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論書帖》,認為楷書非得自臨摹始

2019-12-01     名家書畫鑑賞

張雨《論書帖》蘇州博物館藏。這是張雨觀帖後的一段書跋,張雨認為,行草可以中年習,但楷書非得自臨模始。本帖很可見張雨在楷書上的功力。

元代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朝代,其狹義的部族統治觀念給中原社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災難,致使文人知識分子的地位相當低下,然而蒙元統治者在思想方面的鉗制卻比較寬鬆,文學藝術形成了元代特有的風貌。在書法方而,趙孟俯提倡回歸「魏、晉書風」的思想得到了書壇的積極響應,這對扭轉南宋以來萎靡的書法風氣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趙氏書派在元中、後期更是占據了書壇的主流,張雨作為元代復古書風中的重要一員,雖得趙孟俯親身指教,卻能形成自己的獨特面貌,十分可貴。

張雨早歲即出家為道士,儒家的入世思想影響著他。他號「貞居」,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因仰慕陶弘景的為人而號「句曲外史」,這些都是張雨心境的體現。陶弘景二十六歲隱居句曲山(茅山)華陽洞,不願出山為官,但梁武帝皆以書信與他商討朝廷大事,有「山中宰相」之譽,張雨追慕陶弘景,雖有隱逸的一面,但張雨「一代交遊在縉紳」,對百姓的疾苦也多有關心,思想中不時的會萌發出儒家的入世思想,但是當理想與現實發生碰撞的時候,只有無奈的去接受現實,此時張雨還其儒士的身份也不再是要積極的入世或有別的想法,加上他結交了楊維禎,其思想更是發生了急劇的變化,致使後期行為的放縱。

(聲明:傳播收藏知識為宗旨,本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之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PyfLvW4BMH2_cNUgxVG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