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發生車禍死了7個人?假的

2019-07-31   大武漢新媒體

武漢政法開設「謠言曝光台」啦!

近日,中央網信辦發布了《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關於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將網絡謠言納入了嚴重失信行為。

為營造清朗的社會空間,在武漢市委政法委的組織指導下,今起,「謠言曝光台」專欄開設,曝光典型謠言案例,辨別謠言方法,共做文明武漢人,同時,廣大市民如發現疑似謠言,歡迎積極舉報,「武漢政法」菜單欄「闢謠平台」將及時跟進反饋。

舉報方式:發送私信至「武漢網警巡查執法」官方新浪微博

近日,武漢市公安局網安支隊披露一批依法打擊處置網絡謠言事件典型案例,涉我市患者持刀挾持醫生、黃陂車禍死了7人等網絡謠言事件。近年武漢警方持續保持對網絡製造、傳播謠言和網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的嚴打高壓態勢。造謠傳謠擾亂公共秩序的將被拘留罰款,構成犯罪的最高可處7年有期徒刑。


羅某發現朋友圈中關於武湖車禍的消息

刷朋友圈道聽途說

不知真假就發微博稱死了7人

7月24日,記者來到黃陂區武湖派出所了解「黃陂車禍致死7人」謠言案件,警方介紹,去年8月30日下午6點半,漢口北大道某小區附近發生車禍,有人受傷,但沒有造成人員死亡。當晚10點,卻有人藉此發微博稱「聽說死了7個人,有個小孩拿出來都是癟的。」警方當即聯繫博主羅某刪除該謠言,並傳喚其到案。


羅某在新浪微博發布車禍信息

羅某交代,當天她在孝昌的家中帶孩子,晚上刷朋友圈發現,自己以前在黃陂居住的小區附近發生車禍,鄰居們還配發了車禍現場車輛撞損的圖片。她就在朋友小李的朋友圈下留言評論,「地上有沒有血?」對方回復稱:「沒有,聽說死了7個人,有個小孩拿出來都是癟的!聽他們說的不知道真假。」


羅某在朋友小李的朋友圈下留言評論

羅某告訴民警,她也不確定真假,但看到幾個鄰居都發了車禍的消息,小李是晚上9點半最晚發的,又住在事發地最近的小區,因此她認為小李說的應該比較真實。羅某說,當時很感慨,就發了這條微博,想為逝者祈福,提醒司機開車注意安全,沒想到自己的行為已經違法了。


羅某發現朋友圈中關於武湖車禍的消息

以訛傳訛引上百人圍觀車禍

70餘警力出動保障秩序

羅某的微博有近3000個粉絲,雖然警方及時通知刪除謠言,但刪除前已有200餘人閱讀,1人轉發。

辦案民警熊警官回憶道,車禍發生後交警立即到場處理,因事發地附近有多個居民區,不少人看到群里發的聳人聽聞的謠言都出來圍觀,圍觀群眾多達百餘人,造成主幹道擁堵。有些居民就穿插站在事故車輛之間,一旦車輛自燃,後果不堪設想。為此,全所70多名民警迅速到場疏散群眾,維持秩序,直到夜裡十點多。


羅某發布的關於車禍現場群眾圍觀的微博截圖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規定: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警方依法對羅某處以五日拘留,羅某對此悔不當初,這份案底將影響其子女未來就業政審。

造謠傳謠可不是小事

構成犯罪最高獲刑7年

網際網路並非法外之地,造謠傳謠將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熊警官介紹,該案中如果微博未及時刪除,導致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將涉嫌誹謗罪,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同時,根據《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規定,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為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環境,近年來,我市網警嚴格依法打擊,通過全領域感知網絡動態、全方位掌握虛實信息、全社會共同參與網絡社會綜合治理,持續保持對網絡製造、傳播謠言和網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的嚴打高壓態勢。通過「武漢網警執法巡查」公眾號和微博,落實24小時不間斷執法巡查,依法震懾制止網絡違法犯罪和網上不良言行。

連結

莫被謠言愚弄!這些謠言套路你該知道了>>>

網際網路時代,網上各類輿論傳播快、覆蓋廣、真假難辨,其中,部分人肆意制謠傳謠,混淆視聽、製造混亂,嚴重影響社會秩序。如何認清謠言真面目,不被謠言愚弄,武漢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支隊四大隊孫警官做了如下的梳理介紹:

一、謠言的種類有哪些?

根據製造的謠言內容的不同,網絡謠言主要有以下六類:

1、網絡災害謠言

捏造某種災害即將發生的信息,或者捏造、誇大已發生災害的危害性信息,引起公眾恐慌,擾亂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

2、網絡恐怖謠言

虛構恐怖信息或危害公眾安全事件信息,引發公眾恐慌,擾亂社會秩序。

3、網絡犯罪謠言

捏造一些駭人聽聞或令人髮指的犯罪信息,引起公眾憤怒、恐懼。

4、網絡食品及產品安全謠言

捏造或誇大某類食品或產品存在質量問題,引起公眾對該類食品或產品的抵制,導致該類食品或產品生產者、銷售者損失。比如「皮革奶事件」,讓奶企等蒙受巨大損失。

5、網絡個人事件謠言

網絡個人事件謠言針對某些個人特別是名人而編造吸引眼球的虛假信息,侵害當事人隱私,給當事人造成負面影響甚至經濟損失。

二、謠言是怎樣製造的?

老梗新編化身「權威」,謠言常常穿上「新馬甲」:有的蹭熱點、搶熱度,選取網友熱議話題添油加醋,短時間內收穫網友關注;

有的盜用冒用新聞圖片,對視頻資料移花接木,以「有圖有真相」「視頻為證」虛構信源;

還有的注重「以量取勝」,對微信公號和個人帳號的轉載行為明碼標價,以虛高閱讀量掩飾子虛烏有的內容,甚至形成一條包含推手公司、營銷公號、刷量團隊等的黑色產業鏈。

三、謠言為何會有多人相信?

警方分析,出現網絡虛假信息後,相當一部分人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相比於事實真相,謠言所攜帶的奪目標題和駭人內容往往更吸引用戶關注,這是網絡虛假信息產生、傳播的重要原因。

此外網絡虛假信息作為一種廉價的、效果顯著的傳播方式,在傳播的過程中,讓發布者獲得發泄不滿的快感,釋放了壓力,從而有人在其中推波助瀾。

四、如何應對謠言?

1、在朋友圈看到謠言,可上網搜索該謠言內容,查看是否有闢謠信息;

2、新浪微博、微信均有官方闢謠平台(微博闢謠、微信闢謠助手),廣大網友可關注查詢。

3、針對突發案事件,可關注相關部門在官方平台或權威媒體發布的情況通報,在相關調查結論尚未公布之前,廣大網民切勿相信道聽途說的小道消息,更不要以訛傳訛,發至網絡上。

4、針對自己確實無法甄別的信息,可私信「武漢網警巡查執法」官方新浪微博諮詢,網警將幫您甄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