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笑話,說每天晚上小區里遛彎的總共分兩類:一類是遛娃的,一類就是遛狗的。遛娃的遇到遛狗的,時不時就會產生碰撞,「能不能把狗拴上,別咬著我家孩子!」孩子家長得到的回答往往卻是「我家狗不咬人,別害怕」。但這樣一句話打消不了孩子家長的顧慮,更打消不了養狗者與不養狗者之間因為「一根牽犬繩」帶來的矛盾。
如何管好這「一根牽犬繩」?記者調查發現,主管部門和社會力量都付出了大量的看得見和看不見的成本。
文明養犬,最基本的一條,就是不能飼養違規犬,根據2015年遼寧省開始實施的相關規定,我市在養犬重點管理區內有48種禁養犬,這改變了以往按照狗的尺寸為禁養標準的傳統,將一些體型貌似不大,但性格兇猛的犬類列為禁養犬,實際上也減少了「惡犬傷人」的安全隱患。
對於禁養犬的管理,我市養犬管理部門主要以收容為主,凡是收到群眾舉報,或者通過其他途徑,發現在禁養區域內飼養禁養犬的,將會予以收容。今年6月,西崗區公安分局八一路派出所社區民警徐朋接到群眾反映,附近一棟居民樓里經常聽到狗叫聲,聽聲音應該是很多隻狗,而且氣味讓人難以忍受,平時都不敢開窗。徐朋與分局治安大隊民警王軍在來到群眾舉報位置進行摸排。在西崗區智勇西二巷7號樓頂樓平台,現場的情況讓民警目瞪口呆:樓頂橫七豎八擺放了幾十個狗籠子,裡面圈養了幾十條小型犬。現場條件十分惡劣。西崗一棟居民樓,樓頂竟圈養了50多條狗……隨後,公安部門聯合街道對這些違規犬只進行了收容。當天出動了10多名警力以及警車,花費了數個小時,才將狗全部運走。
記者在多次跟隨警方的執法行動中,都注意到,為了收容一隻違規犬,至少要出動3名警力以及一輛警車,而這個過程中,時不時地還會遭到狗主人的牴觸。
將違規犬收容僅僅是違規犬管理的第一步,後續的工作更是複雜。這些收容犬不能賣,也不能「處死」,都被送到了市公安局養犬管理辦公室犬類留檢所。記者曾多次探訪過這裡,裡面飼養著各種品種的狗狗,其中大部分的小型犬、中型犬都是被遺棄的流浪狗,而藏獒、德國牧羊犬這樣的大型犬則是大連市區內不允許飼養的。
留檢所里設有犬舍有200餘間,收容的狗狗大約500條。犬舍乾淨整潔,嶄新的犬舍還都是帶院的小「別墅」,每個犬舍有一個露天小院,狗狗可以在這裡活動,犬舍內部都配備了暖氣,還有自來水龍頭,可以便捷地沖刷犬舍以及給狗狗喂水。考慮到寵物福利,工作人員還會給被留檢寵物提供醫療、行為矯正等服務。
除了專門建設的犬類收容場所之外,從日常的喂養,狗舍清掃,到醫療、行為矯正等服務,都要安排專人負責。這都無形中增加了很多人力物力成本。
另外,為了宣傳文明養犬理念,營造規範養犬氛圍,使全市的不文明養犬現象得到根本改觀,市民的養犬行為得到規範,違規養犬行為得到有效查處。近期,市公安局設計製作了文明養犬彩頁、倡議書、《宣傳漫畫》等宣傳材料,依託基層基礎工作,組織各派出所社區民警聯合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深入社區、企業、居民戶,共發放、張貼宣傳材料3萬餘份,贏得群眾理解支持,引導市民主動參與。協調全市各地鐵站螢幕播放文明養犬宣傳動漫片,並在我市星海廣場、人民廣場、海軍廣場等廣場公園安放文明養犬告示牌,不斷提高市民依法養犬、文明養犬意識,努力營造「文明養犬、規範養犬、愛心養犬」濃厚氛圍。這種長期的大規模宣傳,也需要相關部門付出大量的努力。
周末了,居住在甘井子區的李先生一大早就拎著一個布袋出發了,裡面有狗便夾、手套、廢舊報紙和垃圾袋等一些工具。接下來的幾個小時時間,他和幾個朋友會來到附近經常有人遛狗的地點仔細觀察,只要發現有未被清理的狗狗糞便,就會及時清理。這件事,他已經堅持了一段時間。李先生告訴記者,他一直養狗,在遛狗的過程中,就經常發現有狗狗隨處大便,但主人根本不清理的情況,他也時不時地上去提醒一下,不過在這個過程中,他常常遭到白眼,甚至發生過衝突,這也使得自己義務清理狗便的行動變得異常低調。「我只把自己想做的事做了,提醒一下別人,人家聽更好,不聽我就幫他清理了就得了。」不過,他相信,通過自己的這種行為,還是會改變一些狗主人的不文明行為。
除了通過一些個人的努力來影響身邊人,很多社區、物業、志願者團隊以及社會組織也都加入到了文明養犬理念的推廣中來。「大連領養日」是國內最有知名度的一項動物公益活動之一,由大連市微善愛護動物協會主辦,從2015年年末至今已經舉辦了30屆,本報也參與主辦了其中大部分活動環節。
第30屆「大連領養日」剛剛在8月末舉行,從最開始的無人問津,到如今的每次活動都能引起大量市民參加,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通過活動來推廣文明養寵的理念。而通過「領養」獲得寵物,也必須遵守文明養犬的規定。我市一些志願者組織也曾多次組織去遛狗集中地清理狗便活動,向養寵者發放牽犬繩和狗便夾,宣傳文明養犬理念,推廣文明養犬做法。
為了管好這一根小小的牽犬繩,從主管部門到街道社區,從熱心市民到社會團體,都付出了大量努力。也許只要一點點改變,就能成為一個受歡迎的狗主人。
來源:大連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