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投降,中國人拋售美國房產,羅傑斯:中國持萬億美債握主動權

2020-02-04     BWC中文網

目前,美聯儲在貨幣政策上的立場發生了重要轉變,這意味著美聯儲開始正式服軟投降,以壓低市場利率,這是自2015年12月開始的貨幣緊縮周期或將提前結束的最清晰信號,自去年9月份美聯儲口頭上以非QE4為背景,並開始支撐美元短期貨幣市場流動性以來,已經在其資產負債表中增加了近5000億美元,基本上是QE精簡版,而美聯儲在貨幣政策上認輸投降後所帶來的意外後果可能會更大。

我們注意到,目前,美元短期利率已飆升至9.1%至數十年來最高水平,更是上升已經到了傷害美國樓市,而高企的抵押貸款利率也限制了買家的購買能力,據美國官方在1月28日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12月新屋銷售環比 -0.4%,預期 1.5%,前值 1.3%修正為 -1.1%,上個月新屋銷售 69.4萬戶,預期 73.0萬戶。

這表明,儘管美聯儲自去年8月以來,已開啟三輪降息,以及美國固定資產貸款利率下行,但都未能挽救美國樓市資產的下跌,同時,全球經濟放緩跡象也越來越明顯,資本和人員的流動、勞動力及技術流動的門檻也同時已經築高,換句話說,過去受益於經濟全球化,而對美國房價有利的因素都正在慢慢消失,而其高房價為代表的資產價格很可能將最先開始遭遇長期的低迷,較嚴重的地區甚至是高房價龐氏騙局的崩塌為美聯儲亂印鈔票而買單。

事情的最新進展是,路透社上周報道稱 ,根據行業數據預計,到2020年1季度末,中國買家購買美國房屋的數量將跌至8年低點,對應的金額或將降至100億至120億美元之間,低於通過美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R)預期的2019年的134億美元,更遠低於2017年和2018年的300億美元。

這進一步佐證了,BWC中文網財經觀察團數周前就曾分析指出的,中國買家將持續從美國樓市等美元資產中撤出,過去許多中國買家也一直對美國房產比較青睞,不過現在情況發生了些變化,雖然,近三分之二美國城市的房價大半年以來一直在穩步上漲,但據Real Capital Analytics最新一期公布數據顯示,2019全年,中國買家至少提前拋售了至少約32億美元(約227億人民幣)的美國房產,已連續五個季度拋售美國房產。

這也是中國投資者從2008年來以來首次出現開始連續拋售美房產。對此,《華爾街日報》稱,上述跡象卻表明,中國買家對美國樓市的態度正發生180度急轉彎。分析認為,中國買家的投資風向標作用無疑會對美國樓市等美元資產構成衝擊。

但上述情況並非個案,據研究機構Acadata最新顯示,英國倫敦房價也出現近十年以來的最快跌速(7.6%左右),且房價最高的區域跌幅更大,正如美國金融網站Zerohedge所分析的那樣,高房價使得身處懸崖邊上的龐氏騙局最後可能還是迎來了崩塌的一刻。

而在過去二十多年時間裡,倫敦樓市的表現更像是涉及一場全球範圍的騙局,此時,隨著包括中國買家在內的國際資金撤出,不用動腦子就能想到這裡的房價將會發生什麼。對此,巴菲特早在兩個月前在接受CNBC採訪時警告稱,美國再次發生金融危機是不可避免的,未來某個時候肯定還將再發生一次。

與此同時,全球越來越多的聰明錢都將加速流入中國,跡象表明,全球資金正從美國、加拿大等已開發國家資產市場撤離,進而大量資金會出現持續東移,併流入中國等新興市場經濟體的現象。

根據美國財政部1月18日最新公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數據延後兩個月慣例),11月,包括中國、日本、英國、巴西、愛爾蘭、盧森堡、瑞士、蓋曼群島、印度、新加坡、加拿大、挪威、百慕達群島、阿聯、瑞典、科威特、哥倫比亞、俄羅斯等至少17個美債主不同程度地減持了美債。

分析認為,在美元信用不斷下降的情況下,全球的央行大幅減持美債或已成為全球資金的一大風向,據美國財政部最新公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顯示,雖然美國本土投資者對美債的需求在增長,但全球央行卻已連續16個月大幅度凈拋售美債達3900億美元,僅11月外國央行就凈賣出415億美元美債,為2018年12月以來的最大規模。

與之相伴的,正是全球央行的機構或大資金東移的腳步,比如,巴菲特曾表示:「中國的經濟註定有一個美好的未來。」而他的合伙人查理·芒格也曾稱,中國的投資市場是一個更好的選擇,不僅於此,華爾街另一位投資大師、億萬富翁吉姆.羅傑斯認為,美債的主動權掌握在大買家的手中,他曾不止一次警告,美國面臨著比2008年金融海嘯還要嚴重的一場危機,受膨脹美債和高估美股的影響,美元資產或成為徹頭徹尾的威脅,相反的是,羅傑斯長期看好中國經濟,一直是中國經濟的鐵桿粉絲。(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QbcuEnABgx9BqZZIh5O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