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遼寧本溪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英雄鐵骨錚錚,抗聯豐碑不朽

2019-09-04     韓加君文影

今年八一前夕,我們幾位南京陸院畢業的戰友相約來到了遼寧本溪。安頓好行李之後,我們便急迫地趕向位於本溪的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拜謁陳列在那裡的抗聯珍貴史實。

剛到達本溪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門前,一陣歌聲就吸引了我們:「我們是東北抗日聯合軍,創造出聯合的第一路軍,桌球的衝鋒殺敵繳械聲,那就是革命勝利的鐵證……」唱歌的是本溪一所中學的學生們,八一前夕,他們來參觀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為的是找尋曾經的硝煙戰火,銘記《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軍歌》,傳承不屈不撓的抗聯精神!

當年,在這首戰歌的引領下,眾多的抗日誌士加入到東北抗聯的隊伍當中,他們義無反顧,和日本侵略者拼殺,志士們的鮮血,染紅了白山黑水。據了解,從1936年東北抗聯統一建制起到抗戰勝利,東北抗聯犧牲軍級以上將領33人。東北抗聯是中國共產黨創建最早、堅持抗戰時間最長、條件最為艱苦的一支人民抗日軍隊,他們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脊樑。

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我們邁著軍人特有的步伐走進了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踏進紀念館,一尊東北抗聯將士的群雕便聳立在我們的眼前,只見十位抗聯將士的銅雕被白山黑水和蒼勁的紅松簇擁,彰顯著磅礴偉力,銅雕的上方,書寫著「抗聯英烈,名垂青史」八個金色大字,寄託著人們對抗聯將士們的深切懷念之情。

我們向抗聯將士的銅雕敬獻了花籃並致以軍禮。隨後,在講解員的引導下,沿著拜謁路徑參觀學習。

「東北抗聯」全稱為東北抗日聯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並領導的抗日隊伍,它的前身是東北抗日義勇軍餘部、東北反日游擊隊和東北人民革命軍,經歷了由初始的「抗日游擊隊」和後來的「人民革命軍」到東北抗日聯軍的逐步發展過程,並經歷了對「義勇軍」等民間抗日武裝的改造。東北抗日聯軍共有11個軍,人數最多時有4萬多人,其中,第一、二、三、六、七軍是在反日游擊隊(共產黨領導)的基礎上建立的;第四、五兩軍是在王德林的救國軍、李杜的抗日自衛軍餘部的基礎上建立的;第八、九、十、十一軍是在義勇軍餘部和抗日山林隊的基礎上建立的。在日本侵略者的大後方,他們14年的艱苦鬥爭牽制了數十萬日偽正規軍,有力地支援了全國的抗日戰爭。

講解員在講解時告訴我們,位於本溪市的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是由中宣部命名撥款、省市縣配套建設的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05年7月開工,2007年5月建成開館,占地面積6.9公頃,建築面積5040平方米,其中陳列面積3000平方米。現已徵集照片、史料、實物1000餘件。陳列布展以「林海雪原,抗聯英雄」為主題,以東北抗聯重要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戰役為線索,通過大量的史料、照片、圖表、文物、實物以及抗聯浮雕、場景復原等形式,全面、真實、準確、系統地反映了東北抗日聯軍14年艱苦卓絕的鬥爭歷史,生動再現了東北抗聯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英雄壯舉,謳歌了抗聯將士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寧死不屈、百折不撓的民族氣節。

陳列館裡莊重肅穆,除了講解員講解的聲音之外,沒有其他任何聲音。 我和大家一樣屏住呼吸,凝望著一幀幀歷史照片,仔細地打量著抗聯將士用過的槍械和其他戰地用品。如今,作為文物的它們安靜地陳列在館中,當人們走進它們的時候,仿佛聽到它們在述說著當年白山黑水間所發生的一切,人們心潮起伏,久久難平。

我們看到,陳列館共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抗聯概況,包括抗聯情況綜述、歷史背景介紹、組織建制系統、重點活動區域等;第二部分為抗聯鬥爭史實,包括東北及遼寧抗日烽火、各地主要義勇軍興起、抗日統一戰線形成、抗聯主要戰役等;第三部分為抗聯英烈形象展館,包括抗聯在東北特別是遼寧地區的主要將領、知名人物畫像、塑像、蠟像等;第四部分為紀念性展廳,主要是領袖題詞題字、知名書畫、抗聯遺址紀念碑、東北抗聯書籍、影視作品及紀念活動等。展廳內的抗聯密營復原場景氣勢宏大,人物形象逼真,是國內陳列館中再現東北抗聯密營場面規模最大的一個場景。

在《第一路軍軍歌》的展示台前,我們駐足用心凝望,這首戰歌的詞作者是楊靖宇同志。楊靖宇受黨中央指派來到東北組織抗日聯軍,歷任抗聯總指揮、政委等職,與日寇血戰於白山黑水之間。據史料記載,老嶺高幹會議結束後,正式成立了第1路軍總司令部。當晚,楊靖宇豪情萬丈,在集安五道溝密營提筆創作了著名的《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軍歌》他親自向部隊教唱,雄壯威武的歌聲,展示了抗聯英勇不屈的鬥爭精神和豪邁氣概。

後來,楊靖宇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孤身一人與日寇周旋戰鬥幾晝夜後壯烈犧牲。楊靖宇同志在被日本鬼子殺害後,殘忍的敵人又剖開了楊靖宇的遺體,發現他的胃裡只有乾草、樹皮和棉絮,這讓一向心狠手辣的日本鬼子也為之膽寒,看到這段展覽,拜謁的人們從楊靖宇烈士身上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國人的鋼鐵鬥志,感受到了當年抗聯英雄們生活的艱苦以及抗擊侵略者那勇猛不屈的精神……那一刻,我的耳旁仿佛想起《第一路軍軍歌》,人們仿佛又回到那炮火連天的抗聯歲月,看到了那些英雄們英俊堅毅的面龐。

參觀拜謁陳列館,我和大家更加深切地了解到了抗聯英雄的偉大事跡,從而對抗日戰爭那一段艱苦卓絕,波瀾壯闊的鬥爭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這是一個愛國主義教育的大課堂,來到這裡的人們倍受教育,大家從東北抗聯身上,清晰地看到中國共產黨人的民族大義和責任擔當,一顆為國為民的初心。如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抗聯精神依然在激勵著廣大人民,匯聚起眾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向著美好未來繼續前進。

「爭自由,誓抗戰。效馬援,裹屍還。看拚鬥疆場,軍威赫顯……

今天,曾經作為軍人的我們和所有來到紀念館拜謁參觀的人們吟誦起趙尚志當年寫下的《黑水白山·調寄滿江紅》的磅礴詞句時,依然感到豪氣沖雲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QITHCW0BJleJMoPMmT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