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5%中考生上普高,學生太渣或學校太差?家長無法淡定接受事實

2019-12-17     二胎全職媽媽親子

​「這次摸底考試成績非常不理想,根據以往的普高錄取分數線,我們班54個學生,只有3個過了線,也就是說,如果這次是真正的中考,意味著有51個學生上職高或技校,只有3個學生能上高中。」

初中畢業班九年級家長會上,班主任這一句話,讓本來就因為孩子中考升學倍感忐忑和焦慮的家長們炸了鍋,難以置信這個初升高的升學率。不說教育政策是「高職比大學相當」的嗎?為什麼到了咱們學校急劇縮水,升高中的比例從50%斷崖式地跌到谷底5%。

我們都知道,初中升高中很難,難到兩個中考生對擂只能二選一。這不是毫無根據的,從近年來普高錄取數據看來,大多數省市普高錄取率均控制在50%上下,有些高中資源薄弱的市區普高錄取率只有43%左右。再把這些大數據具體到各個區學校,勢必會出現普高錄取率達90%的重點學校,也會存在普高錄取率50%的普通學校。那麼大數據是如何被拉低的呢?當然是一些鄉鎮學校!

鄉鎮學校隨著「農村人口城市化」政策推行,教育資源越發薄弱與力不從心,曾經希望工程擴建修建好的學校,現已紛紛關門大吉,也許方圓幾十公里還留下只有寥寥無幾的一所或幾所中學吧。家庭經濟條件稍好的或者家長重視教育的或者兩者兼而有之的,孩子全部轉學到市區、縣城學校,因為老百姓清清楚楚看清了城鄉教育實力的懸殊。至今留在鄉鎮學校上初中的,要麼家庭經濟很差,要麼家長不重視教育,要麼兩者兼之。在這種大環境里,但凡能考上高中的孩子,都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轉世哪吒,堅信知識能改變命運。

80年代90年代的鄉鎮初中學校,幾乎是所有農村孩子的知識殿堂,也是農村孩子跳出「農門」的唯一跳板,每年考上重點高中少說也有12%的比例。幾十年過去了,教育不斷改革,市區縣城學校升學率節節上升,為何鄉鎮學校的升學率不升反降呢?我想,主要原因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一、生源

學生人數大量流失,主要因為:1.城市化進度加快,很大一部分農民放下鋤頭進城務工,子女隨遷到城區學校;2.生活水平提高,出生率下降,再加上縣城市區學校各方面條件都占優勢,農村學生進城讀書潮;3.還有一部分攀比心理,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有些學生學習成績也不錯,一看到與自己同等水平的同學都到縣城上學去了,便哭著鬧著也要到縣城去上學,否則覺得沒面子;4.從眾心理,現在家長普遍存在的心理是能去縣城不去鄉鎮,能去市區不去縣城,能去省會不去市區,如此等等。但凡能轉向更好的學校,都不願意在鄉鎮學校了。

二、師資力量 

縣城學校的教師大多是專科或是本科以上的專職教師,一些大城市招中學老師非清華北大985高校學歷的都不要,他們之所以能考取好大學就是因為學習能力強,參加工作後業務能力強,教學水平高。而鄉鎮學校的教師大多是中專或是大專學歷,本科以上的教師寥寥無幾,並且大部分年齡都在四十歲以上,有的學校多年都沒有補充新教師,為了支撐學校教學工作的正常運轉,甚至雇用一些初、高中學歷的代課教師。

教育資源

學生人數少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上面下撥的教育經費減少,經費少直接制約了學校工作的正常運轉和改善,學校管理工作滯後,也就影響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進而使教學質量一滑再滑,如此惡性循環,最終導致出現「光頭學校」。市區縣城學校是教育系的門面,相關領導自然就格外重視,往往隔三差五就去觀摩或檢查一番,有一些優惠政策或資源自然也是優先照顧。而對於一些較邊遠的鄉鎮學校大多也是象徵性地檢查檢查,至於是存是留就任它順其自然。

老師在家長會上說一個班只能考上3名普高學生,這對於家長和學生來說,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打擊。但是,家長和學生也不要泄氣,只要肯努力,那5%的尖子生就有自己。在沒有很好的出頭時,對農村孩子來說,讀書才是唯一併且是最好的出路。據了解,多數農村學生考上大學之後,都有不錯的發展前途,因為他們能吃苦,能奮鬥的,他們之前之所以考不好,更多是客觀條件的限制,一旦和其他學生到了同一起跑線,就有了更快的發展。

因此,條件再艱苦,也不要放棄努力!越是窮人家的孩子,越要堅信知識改變命運。只有努力讀書,才更有可能實現跨越階層,不僅改變自己命運,甚至改變家庭命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PrYHHW8BMH2_cNUgCeG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