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相信不少寶媽們都看過《媽媽是超人》這部綜藝節目,然而我覺得更應該觀看的是家庭裡面的爸爸們。在這檔綜藝節目裡面,杜江和霍思燕這對甜蜜的夫婦出現在了第3季,但是由於渡江爸爸太忙了,所以在鏡頭裡面出現的很少,然而每次出現和霍思燕媽媽的甜蜜互動就是給觀眾們撒了狗糧。
當然不是讓父母去看杜江爸爸和霍思燕媽媽如何撒狗糧的,更重要的是要學習這位夫妻的育兒方法。在節目裡面杜江曾經對兒子嗯哼說過:"家裡媽媽是老大!"
杜江這麼說也是有原因的,在一次錄製節目的過程中,嗯哼和媽媽吵架了,因為很好讓那個不知道照顧家裡來的"小客人",因此媽媽對嗯哼的行為有點生氣。但是沒想到的是嗯哼卻發脾氣了,並且還用一些威脅話語,可能傷害到了媽媽。結果逼迫著媽媽和杜江爸爸告狀。
等杜江回來的時候,杜江沒有第一時間責怪嗯哼,而是先詢問嗯哼和媽媽發脾氣的原因,之後很明確的告訴嗯哼"家裡面媽媽是老大"。
其實杜江爸爸的這種做法無疑是已經和霍思燕媽媽早就統一好了育兒的戰線,也就是在孩子面前永遠不會指責媽媽的錯。
在很多家庭裡面,其實爸爸所擔任育兒的角色並不多,但是育兒卻是整個家庭應該共同的責任。當然很多家長在孩子教育方面也是不懂得統一觀念的,因此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常常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不同的看法,有時候還會因此而爭吵起來。
父母教育"雙標"對孩子影響多大?
1.容易讓孩子變成兩面派
家長們要教育孩子,首先需要在孩子們面前樹立好威嚴,這個威嚴不是說存在任何的等級關係。而是指孩子信奉父母的教育方式。
但是如果父母們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出現"雙標"的情況,那麼就很容易讓孩子們在做事的方面也變成兩面派。
常常在孩子面前吵架的父母往往會讓孩子不知所措,不知道應該聽誰的話。舉一個鮮明的例子:女兒上小學三年級了,但是每天做作業都需要做到很晚,原因是其父母總是會一起輔導孩子,但是又沒有統一好教導孩子學習的方法,當孩子的作業出現問題的時候,家長雙方總是會互相責怪。
那麼這個時候坐在桌子上想作業的孩子,就會出現疑惑,害怕甚至焦慮。其實孩子在父母爭吵的過程中,也是在觀察他們,當父母長期處於這種狀態,孩子有可能在父母雙方面前所展示的是不一樣的現象和狀態,這就是我們說的兩面派。
還有可能是孩子觀察到爸爸相對比較嚴厲,而媽媽相對比較心軟,那麼孩子看見爸爸和媽媽的時候就會懂得變通圓滑,遇到爸爸就會變成乖乖的孩子,是遇到溫柔的媽媽就會變得像個小霸王。
2.父母在孩子面前沒有威嚴
父母如果在教導孩子的過程中相互拆台,可能就會導致父母雙方在孩子面前都失去了威嚴。當孩 越長越大的時候,他就會發現父母根本就不值得自己去相信,因此在很多方面,孩子都是更願意相信自己,而非依靠父母。
同時孩子可能會厭倦父母的這種互相拆台的方式,雖然很多父母會說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並沒有吵架,只是意見不同而已,但是對於孩子來說,這就是父母的一種吵架,時間久了孩子就會厭煩這種狀態。
3.孩子容易形成"迴避型"人格
心理學上認為父母如果在教育孩子方面長期的意見不統一,孩子可能會形成迴避型的人格。所謂迴避型的人格是指孩子遇到困難常常會選擇繞著困難走或者完全的依賴其他人即使有錯誤也會為自己開脫,變得沒有責任感推卸責任。
在父母爭吵的過程中,如果孩子發現父母雙方的其中一方更偏向於自己有利,那麼很快就會跟這一方結成聯盟,共同剩餘的一方,這樣不僅雙方父母都達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和效果,反倒助長孩子們的壞風氣養成趨利避害唯利是圖的性格。
因此在孩子面前家長一定要保持觀點一致,否則容易讓孩子形成這種迴避型的人格,而這種人格常常是不容易覺察的。
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統一戰線"
父母"統一戰線"的四個步驟
1.確定家庭教育的主導方
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要統一戰線,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確定家庭教育的主導方。育兒是雙方父母共同的責任,但是首先要確定一個育兒的主導方,也就是說家長雙方需要溝通協調好幼兒教育的方法,並且確定誰在教育幼兒方面更具有優勢。
比如,媽媽是從事教育類型行業的,那麼可以以媽媽為家庭教育的主導方,爸爸作為輔導方,你向媽媽不合理的教育方式提出建議,也可以闡述自己的教育觀念,雙方通過磨合來彼此共同教育孩子。
2.私下解決爭執問題
其次,如果發現雙方的教育觀念有矛盾的地方,一定要記住,不能當著孩子的面爭吵,你要私下解決真實的問題。
比如,我雙方可以在睡覺前共同商討孩子近期的作業輔導問題,共同商討對孩子近期的學習計劃。為了避免爭執的時候雙方情緒激動而發出過大的聲音,也可以選擇不在家中討論,你是晚飯後雙方父母下去散步的時候討論,也可以坐在咖啡廳討論。
3.互相融合育兒觀念
再者父母雙方要相互諒解學習科學的育兒方法。如果雙方父母都沒有一個是在育兒方面比較專業的,那麼可以針對雙方的育兒觀念相互融合,也可以父母在各大網站上共同學習育兒方法。
列寧夫人克魯普斯卡婭說:"家庭教育對父母來說,首先是自我教育。"也就是說我在融合月觀念的同時,也可以從雙方當中學習。因為教育孩子的本質也就是在教育父母自己。父母有時候是孩子的起跑線,更是學習的榜樣,父母雙方也可以因此積極的提升自我,摒棄有趣的兒童觀教育觀,讓孩子們願意加快步伐的同時,也看見更優秀的父母。
4.做好決定統一教育
最後做好統一的教育才是最關鍵的。有些家長在孩子背後商量好教育的方式,但是一面對孩子就開始相互爭吵,相互攻擊,誰也不認同誰的教育方法。那麼這個時候,家長們就要必須先提前做好統一教育的戰線。
比如,父母雙方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可以一起陪伴孩子,但是在教育的時候只能一個人發聲,另一方則選擇認同。儘管在教育的過程中,教育者的一方出現了問題,另一方也不可以當場拆穿,要等到雙方父母再次共同協商教育計劃的時候再提出問題進行改正。
並且父母們要決定好哪個時間段由誰來教育孩子,如今父母們都忙於自己的工作很少空出時間教育孩子,但是如果將教育的工作全部推給其中一方,就會導致教育疲憊甚至教育方式錯誤的機率會越來越大。因此輪流教育並且教育的方式是一致的,這才是對孩子發展的最好方法。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Q5NOCW8BMH2_cNUggM3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