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雄安集團官網發布《雄安新區白溝引河右堤防洪治理工程等八個項目第三方質量檢測(二次)招標公告》。公告顯示
1.建設規模和內容
本項目涵蓋八個項目的第三方質量檢測:
(1)白溝引河右堤防洪治理工程。白溝引河右堤防洪治理工程範圍為新蓋房樞紐引河閘至留通橋段,規劃堤線長約13.2公里,基本寬度160米,另外包含3個重要節點。按200年一遇洪水標準治理,主要工程內容包括:堤防加高培厚、堤頂硬化、迎水坡防護、堤身加固處理、水土保持、環境保護、生態護坡、堤身景觀綠化及物聯網等。
(2)萍河左堤防洪治理工程。萍河左堤防洪治理工程範圍為新區西部邊界到三台鎮,規劃堤線長約8.1公里,建築物2座。按200年一遇洪水標準治理,主要工程內容包括:堤防加高培厚、堤頂硬化、迎水坡防護、堤身加固處理、水土保持、環境保護、生態護坡、堤身景觀綠化及物聯網等。
(3)新安北堤防洪治理工程(一期)白洋淀碼頭段。新安北堤防洪治理工程(一期)白洋淀碼頭段工程治理範圍為安新中六村木棧道至白洋淀旅遊碼頭大張莊排干處,長約4公里,主要建設內容為退堤段新建堤防3.3公里(雙堤段寬約400米),原堤加高培厚0.7公里(單堤段寬約200米),以及工程範圍內五道雙線、生態景觀、驛站等生態景觀和物聯網建設。
(4)新蓋房樞紐改擴建工程。新蓋房樞紐治理工程的主要任務是通過樞紐建築物的改擴建、景觀綠化、並適當配備管理設施等,確保大清河北支洪水安全下泄,確保新區的防洪安全。工程建設同時注重樞紐節點景觀的營造。新蓋房分洪道防洪標準為100年一遇洪水,建築物4座。白溝引河閘設計流量仍為500m³/s,灌溉閘仍為67m³/s,分洪閘及分洪堰合計防洪標準為100年一遇,設計流量5500m³/s,校核標準200年一遇,校核流量6400m³/s。
工程建設內容:樞紐建築物工程,重建分洪閘、灌溉閘、分洪堰、雄縣引水閘,改建引河閘;南拒馬河右堤(450m,連接引河閘及分洪閘)加高加固;南拒馬河左堤及新蓋房分洪道左右堤堤防與樞紐連接部分建設;管理設施,管理所改建等;景觀綠化,管理範圍內綠化等;物聯網,建設物聯網系統,與整個雄安新區物聯網系統銜接。
(5)府河新區段河道綜合治理項目。項目選址位於府河新區段,西起雄安新區邊界,東至安新大橋老橋段,承接府河河口濕地水質凈化工程處理後的出水,進一步改善入淀水質,為進一步削減入淀污染負荷、降低國控斷面水質達標壓力創造條件。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對府河新區段16.3公里河道(含淀內段)實施綜合治理,一是河道疏通工程,拆除阻水圩堤2處,改建鄉村道路橋樑5座;二是清理處置河道垃圾、漂浮物等1.5萬立方米;三是清理處置河底淤泥15.7萬立方米;四是開展生態修復,因地制宜建設河流小型濕地7處,護岸3.1公里,種植挺水植物;五是構建包括雨情監測系統、水文監測系統、水質監測系統、視頻監控系統等。
(6)孝義河新區段河道綜合治理項目。項目選址位於孝義河新區段,南起雄安新區邊界龍華鄉思鄉橋,北至同口鎮豐收橋,承接孝義河河口濕地水質凈化工程處理後的出水,進一步改善入淀水質,為進一步削減入淀污染負荷、促進淀區水質達標創造條件。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對孝義河新區段6.4公里河道(含淀內段)實施綜合治理,一是清理處置河底淤泥6.7萬立方米;二是開展生態修復,因地制宜建設河流生態節點濕地1處,護岸4.3公里,種植挺水植物;三是構建包括雨情監測系統、水文監測系統、水質監測系統、視頻監控系統等。
(7)容城截洪渠二期工程(泵站)。容東排澇閘站位於截洪渠入白溝引河河口處,為閘泵結合的綜合樞紐。泵站排澇設計流量為50m³/s,裝機功率3150KW。包括雄安新區容城截洪渠二期工程泵站的採購、施工等全過程的承包。並對其所承包工程的質量、安全、費用和進度負責。
(8)新蓋房分洪道堤防加固和治理工程的左堤新蓋房樞紐至榮烏高速段。左堤起點位於大營鎮東陽村南,終點位於大營鎮高莊村東南側,樁號為ZD0+000~ZD4+400,堤線長約4.4km。對現狀堤防加高培厚,堤防級別為1級,防洪標準為100年一遇。
以上項目建設內容應按照雄安新區關於智能城市建設的相關要求,需充分考慮數字化、智能化。以大數據和區塊鏈為基礎,全過程產生的建築信息模型(BIM)數據需統一接入新區城市信息模型(CIM)管理平台;通過區塊鏈資金管理平台對本項目的全過程資金進行管理,落實雄安新區關於建設者工資保障等相關規定。
2.招標範圍
雄安新區白溝引河右堤防洪治理工程等八個項目施工過程中全程同步按要求進行質量檢測,並在項目竣工驗收之前完成竣工質量檢測,出具質檢報告,所有成果文件應符合國家、省及雄安新區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標準的要求。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Pilium8B8wMrh2LiQG7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