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風策略統計了05年至今在四季度上漲機率最大的行業,其中風電、水泥、銀行的上漲機率 靠前。最近市場的表現資金都在尋找新的火力點,從高位科技股獲利了結出來的錢,可能會尋找低位的銀行、地產防禦一下。
銀行板塊在10-12月份及Q4上漲的平均機率依次為85.7%、64.3%、64.3%、78.6%,顯著高於 其他月份。這現象主要由銀行股估值切換引起的:
根據P=PB(市凈率)*BVPS(每股凈資產),
若PB不變,20年的BVPS=19年的BVPS*(1+ROE*(1-分紅率)),則股價P也會增長,相當於投資者賺了ROE增長的錢。
2011年至今,銀行股經歷的8次四季度行情里:
4次有相對收益(2011Q4、2012Q4、2014Q4、2018Q4)
6次有絕對收益
3次既有相對又有絕對收益(2011Q4、2012Q4、2014Q4)
2012年至今,銀行股經歷的8次1月行情里:
6次有相對收益(2012.1、2013.1、2016.1、2017.1、2018.1、2019.1)
5次有絕對收益
5次既有相對又有絕對收益(2012.1、2013.1、2017.1、2018.1、2019.1)
總體來看,2011、2012、2014和2018這四個年份的四季度銀行股跑出了相對收益,而且強勢表現大都持續到了次年1月。即便四季度整體沒有跑贏的年份,銀行股在年底12月和次年1月的表現也會「否極泰來」。
2010年以來銀行板塊三輪年底年初大行情與業績關係不大,主要是當時板塊估值低、前三季 度漲幅低、基金持倉低,外加政策催化所致。
當前,銀行業PB值僅0.77倍,接近歷史極值。銀行基金重倉股(前十)處於自2009年以來從 低到高的46%分位。經濟和外部形勢錯綜複雜,逆周期調節政策有望持續加碼(可能通過下調 MLF定向降息)。
年初至今,消費、科技等強勢板塊累計漲幅可觀,四季度投資經理「落袋為安」、「求穩」的訴求或邊際上升, 可能引致階段調倉;
銀行板塊絕對估值低、股息率高,年底又將面臨估值切換,疊加應對內外部不確定性的防禦屬性,具有較高的配置性價比。
「平常興」組合(平安銀行、常熟銀行、興業銀行)+「光波」組合(光大銀行、寧波銀行)
平安銀行
a) 連續幾個季度財務表現不俗,業績可持續性得到驗證。無論是零售轉型初級階段的順利推進,還是對公存量不 良的有序出清,都一再兌現了前期的戰略規劃。而中報全面超預期則是促成投資者對平安銀行的認知由「量 變」轉為「質變」的臨界點,平安銀行順利晉級為板塊內繼招行、寧波之後的「准核心資產」。
b) 外資基於平安銀行業績持續兌現、發展潛力巨大的長線邏輯大幅買入,同時也進一步強化了內資對平安銀行的 信心。平安銀行發展戰略的分步有序推進、落實到財務上的持續改善、與海內外投資者高頻有效的交流,形成 了可驗證、可加強的良性循環。
c) 展望後續,對公業務發力有望驅動業績可持續增長,同時為零售轉型提供助力、爭取時間,零售轉型有望穩步 向縱深階段推進。考慮平安銀行的集團稟賦、戰略前景和持續改善軌跡,我們認為其估值水平仍有提升空間。
常熟銀行
a) 首發解禁利空靴子落地,消化調整接近到位;
b) 下半年是小微信貸需求旺季,加之大行普惠金融競爭較上半年明顯放緩,小微信貸量增價穩有望支撐公司三季報 業績邊際改善。
興業銀行
a) 估值處於歷史底部,中長期具備較高投資性價比;
b) 待管理層明朗、業績邊際改善,彈性可期。
光大銀行
a) 估值相對便宜;
b) 中報超出預期,預計優異的業績表現有望持續。
寧波銀行
作為行業龍頭,中報業績保持穩定實屬難能可貴,其經營管理能力的壁壘愈加被市場認知和接受。
微信公眾號:ybs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