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漂亮的「小蘋果」,是果丹皮本尊,現種植減少,農民說不上算

2019-12-03     花木網

一種漂亮的「小蘋果」,是果丹皮本尊,現種植減少,農民說不上算

如今時代在進步,各行各業都在發展,我們平時吃的糧食也好,蔬菜也好,水果也好,也都在不斷推陳出新。現在這個季節正是吃水果的時候,市面上大量的水果都下來了,而且今年水果增產,品質也好,所以大家可以吃到既便宜又好吃的水果。我們常吃的水果都是種植時間比較長的,例如蘋果,雖然現在蘋果的品種比較多,但大眾化的品種還是最受歡迎的。

今天筆者要講的是一種漂亮的「小蘋果」,它可以製作果丹皮,以前農村的小夥伴經常摘野生的吃,這種水果就是海棠果。可能有的人不熟悉,因為這種水果現在種的人不多了,大部分都是野果子,在農村田野里或者是城市的小區、綠化帶能夠見到少量海棠果。今年海棠果的行情很不樂觀,有些地方几毛錢一斤都賣不出去,農民說太不上算了。

海棠果又叫沙果,它是我國土生土長的水果,而且歷史悠久,我國西漢時期就將海棠果作為水果來食用。海棠果其實就是海棠樹上的果實,它的外形和蘋果一樣,只不過是微型蘋果,又小又漂亮,成熟的果實外皮紅黃相間,特別可愛。海棠果吃起來味道也和蘋果相似,只不過口感略微偏酸,它的營養價值相比蘋果有過之而無不及。海棠果生津止渴,含有普通所有的維生素、糖分、微量元素等等,而且它的維生素含量超高,根據科學數據,海棠果的維生素含量比獼猴桃還高。

大家可能不知道,海棠果才是果丹皮的本尊,山楂只是一個誤解。果丹皮對於眾多80、90後來說是兒時難以磨滅的記憶,小時候手裡能有一根果丹皮那就能高興好幾天,甚至說誰有誰就是老大,小朋友們都跟要。果丹皮味道酸甜,和山楂是一個味道,而且這種零食紅紅的,也正是山楂的顏色,其實果丹皮並不是山楂製作的,而是用海棠果製作的。

我國河北地區盛產海棠果,以前到處都有野生的,這種果子在冬天到來的時候還掛在枝頭上,鮮紅透亮,很吸引人。產地農民也較多種植海棠果,而且這種水果之前行情也不錯,比較受歡迎,在市場上零售價格在3元以上每斤,和大眾水果的市場價一樣,優質果子價格還會再高一點,一斤5-10元。當地農民也主要種植海棠果,將其作為經濟來源。

現在海棠果開始漸漸被淘汰,市場售賣的很少,因為當下水果品種比較多,海棠果在口感上沒有優勢,而且果肉極少,不能滿足人們的食慾。今年海棠果的行情也不好,現在產地幾毛錢都賣不出去,農民也是十分傷感:太不上算了。海棠果雖然掛果率高,品質也不差,但是今年的行情讓人始料未及,原本農民還不願放棄種植,現在看來今年一年都白忙了,幾毛一斤還顧不住成本。現在來收購的商販也很少,因為市場原因海棠果還被壓價,農民賺錢基本沒可能。

水果品種淘汰也是發展的必然趨勢,做農民的不容易,如果是市場不行那就不妨試試別的適銷品種。現在海棠果不暢銷,是因為吃水果的很少選擇它,不過海棠果適合做加工製品,也是加工業不可缺少的一種原料,如果當地有這方面的條件,走食品加工的路子也是可以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吃過海棠果?你知道海棠果的價值和作用嗎?你們那裡海棠果的市場行情怎麼樣?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QUJNzm4BMH2_cNUgQV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