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預防時間一般是引種後2周內,與本場混群前1周至混群的前2周。
藥物準備:
個體治療藥物退熱藥物如安乃近、氨基比林;注射用抗生素如:青黴素、鏈黴素、環丙沙星或其他常用藥,如止血敏、 VC、VB2、VB12、痢菌凈等。
群體預防治療藥物以飲水拌料的方式給藥如補液鹽、利高黴素、阿莫西林、乳酸環丙沙星等。
用法:
因長途運輸及飼料環境的變化,造成剛引進的種豬消化系統及免疫系統紊亂,引起豬只在飼養隔離階段和混群階段體溫升高、咳、喘、食慾下降、喜臥、不愛活動等症狀後,要仔細觀察種豬情況,及時檢測體溫,當豬只體溫低於40.5度時治療方案以抗生素藥物為主,當豬只體溫超過40.5度時治療藥物以控制體溫為主,抗生素為輔。第一天需3針,並在體溫正常以後繼續用藥2-3天。
群體預防及治療:飲水加藥主要補充微量元素如多維、補液鹽、微量元素製劑、飼料加藥在混群時預防可能出現的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可選以下配方:
A、80%支原凈125g/噸+土黴素或金黴素300-500g/噸飼料。
B、阿莫西林250g/噸飼料。
C、環丙沙星100-200g/噸飼料。
D、利高黴素0.5-1kg/噸飼料可配伍金黴素或土黴素300g/噸飼料使用。
在使用藥物添加劑時,關鍵藥物定期輪換也很有必要。
在後備豬配種前一個月進行全體驅蟲,可選用伊維菌素、芬苯噠唑等。
對於磨牙塗抹等表現的個別豬只,使用健胃藥處理,對於種群小劑量、經常性的使用人工鹽,以達到健胃通腸的目的。
親愛的養殖朋友們,關注微信公眾號:(每日生豬報價/dfj878),有什麼養殖方面的問題,行情分析,養殖疑惑,疾病防治 ,政策解讀我們會有專業老師第一時間給你回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QhkXtW4BMH2_cNUgoGl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