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清宮劇中,妃嬪之間的爭鬥總是在不停地上演,根據史料發現,清朝後宮確實存在一定程度的爭鬥現象,其中以道光後宮尤為突出,最激烈的當屬孝全皇后與祥妃之間的皇后爭奪戰,最終孝全皇后成為勝利者,而祥妃則成了失敗者。
其實,單從家世來看,祥妃比孝全皇后要好。
孝全皇后與祥妃都姓鈕祜祿氏,鈕祜祿氏是清朝著名後族,以鑲黃旗弘毅公府一門最為顯赫,而祥妃便是出自弘毅公府,她的直系祖先是弘毅公額亦都第十子益爾登。反觀孝全皇后這一支鈕祜祿氏是屬於滿洲正紅旗,與弘毅公府完全沒有關係,家世顯赫程度更是遠遠不及弘毅公府。
除此之外,道光皇帝的繼母孝和睿皇后同樣來自弘毅公府鈕祜祿氏,她的直系祖先是弘毅公額亦都第六子達隆靄,從輩分來看,孝和睿皇后是祥妃的族姐,因此她們之間的關係要親近得多。
道光二年,剛剛繼位兩年的道光迫不及待地下旨舉行八旗選秀,這次選秀中,13歲的久福之女鈕祜祿氏被順利選中,初封為祥貴人。與此同時,孝全皇后也在這次選秀中入宮,初封為全嬪,可以發現,從一開始,孝全皇后就是道光最中意的女人。不過,從道光初年後宮人事變動與皇嗣生育狀況來看,祥貴人與全嬪都是十分得寵的。
道光三年,入宮僅一年的鈕祜祿氏被晉封為祥嬪,道光五年晉升為祥妃,雖然這個晉升速度看起來有點快,但我們怎麼也不會想到,之前的全嬪此時已經被晉封為全貴妃了,也就是說,從位分和晉升速度來看,全貴妃總是要比祥妃快一步。
這種情況在生育子嗣方面也是如此,話說這全貴妃與祥妃前兩胎都生下了女兒,兩人又在道光十一年都生下了皇子,全貴妃先生下了四阿哥奕詝(咸豐),祥妃後生下了五阿哥奕誴。
道光十三年,孝慎皇后病逝,道光帝將全貴妃晉升為皇貴妃攝六宮事,這就意味著祥妃在皇后爭奪戰中徹底失敗了,果不其然,僅過了一年,全皇貴妃便被冊立為皇后。不過,祥妃手中還有一件法寶,她就是恭慈皇太后(孝和睿皇后),孝全皇后雖然貴為中宮皇后,但恭慈皇太后始終都在後宮有一定的威嚴,是祥妃強有力的保護傘,如是,祥妃變得肆無忌憚起來。
道光十七年,道光帝發布了一道上諭,將祥妃降為祥貴人,從此,祥妃在道光朝再也沒有能夠翻身。不過,有恭慈皇太后的照拂,祥妃是沒有生命之憂的。令人沒想到的是,僅過了三年,孝全皇后便突然崩逝於圓明園,有傳言孝全皇后是被皇太后毒殺的,不管此事真實與否,但在一定程度上卻反映了孝全皇后與恭慈皇太后之間的緊張關係。
咸豐繼位後,祥妃被尊封為皇考祥嬪,開始過上了無憂無慮的太妃生活,然而,她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最終竟然會死於宮外。
那是在咸豐十年,英法聯軍侵入圓明園,咸豐帝攜后妃與部分大臣以北狩為名奔赴了熱河避暑山莊,一路的顛簸令身體本來就不太好的祥妃身心俱疲,於咸豐十一年正月初六日病逝於避暑山莊,享年54歲。同治帝繼位後,將其追封為皇祖祥妃,並葬入慕東陵。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實錄》《清朝野史大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