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是少年》:成也無腳本,敗也無腳本

2021-04-19   新劇觀察

原標題:《恰好是少年》:成也無腳本,敗也無腳本

作者 / SYX

翹首以待中,集結了三位「頂流」的「三無」慢綜《恰好是少年》終於開播。

「三頂流」王俊凱、劉昊然、董子健在同一檔綜藝中的聚首實屬難得,更難得的是,在每一幀都是一篇小作文的「花學」襯托下,這檔無腳本、無任務、無故事線的「三無」慢綜省心得多。三位少年吃吃喝喝、走走停停的原生態日常,是名副其實的當代青年人旅行圖鑑。

畫面賞心悅目,但也有觀眾給出了「無聊」的評價:「三個沒有綜藝感的人做慢綜太可怕了,不知道看點在哪裡?」

看點,《恰好是少年》是有的。三位不撕X、咖位相當的「頂流」無劇本vlog紀錄式自駕旅行,就是最大看點。但一個問題是,在這檔以原生態為賣點的旅行真人秀中,節目的最大看點,恰恰成了最明顯的缺點。

無腳本,能做真人秀嗎?

上一個熟人無腳本旅行類真人秀的節目是《哈哈哈哈哈——很高興遇到你》,效果有目共睹。(當然「5H」是有腳本干預痕跡的,並且很明顯,這一點後面會談到。)

跟「5H」中的鄧超、鹿晗、陳赫一樣,《恰好是少年》也是三個熟人出門旅行。2017年的《高能少年團》中,王俊凱、劉昊然、董子健就已經結下不解之緣,加上後來大大小小的各類合作,三人的關係,不比「跑男」三人組差。

熟人出門旅行,好處是少了讓「社恐」「社死」的「破冰環節」。有過工作經驗的「社畜」都明白,公司團建,最可怕的環節就是新同事「破冰」。兩個陌生人在萬眾矚目下小心翼翼試探彼此的心理底線,探准了,是酒逢知己千杯少;探錯了,是嘴上笑嘻嘻,心裡問候對方&設計這個環節的公司領導一萬遍。

真人秀,其實非常需要這種「破冰」場面來增添看點。

《花少2》里,楊洋不甚熟練地用陳意涵沒有印象的《小時代》「套近乎」,陳意涵恍惚一番點點頭表示:「難怪我剛看你那麼眼熟,就覺得在哪見過!」從楊洋不太自信地開口,期待陳意涵給出反應,到發現陳意涵忘記的尷尬,再到回想起來雙方齊齊鬆了一口氣的happy ending,不到10秒的鏡頭,剪出了一條一氣呵成的故事線,觀眾跟著共情:這不就是我跟人打招呼結果發現別人不記得我的日常嗎?看點到位了,討論度也有了。

《恰好是少年》省去了這種讓觀眾既尷尬又欲罷不能的「破冰」環節。第一期節目裡,王俊凱兩句「非常非常重要的三個朋友」「我就想跟你們倆一塊出去玩」,奠定了三人熟稔已久的朋友關係,觀眾沒有機會見識到「三頂流」初次會晤的「社死」場面。

同宿第一晚,三人很自然和諧地分成了兩床,董子健、王俊凱睡一張,劉昊然獨自睡另一張,至於是怎麼分的,原因是什麼,中間有哪些互動,都沒有剪在正片里。

回想《花少2》,每換一家酒店,分房都是一次社交「災難」。好不容易自駕一次,5位姐姐分帳篷的名場面,節目完結兩年後還能在豆瓣屠版。兩相對照,《恰好是少年》少了好幾個能沖熱搜的名場面,有些浪費「素材」。

「三頂流」的相處,出奇的舒服且和諧。

熟、年齡相仿、咖位相當,外加人少、省心,是主要原因。《花少1、2、3》里,剪輯出來的交往衝突,大多是成員之間缺少了解,外加代際差異、咖位差別太大造成的。《恰好是少年》里,「三頂流」自行消化了可能會出現的矛盾。泡湯時,董子健建議每人負責一條自駕路線,海南線歸王俊凱掌管,川西線歸劉昊然,海南線歸自己,其餘兩人喜滋滋地贊同。正如劉昊然所說:「咱們三個懶得起爭執我覺得。」

這種love and peace,粉絲是喜歡的。因為不必擔心節目組的「神剪輯」,將自家哥哥送上熱搜。《花少2》助初初走紅的楊洋事業起飛不假,但當年節目裡的一個「白眼」,至今是對家眼裡鐵證如山的「黑歷史」,屢屢在粉圈大戰時被翻出來刷存在感。這種免費上熱搜的「福氣」,恐怕沒幾個人要。

love and peace,能出圈嗎?

「5H」開播之初,節目組也在強調無腳本干預,節目流程全憑嘉賓做主。這可能是鄧超、鹿晗咖位太大,節目籌備之初,導演組用來談判的條件。又或者是為了給觀眾新意,設計的一個賣點。

強調是一回事,實際播出是另一回事。從實際節目來看,導演組不敢拿無腳本冒險。從先導片中輪船開動的那一秒到最後一期,「5H」到處是劇本。

沒有腳本的真人秀,怎麼能叫「秀」呢?一路上,節目組沒少給「5H」旅行團派任務。從黃渤運冰到鄧超、鹿晗綁螃蟹,再到橫店劇組打工,處處「坑」嘉賓,處處是劇本設計。這種腳本,讓旅行觀察真人秀變成了競技對抗的移動版《極限挑戰》,節目定位走偏了。可是,沒有這些設計,哪來的豐富剪輯素材呢?

「5H」還繼承了旅行類真人秀的另一大優良傳統,「沒收」常駐嘉賓錢包。陳赫、鹿晗在《人生若如初見》劇組打一整天零工,只為了200塊錢的場面,讓觀眾哭笑不得。《花少1、2、3》中,財務算帳的名場面也不少。

出門在外,尤其是旅行,錢包是第一要緊的。綜藝里,身價不菲的明星「窮游」是一重看點;「窮游」又要「游」得好,是第二重看點。凡此種種,都是能沖熱搜的剪輯素材。

《恰好是少年》里,很多剪輯素材被放棄了。川西行里,三人在餐廳點了一大桌菜,最後剩下不少,劉昊然痛快地找老闆結帳,完全不考慮打包。換到《花少3》里,這是會被陳柏霖「教育」的。

vlog紀錄式原生態旅行,是《恰好是少年》的主打看點。

第一期節目中,三人根據自身興趣,選擇了川西、雲南、海南三條自駕路線,首站是劉昊然選擇的川西線,節目組提供了「海螺溝——星空露營地——理塘——稻城——稻城亞丁——康定」自駕路線圖,三人已經完成了海螺溝、星空露營地攻略,下一站打算往理塘前進。

無論是少年們的自攝鏡頭,還是節目組的航拍,都不忘打卡當地特色景點,問題是,這種走馬觀花式的打卡,並不能戳中觀眾的興奮點。美景雖美,但如果真是衝著美景來的,為什麼不去看自然風光紀錄片呢?

旅行類真人秀,重點是「人」,還是「景」?重點是「人」,《花少1、2、3》樹立了這類節目的「標杆」,將限定背景下人際交往的微妙呈現得淋漓盡致。當然,當中絕大部分是靠剪輯、腳本干預完成的。說的直白點,是靠撕X誕生名場面。重點是「景」,國內尚無成功範例。

《恰好是少年》想走一條自己的路。無腳本、無任務、無故事線,純原生態vlog紀錄,想法是美好的,現實是骨感的。第一期播出當天、第二天,播放指數都是第5名,稱不上優秀。對粉絲來說,看三位少年的美顏盛世日常可以看一整期,但對路人來說,這種散漫剪輯,吸引力不夠。

不撕X很好,但只有love and peace,很難帶活數據面更大的路人盤,掀不起討論度。優點是,這種出奇的和諧,可以掙到口碑,讓粉絲滿意。當然這也意味著,節目出圈的難度大了不少。當中如何取捨,需要再三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