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化濕藥是比較常見的一些祛濕的中藥,那麼你知道芳香化濕藥分別有哪些嗎?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所謂芳香化濕藥,是指擁有芳香氣味,同時又祛濕功效的中草藥。芳香化濕藥有溫燥化濕的功效,也能幫助健脾養胃,適用於治療因為濕氣過重而導致脾胃不好,從而出現胃口差、身體倦怠乏力、胸悶、口水多等症狀的疾病。除了健脾祛濕,這類藥物的部分藥材還對風寒感冒、暑熱、關節痛、痰濕咳嗽等症狀有治療功效。
聲明: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敬請告知
常見的有佩蘭、白豆蔻、草豆蔻、草果、藿香、蒼朮、厚朴、砂仁等,他們具體有哪些治療功效,如何服用效果更好呢?下面來一一介紹。
1. 佩蘭
佩蘭是蘭草的一種,擁有濃郁香味,其性味平辛,有解暑化濕的功效,對於暑濕、噁心嘔吐、寒濕頭痛等有治療功效,一般用水煎服即可。但是又陰虛、氣虛、胃氣虛等人不能服用。
2. 白豆蔻
藥用部分是植物白豆蔻的果實,性味辛溫,有行氣暖胃的功效,對於消化不良、胃脹、反胃、胸悶等症狀有治療作用。若是因為胃部受寒而導致飲食有嘔吐感的,可以將白豆蔻研成粉末,伴酒服用。
3. 草果
草果歸脾胃經,性溫味辛,有除濕溫中的功效,與厚朴、草豆蔻、蒼朮等一起食用可以治療濕寒引起的腹胃脹痛等症狀。
4. 藿香
很多人在夏天中暑的時候會喝藿香正氣水,這其中的藿香是去暑濕、頭痛、嘔吐泄瀉的良藥。藿香性微溫,味辛苦,服用方法煨煎湯服用,或者加入丸、散中服用。除了去暑濕,藿香還有益胃止嘔、去口臭的功效。
5. 蒼朮
蒼朮有祛風健脾、除濕散寒的功效,性微溫,味辛、苦。可以治療風寒感冒、水腫、泄瀉、夜盲等多種疾病。
6. 厚朴
厚朴的入藥部分為厚朴的干皮,有祛濕化痰的功效,能夠治療濕氣導致的腹脹便秘、積食難消、痰多咳嗽等症狀。
7. 砂仁
砂仁與砂仁殼都是芳香化濕藥,砂仁取植物陽春砂、綠殼砂或海南砂的成熟乾燥果實入藥,氣性味溫辛,有溫脾化濕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寒而導致的嘔吐泄瀉有治療功效。砂仁和木香、枳實配合使用可以治療胃脹氣,健脾益氣可以喝香砂六君子湯。
以上7種中草藥是比較常見的芳香化濕藥,人體內濕氣重,多數是因為脾胃虛弱導致的,因此想要祛濕,首先就要把脾胃養好。芳香化濕藥的功效除了祛濕,也有健脾的功效,對於調理身體濕氣效果更好。
體內濕氣重,身體就容易出很多問題,因此需要去除濕氣,去濕氣除了利用一些藥物進行調理,還可以通過日常飲食和運動來將體內的濕氣排出去。藥物祛濕作用固然明顯,但是吃多了也不好,如果體內濕氣嚴重的情況下,可以適當服用一些藥物將濕氣排出去一部分,再利用食療和運動等方式慢慢調理,效果會更好。無論是濕氣的行程還是去除,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日常生活一定要住避免能增加體內濕氣的行為或飲食,去除濕氣也要長期堅持,才會出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