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能聽到嗎?」

2020-03-29     蘇州發布

如果你問蘇州師生

最近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是什麼

那一定是

「喂?能聽到嗎?

疫情期間的蘇州

課堂搬到了網上

老師變成了主播

學生變成了粉絲

網絡課堂和校園課堂有所不同

師生髮言前都會習慣性地「試麥」

「喂?能聽到嗎?

老師們從一開始直播中的狀況頻出

到華麗變身為「團寵」 「群紅」

老師們已然從直播間的新手

成為備受學生喜愛的網紅主播

上課前的幾分鐘

同學們瘋狂地「刷火箭」

表達對任課老師的歡迎

課堂中

同學們認真做筆記

積極和老師連麥互動

下課時間到了

同學們送出的花里

都是對老師的愛

那麼蘇州老師是如何

變成「團寵」 「群紅」「網紅主播」的呢

下面幾位老師的故事

會給你答案!

王羽是蘇州中學高三班主任、語文老師、首屆姑蘇青年拔尖人才。從教多年來,她鑽研業務,認真負責,一直奮鬥在語文教學第一線。

為確保高三課程直播萬無一失,她每天花大量時間精心備課,白天幾乎全天在線做「主播」,晚上專心錄課到後半夜。

目前,她的線上課超過50萬人次觀看,很多學生成為了她的鐵桿粉絲,紛紛要求加課,同學們親切地叫她「習習老師」。作為班主任,她每天早上7:30開線上早讀課,耐心解答學生留言,目前已整理寒假問題集錄2萬餘字。

王老師的「課表」排得很滿:2月2日至2月16日,完成蘇州線上教育中心的系列授課,共16次,每次約90分鐘;2月10日至3月27日,給自己的學生「在線上課」,共38節,每節課約1小時;兩種課兼顧時,每天要花10個小時備課……

她有一個打算:重回自然課堂到高考的70天裡,延用線上線下相結合模式,利用周末時間,「三五一群、五六一隊」,組建「專項問題突破小組」,通過線上針對性輔助教學,把學生短板拉長。

3月23日19:00,彩香中學的語文老師潘漪在給孩子們上課,潘老師從教13年,目前是初一年級年級組長、初一班主任。

網課因為需要學生一直盯著電子螢幕,容易對學生的視力造成影響。所以備課時,她會儘量突出重難點,不在網課時有任何一句廢話,ppt做的更是簡單明了,字體清晰醒目,便於學生記錄筆記。

潘漪老師利用線上直播的便利,開展了多次班會課,並鼓勵同學們做班會課的小主播,孩子們非常喜歡這種「雲班會」的形式,也增加了班集體的凝聚力。

她也希望將做網課的一些收穫帶到正式開學中,比如同學們有需要,她會在周末給班級基礎不大紮實的學生補補課,給尖子生提提優,多舉辦幾次「雲班會」,讓孩子們的綜合素質進一步得到提升。

同樣,江蘇省蘇州第一中學地理特級教師齊順青也有頗多收穫。

齊順青老師在這段居家備課、上網課的過程中,能夠用更充分的時間考慮教學和備課,更好的架構教學的各個環節。

齊順青老師更是通過「接龍活動」等創新教學方法,讓每一堂網課充滿趣味,激發起學生們的學習熱情。

在網課教學過程中,他也有一些全新發現:有些過去在課堂上不願表達的同學,現在在「討論群」積極發言;過去學習自信心不足的同學,積極融入師生交流互動;過去上課常常犯迷糊的同學,早早簽到進「課堂」,並為老師上課獻計獻策;同學們積極主動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與齊順青老師一樣,郭士安老師也是江蘇省蘇州第一中學的老教師,郭士安老師從教39年,是正高級生物特級教師。

郭老師從習慣了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上課,到熟悉使用幻燈片、投影儀、電子白板等電教多媒體上課。令他不敢相信的是:今年60歲了,花甲之年竟變成了一名網絡主播。雖然一開始做直播的郭老師,有不少磕磕碰碰的小插曲,但到現在,他已熟練使用教學APP和直播平台。

生物學科的實用性很強,他充分利用網絡指導學生設計實驗、利用身邊材料用具,呼籲學生與家人一起動手製作果酒、果醋、泡菜,讓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做好觀察記錄,拍下圖片,撰寫報告,分享成果。現在的他,已經成為了學生們心中的「男神」。

當然

孩子們心中的

男神、女神、網紅主播

更有他們的身影

每一節網課的背後

是無數蘇州教師的

辛勤付出

「喂?能聽到嗎?」

這是老師們心中牽掛的聲音

「喂?能聽到嗎?」

這是孩子們心裡感謝的聲音

喂?老師,能聽到嗎?

這段時間您忙著「直播」

請您注意休息,多喝水

喂?同學,能聽到嗎?

放心吧,老師會一直在你身邊

守護你的成長

分享你的收穫

加 油!蘇 州 學 生!

致 敬!蘇 州 教 師!

蘇州發布原創作品

致敬每一位蘇州教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QHDbJ3EBrZ4kL1Viy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