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這類股票會漲得更好

2019-10-19   股痴老金

先看兩張K線圖。

滬深300指數月線

創業板指數月線

上圖第一張是滬深300指數月線,第二張是創業板指數月線。

我們可以看到,滬深300指數跌得相對少,走勢比較強;創業板指數跌得較深,走勢弱一些。

我近期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果行情來了,是大盤藍籌白馬股的行情,還是小盤成長股的行情呢?

通過對比這兩張圖片,我得出一個結論:未來行情的機會應該屬於大盤股的行情。

因為,無論是對於大盤指數還是個股,那些跌得最少,強勢盤整的,最容易創出新高。

而最先創出新高的指數或者個股,最容易成為領漲指數或者個股。

上圖中,顯而易見,滬深300指數最容易創出新高,也就是說,未來大機率會是大盤股的行情機會。

另外,根據輪迴說法,2005年大牛市,是大盤藍籌周期白馬股行情,小盤股漲得少些。2013年大牛市,是小盤創業板行情,大盤股漲得少些。那麼,下一次牛市,是不是應該輪到大盤股了呢?

上面,是我個人對市場的看法,正確與否,還需要市場檢驗。當然,後市無論是大盤股的行情,還是小盤股的機會,綜合到一點,還是績優股的行情。

我們選股票,最好選擇那些業績長期持續穩健增長的股票,這樣相對安全一些。

那些業績平庸或者很差乃至虧損的題材股、概念股,未來是沒有前途的,我們最好不要去碰,永遠不要去碰。

周五,大盤受G地P不及預期和新股發行節奏加快的影響,跌幅較大。其中上周表現最強的上證50指數也跌得最凶。

這段時間,指數一直漲不上去,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市場缺錢,沒有增量資金。沒有成交量,就沒有人氣,大盤自然沒有動力上漲。

不過,我們也能看到,一些優質股票如不少醫藥、消費股,不懼大盤震盪,一直在創新高。

這些股票創新高的原因,一是因為它們業績確實優秀,二是因為國內外經濟不確定性因素太多,這些股票業績上具有確定性,就導致諸多資金抱團取暖。

一些優質龍頭醫藥、消費、金融、科技白馬股別看它們漲得高,還是有未來的,我們可以持續關注。

下周,指數或將還會繼續調整震盪。手中持有優質股票,不要慌,可以繼續拿著。做短線的一定要嚴格止盈止損,不要追漲殺跌。

我對於A股的未來是樂觀的,覺得大盤在3000點以下從長期看是底部區域。指數下跌,我還會繼續加大定投滬深300指數和中證500指數基金。

對於一些優質白馬股和成長股,如果股價調整下來,我還會慢慢擇機加倉。

相信祖國的明天會更好,相信我國居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也就相信我大A股一定會重振雄風。指數未來上萬點,真的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