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交易我們不可預測,但正確的交易計劃會讓你賺的越來越多

2019-09-12   期貨交易員

期貨交易是否需要預測的問題,見仁見智。很多人都認為預測行情對於把握交易非常重要——如果你認為價格要上漲,那麼你會選擇買入;反之會選擇賣出。但是,也有人對預測嗤之以鼻。「你怎麼能保證你的預測一定是對的呢?」


存在爭議的根本之處在於概念。如果要討論交易需不需要預測,就務必要給預測下一個定義。預測二字,字面意思就是對未來行情的判斷。但是如果考慮到交易的話,預測二字應該包含更為豐富的含義。「我認為銅價會漲。」這句話的判斷是漲,但沒有說什麼時候漲,漲到什麼幅度。也就是沒有規定上漲的時間和空間,那麼這句話就基本等同於萬金油。 

假設銅價先行下跌了2000元/噸,但是後來又上漲了3000元/噸,那麼這個預測是否正確呢?從文字上判斷當然可以認為它是正確的:因為最後銅價比預測的時候高出了1000元/噸,符合銅價上漲的預測。但是種預測在實戰當中卻很可能沒有意義,因為2000元/噸的下跌可能經歷了漫長的過程。而在這一過程當中,例子就是「看對了方向卻沒掙到錢」的最好印證。

因此,預測一定要有時間和空間的規定,比如「銅價將在一個月之內將上漲到65000元/噸之投資者往往由於承受不了虧損的壓力,而早早斬倉出局,最後眼看著價格上漲,卻失去了跟進買入的勇氣。這個這上」。這個預測的正確與否可以在一個月之後得到明確的答案。

那麼回到原來的問題,期貨交易需要預測嗎?顯然期貨交易是需要預測的。以對價格趨勢不敏感的短線交易者為例,他們可能在一日之內做出無數手的買入和賣出兩個相反的交易指令。但當他們發出買入交易指令的時候,必然是預測價格在未來的某個時點將會上漲的。

發出賣出交易指令的道理亦如是。只要你是理性的、想在這個市場獲利的,那麼當你發出指令的同時,實際上已經是在做預測了。之所以有些人認為預測不重要,是因為他們不把這種心理期望視作為預測。他們可能認為只有對未來價格在一個比較長的周期內——比方說一個月乃至更長的時間——的走勢做出判斷才叫預測。實際上,預測一詞是不應該受到這些牽絆的。

期貨市場裡的人沒有超凡的預見未來的能力,所謂的預測都必然是容許出錯的。無論你是期貨交易的高手還是菜鳥,沒有任何人能保證對未來百分之百地做出準確預測,甚至也沒有任何人能保證對未來百分之百地做出錯誤的預測,我們甚至不能計算出預測的準確率。

假定可以知道我們預測的準確率,比如說預測十次有七次正確,那麼交易就變得非常簡單了。我們只要設定一個盈利和虧損相等的範圍,比方說500元:當盈利達到500元的時候,我們出局;當虧損達到500元的時候,我們也出局。按照準確率70%來計算,那麼十次交易當中,會有七次盈利,盈利總額是3500元;三次虧損,虧損總額是1500元,合計盈利2000元。(假定不考慮手續費等問題)  



只要預測的準確率是確定的,那麼最後的盈利率也必然是確定的。假設預測的準確率是30%,那麼我們反過來做就好了。當預測上漲的時候,我們發出賣出的指令;預測下跌,則發出買入的指令。從結果上看,效果和準確率70%的預測是一樣的。但是沒有任何人可以如此信心滿滿地算出自己預測的準確率。所以一般情況下便大抵忽略掉預測準確率這個變量。

實際上,從上面的例子我們也可以看出止損和止盈的重要性。一個完整的交易,勢必要有一個進場和出場的過程。無論它是一個盈利的交易還是一個虧損的交易,概莫例外。「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一個成功的交易(它並不一定是盈利的交易,也可能是虧損的),一定要在交易開始之前就有對整個交易的整體把握——選擇在什麼點位進場和出場。如果價格按照預測的方向走,那麼要選擇什麼位置實現盈利離場;如果價格向不利的方向發展,背離了預期的方向,那麼要選擇在什麼位置斬斷離手,這些都需要在交易開始之前就有一個明確的計劃。

只有做好計劃,投資者才能穩定沉著,而不會亂了陣腳。對於交易來說,穩定沉著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品質。這就好比下棋,一旦亂了陣腳,那幾乎必然是一個接一個地使出昏招。雖然不排除你由於運氣的緣故下了一兩手妙手,但毫無疑問,在思路混亂的時候,你下昏招的次數要遠遠大於妙手的次數。期貨交易亦如是。

在交易中,一個清醒冷靜的頭腦是非常寶貴的。心態被破壞是交易者大忌之一。要防止心態變壞,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有條不紊地做好計劃。即便價格向不利方向遊走,交易者也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知道如何應對。你可能在虧損斬斷離場的那個瞬間心情比較難受,但是這種難受實際上在你進入交易之前就已經預計到了。對於一個已經預計到的結果,我們的反應往往會較為理性,而不是特彆強烈。我們也就可以更加理性地面對下一個交易。

交易計劃包含哪些環節?

(1)你將在哪些市場交易

對於交易市場的選擇,是要根據你的資金實力以及交易策略來決定。比如你有3萬元,那麼你就不適合選擇滬銅來交易。或者你是順勢交易者,那麼就不能選擇處于振盪行情的品種來交易。當然,進行這項工作的前提是,你要事先確立自己的交易策略。

(2)使用哪種分析工具

關於分析工具,也許你採用的是技術分析中的某種或是基本分析,但無論採用哪個,你都需要明白這個分析工具的原理,並且對於它的可行性和成功機率,進行過充分研究和測試後方可運用。

(3)你進入交易的市場分析情況是怎樣的

通過分析你要明白的是,市場現在運行狀況是什麼狀態?是否符合你的交易條件?你對市場未來走向預期如何?面對目前的行情,其他人的想法是怎樣的?

(4)入場交易的條件是什麼

入場交易的條件也即交易訊號,它必須是基於牢固的、合乎邏輯的理論基礎,必須清晰和唯一,不能模稜兩可。並且它和分析方法一樣,也要經過充分的評估和測試。你要明白成功的交易訊號是什麼發展情況?失敗的交易訊號又是什麼發展情況?

(5)你將承擔多大風險

在交易這行最重要的是要學會保護自己,因此任何一次交易前,都要明確自己在這筆交易中,將投入多大資金,能夠承受多大的風險,也就是說如果你判斷失誤的時候,你所能承受失誤所帶來的最大損失是多少?這筆交易失誤所帶來的損失你是否能夠承受?是否會給你帶來不良的影響?

(6)退出策略是什麼

退出策略包括三個方面,一個是判斷失誤退出策略,也即止損策略;一個是獲得利潤成功完成交易退出策略;再一個是在一段時間內價格的變化,並沒有如你預期的那樣移動時如何退出的策略。這裡面最難的是止損策略的制定和執行,止損設立的前提是你要明白什麼情況下,你的判斷是錯誤的,所以在之前我們提到你一定要明白判斷工具的原理。關於止損執行難,是因為止損涉及對自己先前判斷的否定以及接受資金損失的現實,顯然這對交易者是個極大的挑戰,所以止損的執行遠難於止盈的執行。

(7)你預期的操作時間和績效是怎樣的

當你開始一筆交易時,你對它的未來發展要有一個時間和價格移動目標的預期,這個預期對你今後的監測至關重要。

(8)行情發展將會發生哪些可能

我們知道行情的發展是不確定的,所以市場未來到底有多少可能發生,我們心裡一定要有個預見,一方面這涉及你的資金管理,如果你能夠把行情發展的不確定性一直放在心裡,那麼你決不會滿倉操作,因為沒有人能夠確保意外不會發生。另一方面多方位的預期可以減少情緒性和突發性決策交易的可能性。

(9)如何實現交易目標

在這次交易任務中,你是否打算採取加倉的方式加大交易成果,如果是的話,你計劃在什麼情況下加倉?如果加倉失敗,你採取何種退出策略?是部分還是全部倉位退出交易?

(向上滑動)




明確和完成了以上工作後,交易計劃的制定也就基本完成。然而,這只是一筆交易的良好開端,更重要的工作是堅決而迅速地執行你所制定的這個交易計劃。雖然說在所有交易者當中,有的交易者從來沒有制定過交易計劃,但是不能否認的是,太多的交易者卻都從來沒有執行過自己辛辛苦苦制定的交易計劃,他們所進行的交易都是他們從來沒有計劃過的。

這其中的原因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思想上的錯誤認識。一個是缺乏自律精神。一直以來,很多交易者都把損失與否做為衡量交易成功與失敗的標準,正是這錯誤觀念使得人們的行為偏離了正軌。衡量交易成功與否不該用資金損失與否來界定,而要用是否執行了自己的計劃、是否控制了風險來界定,如果一筆交易你能夠按照計劃執行,那麼這筆交易即使是虧損出局,也是成功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