方建築風格,又有森林及民族文化內涵,全部為原木垛起,房頂及室內均為木板裝飾,冬暖夏涼,古樸莊重,質樸又溫馨,就像童話中,藏在森林裡的小木屋。
現存三十餘棟木刻楞房屋錯落有致,雖經歷史變遷進行過大的維修,但原始的房屋造型、修繕工藝、居室布局、院落特點無不保持著當年的風貌,村莊空間較大,與俄羅斯的生活習俗有關。
村莊自然資源豐富,境內原始森林是大興安嶺原始森林的一部分,至今尚未開採,以興安落葉松為主。山地林區野生漿果隨處可見,有越桔、旱葡萄、水葡萄、托盤、刺玫果等。境內珍貴野生動物較多,如猞猁、駝鹿、紫貂、黑熊、狐狸、馬鹿等,其品種、數量均占全旗首位。
.2.
童話鎮里的美景
在奇干村,似乎處處都是讓人無法忽視的美。
這個時節,在奇干,天空蔚藍而純凈,雲朵雪白而飄渺,牛羊怡然閒步,村莊靜謐安詳,牧人亦是悠然自得。木刻楞屋子前的湖水清澈可鑑,藍天白雲、牛羊村莊盡數納入鏡面內,與天上、岸邊的宜人風光相照應。
「湖光夏色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這樣的景色,或許能與修改版的劉禹錫的詩句相得益彰了。
夕陽西下的奇干則另有一番韻味。
赤烏漸隱,落日的餘暉懶懶散散的灑下,為山坳上方的那方天空增添了別樣的風情,或深或淺的色彩,宛若微醺的少女雙頰上的那抹酡紅。天色將暗未暗,趁著這樣的景致,放牧的村民揮著小鞭,哼著小調,趕著成群的牛羊緩緩歸家。沒有上漆的木頭屋裡,婦人里外忙活著,村莊已然炊煙裊裊了。
秋天的奇干也是美美的。溫柔的陽光灑下,照亮了剛開始枯黃的草地,白樺林的樹葉變黃,筆直的樹幹像被刷上了一層白漆。
再到深秋,漫山的樺樹變了原有的顏色,或深或淺,層層疊疊,像打翻了的顏料盒,各種色彩相互混雜。河流從樺樹林間穿梭而過,宛若美人頸間的藍寶石項鍊。
沒有高樓大廈,沒有燈紅酒綠,這裡隔絕了污染,遠離了喧囂與塵雜,奇干有別處沒有的純靜與安詳。
晚上,躺在河邊,身上鋪著一張塑料布,仰頭望星空,連北斗七星都可以清晰地看到。深邃廣袤的的天空里嵌著數不盡的繁星,如同置身於浩瀚無際的宇宙之中。閉上眼休憩,星宿、神話都鑽入夢裡。
.3.
自然純美的民風
奇干村的居民大多是華俄後裔,曾因淘金業繁盛過,如今常駐居民逐漸減少。
從一開始的奇乾縣,到後來的奇干鄉,現在的村落只剩下7、8戶人家,依舊在這片滄桑的土地,過著與世隔絕的田園生活。
奇干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
村莊自然資源豐富,境內原始森林是大興安嶺原始森林的一部分,至今尚未開採,以興安落葉松為主。
山地林區野生漿果隨處可見,有越桔、旱葡萄、水葡萄、托盤、刺玫果等。
境內珍貴野生動物較多,如猞猁、駝鹿、紫貂、黑熊、狐狸、馬鹿等,其品種、數量均占全旗首位。
奇乾的村民都有著額爾古納的情結,他們終日與草原、山林和江水為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在奇干,沒有高樓大廈,沒有燈紅酒綠,這裡隔絕了污染,遠離了喧囂與塵雜,自然也沒有信號和網絡。勞累了一天的奇幹人慣常的休閒方式就是聚在木刻楞里聊天。
木刻楞里,屋頂、牆壁、地板,家具都是沒有上漆的木頭,昏暗的燈泡懸掛在屋頂中央。奇干村的村民們就聚在這樣的屋子裡吃著自己種的蔬果,看著電視、嘮著嗑。
.3.
守衛著的可愛的人吶
西方童話里,公主總是需要騎士的保護,奇干村寧靜美好的景色也是如此。
對於奇干村的村民而言,武警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支隊奇干中隊就是他們的騎士。
「半年雪封山」,沒電沒網沒信號,「艱苦」是奇干戰士的關鍵詞之一。
這裡每年有4個月大雪封山,冬季最低氣溫零下50多度,夏季蚊子、小咬、瞎蜢「三班倒」。
「十天八天處處好看,三月兩月角落走遍,一待幾年寂寞常伴。」
「孤獨」是「艱苦」之外的另一個關鍵詞。百公里不見人煙,這裡的戰士,2年不下山是常事,5年過年不回家也不稀奇。
但就在這樣艱苦、孤獨的地方,外面的人不願意來,裡面的人卻也不願意走。
奇乾的兵,在分別的時刻會格外傷心,沒有一個不是哭著離開的。「一日奇干,一生思念」或許可以表達奇干戰士對這片土地的感情。
戰士的這種情感我們無法感同身受,但是,站在那片土地上,欣賞奇干村的怡人風景時,我們或許可以想起這些人,想起他們的艱辛與付出——懷揣著一顆感激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