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認識不一樣的三國
ID:shuosanguo
三國時期曹操帳下的第一補鍋神將:曹仁
三國時期,如果論陣營中的名將群體。魏蜀吳可謂各有千秋,但要論各國宗族,無疑是曹操最強。與孫權,劉備不同的時,曹操的成就很大一部分是依託其宗族親戚的奮戰而獲得的。
在宗親將領之中,夏侯淵虎步關右,號稱是曹操的關西屏障;統領虎豹騎的曹純,曹休;有著專業替曹操補鍋100年不變的曹仁。再加上老成持重的夏侯惇,貪財卻救曹操於水火的曹洪,黃須兒曹彰等等。一個以血緣親情為紐帶的強大軍隊勢力成為曹操的左膀右臂。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宗親第一補鍋神將,曹仁。為何稱之為第一?就讓我們來好好解讀一番。
曹仁入伙
曹仁是帶兵入伙,按理應該占股啊
曹仁加入曹操陣營的時間非常之早,就在曹操從洛陽逃回小沛之後,他就暗自集結了千餘人,跟隨曹操一起起事。可以這麼說,曹仁很早就是一個地下黑社會團伙的老大,看到自己大哥回老家募軍,就直接帶著兄弟們從軍了。可以這麼說,曹仁是帶隊入伙,而且應該是曹操募軍的最早一批軍力。
初立功勳
從先鋒到補鍋將,曹仁的轉變
在漢末天下大亂之期,曹仁就作為曹軍的主要將領征戰四方。無論是與袁術的淮南之役,還是征陶謙,伐呂布,平黃巾,滅張繡。曹仁幾乎都在戰場第一線。
但從官渡之戰開始,曹仁就成為了曹操的御用補鍋將。曹仁並沒有出現在抗袁的第一線,他被受命在汝南一帶平定劉備,劉辟等人率領的反叛部隊。將袁紹準備用於抄曹軍後路的韓荀軍擊退,確保了官渡之戰的最終勝利。
從這時起,曹仁就展現獨領一軍,為曹操補鍋的優秀天賦。
堅守江陵
赤壁完敗,曹仁又要為曹操補鍋了
赤壁一戰,曹軍被周瑜軍大破。曹操退回許都,而留曹仁,徐晃等留守南郡,為其抵禦周瑜追軍。沒錯,這是曹仁又一次補鍋之作。當然也正是在這一戰中,曹仁得以展現了自己非凡的能力。
瑜將數萬眾來攻,前鋒數千人始至,仁登城望之,乃募得三百人,遣部曲將牛金逆與挑戰。賊多,金眾少,遂為所圍。長史陳矯俱在城上,望見金等垂沒,左右皆失色。仁意氣奮怒甚,謂左右:「取馬來!」矯等共援持之。謂仁曰:「賊眾盛,不可當也。假使棄數百人何苦,而將軍以身赴之!」仁不應,遂被甲上馬,將其麾下壯士數十騎出城。去賊百餘步,迫溝。矯等以為仁當住溝上,為金形勢也,仁徑渡溝直前,沖入賊圍,金等乃得解。餘眾未盡出,仁復直還突之,拔出金兵,亡其數人,賊眾乃退。矯等初見仁出,皆懼。及見仁還,乃嘆曰:「將軍真天人也!」三軍服其勇。太祖益壯之,轉封安平亭侯。
——《三國志 曹仁傳》
誰說曹仁武勇不過人?江陵城下救牛金的表現不比張遼差
一個主將,親自沖陣數倍於自己的敵人救援自己的先鋒官。這樣的武藝在《三國演義》中恐怕就是用來描寫趙雲,張遼等名將了。所以說,曹仁的武力其實也不差!!
在此之後,面對周瑜的進攻,他守了整整一年有餘。同時還擊傷了親自到陣前督戰的周瑜。最後在曹操的授意下,率軍北退至樊城。赤壁之戰留下的大鍋,曹仁補完了。
這一年內,曹操平定了廬江陳蘭,梅成的反叛。同時還重整了在赤壁丟失的軍隊。曹仁雖然最終丟失江陵,但其爭取到的一年時間為曹操重整旗鼓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據守樊城
52歲的曹仁,面臨著此生壓力最重的一場戰役:關羽北伐
自江陵一戰之後,曹仁就以征南將軍的身份,屯旅樊城,擔當鎮守荊州之重任。
時間向前推進了近10年,關羽率軍北伐,圍困樊城。在此期間,著名的「水淹七軍」就發生於此,曹魏名將于禁在此身敗名裂。但曹仁仍率數千名軍士死守樊城,城裡與外斷了音信,糧食也所剩無幾,但援兵尚未趕到。曹仁激勵士氣,誓死守城,將士皆從。直到之後徐晃帶援軍趕到,樊城之圍才解。
樊城是曹魏南大門,丟了樊城等於將許都拱手送人
死守樊城,對於曹操來說又是一次具有重大意義的守城戰。如果樊城丟失,意味著荊州將盡歸孫劉所有,意味著關羽的兵鋒將直指許都,意味著隨時有一把尖刀直插曹操心臟。曹仁或許沒有能力擊退關羽,但他死守住樊城,為援軍爭取到了最寶貴的集結時間。
要知道此時的曹仁,已經是50齣頭的一名老將了。曹仁也成為了曹軍最「堅韌」的補鍋將!
曹魏補鍋將落幕,東吳補鍋小將崛起
當然,補鍋將最終也會背鍋。在曹丕稱帝之後不久,他便率軍伐吳。此時已為大將軍的曹仁自然不甘落後,他率軍攻打濡須,但在付出了數千人的傷亡後宣布失敗。而這位死守濡須的小將,也正是佩此戰成名的朱桓。補鍋將曹仁,成為了失敗者,成功背鍋不久後憂憤而亡。
一位擅長補鍋的魏將曹仁,卻在濡須下成就了東吳未來補鍋將朱桓,恐怕也是一種命運的輪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