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藥,是現代醫學的偉大發明之一,卻被國人誤解多年

2019-11-10   橙子先生smile

避孕藥是現代醫學的偉大發明之一,不要妖魔化它。

很多人有偏見,一看到避孕藥三個字,就開始各種惡意的猜測,甚至妖魔化它。但隨著藥物研發的進步,現在第四代短效避孕藥的副作用也在慢慢變小,根本沒有人想像中那麼可怕。而且,避孕藥本質上是一種調節激素的藥物。很多人被它的名字騙了,它的功能遠比你想像得強大得多。

1避孕藥的功能遠比你想像得強大得多

大家好,我是陸小雨。

我第一次吃避孕藥是在17歲的夏天。

看完這句話,你會怎麼評價我?是不是覺得我可能是個混社會的?高中生就有過性生活?

其實你們都想歪了。

17歲那年夏天,我參加高考,只是靠優思明推遲了大姨媽。

很多人有偏見,一看到避孕藥三個字,就開始各種惡意的猜測,甚至妖魔化它。

但隨著藥物研發的進步,現在第四代短效避孕藥的副作用也在慢慢變小,根本沒有人想像中那麼可怕。

注意,今天我們文章講的是短效避孕藥,不是緊急避孕藥和長效避孕藥。

這三種有很大區別,副作用也相差非常大!

而且,避孕藥本質上是一種調節激素的藥物。

很多人被它的名字騙了,它的功能遠比你想像得強大得多。

2避孕藥,是一種激素藥

每個月,女生都會長出一顆卵細胞,就像織女,苦苦等待屬於她的牛郎——精子。

保險套能斬斷牛郎織女的銀河,而避孕藥同樣是二人感情的攪屎棍。

卵細胞去見精子的路上,必須要雌激素和孕激素來護送。

我們平時吃的復合口服避孕藥,主要就是提供人工雌激素、孕激素,欺騙我們的身體。

利用的,就是我們的身體特老實,餓了就要吃,夠了就會停。

看你多吃了雌孕激素,身體就傻了:「雌孕激素這麼高,卵細胞是不是已經護送出去了?那我先別急著準備下一輪了。」

但其實,卵細胞還在卵巢里蹲著呢,根本沒出去見精子,自然就實現了「避孕」。

實際上,避孕只是避孕藥的功能之一。

人工雌孕激素一旦進入我們的身體,影響的是LH/FSH/孕激素/雌激素及其中間與旁支信號分子等等整個大集團的運作。

看不懂也沒關係,下邊就叫它LFYC集團好了。

你就想像這是個電視劇,整個LFYC集團上上下下都需要雌孕激素這些員工,才能運轉。

所以只要是他們業務範圍之內的身體器官,都能插一腳。

而卵細胞和精子的愛情,僅僅是整個電視劇的一個環節,加上各種逼宮戲碼才精彩嘛。

所以,我們接下來就要看看,這些避孕藥里的人工雌激素、孕激素到底有多強大,能掀起多大的腥風血雨。

3避孕藥可以緩解痛經

緩解痛經,算是避孕藥最廣為人知的他用了。

原理特別簡單。

我們的大姨媽,其實就是卵細胞等不到精子,跟著子宮內膜細胞,順著子宮這個大河床奔涌而出。

如果我們事先吃避孕藥,也就是人造雌激素與孕激素,卵細胞這月直接不排了,大姨媽也不流了,歲月靜好,誰還痛經?

已經有雙盲實驗證實了低劑量的口服避孕藥,對原發性與繼發性痛經都有緩解作用[1,2]。

但緩解痛經,我們首推還是非甾體類抗炎藥,也就是布洛芬這類止痛藥。

因為避孕藥治痛經,沒有醫生指導,劑量和服用時間自己都難以把控,甚至可能會導致大姨媽紊亂。

4避孕藥甚至還能祛痘

很多妹子去醫院皮膚科看痘痘,醫生可能都對你說過:

「你這個哇,是內分泌失調導致的皮脂腺分泌過盛,我給你開點藥調節一下。」

其實我知道,很多人壓根兒沒懂醫生說了個啥。

為啥我會皮脂腺分泌過盛呢?又咋個調內分泌呢?算了,藥嘛,吃就完事了。

其中一種藥就是達英-35,你知道這是避孕藥嗎?

其實醫生的意思是這樣的:

雄激素作怪,刺激了你皮膚表面的毛孔一直在冒油,多餘的油慢慢堵住了你的毛孔,讓你長出了黑頭、粉刺和痘痘。

那我們要治痘,掐住雄激素不就可以啦?

沒錯,醫生也是這麼想的。

避孕藥里的「假保鏢」可不就有人工雌激素嘛,他們可以促進一種叫性激素結合球蛋白的東西,剛好可以牢牢銬住雄激素,防止他們興風作浪。

而且,達英-35與優思明中的孕激素天生就有雄激素對著乾的叛逆精神,在戰痘屆名氣超大。

但我要特別說明一下,目前沒有研究能證實口服避孕藥吃了能讓皮膚更加細膩光滑,這可能是少數姐妹的個人感受。

在祛痘方面,避孕藥是非常執拗專一的,就是打壓雄激素,其他都不管!

所以,並不是所有的痘痘都可以用它來解決。

吃之前,必須先找醫生確認自己痘痘的起因,檢查激素六項,再由醫生決定你是不是能吃

有心血管疾病、血栓、肝炎、腎炎或惡性腫瘤的患者及孕婦,一定要避開性激素類藥物。

男孩子不要想啦!你們不能吃。

5預防子宮內膜異位症

注意一下,我下面會講避孕藥的三種預防疾病的功能,但是並不推薦姐妹們明明沒病、為了預防癌症,當保健品沒事吃兩顆。

如果不是為了避孕,為了其他目的,一定要先諮詢醫生用量!

答應我,沒事不要瞎吃,好不好?

下面講重點:

原發性痛經可以吃止痛藥,但繼發性的止痛藥可能就不管用了,因為這種痛經的根源是器官發生了病變,比如子宮內膜異位症。

異位,顧名思義,就是跑去了它不該去的地方。

前面我們講過啦,口服避孕藥里的雌激素可以直接攔住卵細胞不出門,子宮內膜也不用跟著脫落了,就從源頭上阻止它們到處亂跑。

很厲害吧?還有更厲害的。

6預防卵巢癌

其實從40年前,就有很多醫學大佬開始關注口服避孕藥預防卵巢癌的效果。

而且確實已有研究證實,吃過口服避孕藥長達十年或以上的妹子,患卵巢癌的風險會降低50%[3-7]。

特別說明:口服避孕藥不是抗癌藥,因為同樣有研究表明,吃多了會增加乳腺癌風險。

一種猜測,是因為我們身體不停排卵,本身就是對卵巢的一種損傷,是卵巢癌的一種誘因[8]。

確實,有統計研究證實,排卵量越多,卵巢癌發病率越高[9]。

所以,避孕藥降低卵巢癌風險的功能,其實很可能是因為它減少了你排卵的數量。

用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來說,就是天天出門開車的人,被撞死的風險肯定比足不出戶的人要大很多。

但我們也不能說,每天宅在家裡,就完全沒有掛掉的風險,對不對?

7預防子宮內膜癌

避孕藥第二種已經證實、可以預防的癌症是子宮內膜癌。

原理也很簡單,70-80%的子宮內膜癌由長期雌激素刺激導致[10]。

那我們直接提供人造雌激素和孕激素,就可以抑制身體自己產生雌激素,防止他們誘導子宮內膜增生,不就降低了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確實。德國圖賓根大學Mueck教授研究的結論,就是口服避孕藥使用者的子宮內膜癌風險降低約50%。

而且神奇的是,這種保護作用在停藥後持續了10年、15年、甚至20年以上[11]。

其實,避孕藥這些預防癌症的作用,很多醫學大佬也沒有完全搞清楚。

我都寫出來了,肯定會有人質疑,你難道是鼓勵大家把它當保健品來吃嘛?

絕對不是。

所有藥對某種病的預防作用,都是你吃這個藥帶來的額外福利,而不是我們用藥的根本目的。

這個基本原則,我希望你們永遠牢記在心。

健康的生活方式,一定不是靠某種額外的保健品或藥物來維持的。

再次強調,有問題,找醫生,不要自己瞎吃藥。

另外,我把避孕藥的這些好處告訴你們,並不是鼓勵你們沒事來兩顆。

而是想告訴大家,避孕藥是現代醫學的偉大發明之一,不要妖魔化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