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網友提問,為什麼有人說退休收入比養老資產更靠譜?對此,我們引用一位社保專家的話來回答:「養老金實際上就是當你被騙的一無所有,每月仍然會按時給你的生活費用」。退休金收入可以一直保住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養老資產的價格是有波動性的,未必能依靠它幾十年。
先講一下養老金的好處。按照我們《社會保險法》的規定,到達退休年齡以後,養老保險累計繳費滿15年,就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待遇。領取養老金的最大好處是養老金能夠供養到我們去世為止,能夠有效避免長壽的風險。養老金是有國家信譽做為擔障的,是可以長期穩定運行下去的。
按照《社會保險法》的規定,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收支困難時政府予以補貼。這個補貼可以是國家財政補貼,也可以變賣國有資產,還有就是將國企的紅潤來補貼養老金。資料顯示,在2018年國家補貼養老保險基金,一年超過1萬億元,占2018年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5.01萬億元的20%以上。
而且養老金是可以長期穩定獲得的,一方面,退休工資的收入是年年遞增的,從2005年至今已經15連漲,明年估計還要16連漲。只不過在2015年前養老金是兩位數上漲,之後少幅在5-5.5%。不少老年朋友的養老金從過去幾百元錢,漲到現在三四千元錢,晚年生活有了極大的保障。
另一方面,新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是跟社會平均工資掛鉤的。主要待遇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基礎養老金是按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的一定比例掛鉤。而個人帳戶養老金是繳費年限和平均繳費檔次的因素掛鉤。再按照一套標準的公式計算出來的。所以說,養老金是非常穩定可靠的。
而養老資產就不同了,人們一般對用養老資產來安度晚年總是不太放心。第一,養老資產很可能會出現貶值。如果按現在物價每年5%左右的貶值速度。即使你有100萬存款,10年後只值50萬了。如果你持有房產,現在估值200萬/套,10年後房價若是跌去一半,資產只剩下100萬,所以持有養老資產的不確定性太大。
第二,養老資產管理起來也比較麻煩。有些老人擁有多套房產,準備靠房子養老。但是上門索要房租,比較麻煩。而且想拋售房產變現也很難,如果想要投資理財也要學會相關知識,這對於老年人來說不僅是比較麻煩,而且收益也很不穩定的。
第三,養老投資很容易被人騙了,最終很多人慾哭無淚,兩手空空。近些年,一些老年朋友拿了大量資金去買了線上線下的理財產品,希望獲得高收益,結果弄得血本無歸。所以,養老資產要管理、防受騙,而養老金卻始終源源不斷流進來。所以,人們更傾向於獲得養老金。
不過,在我們身邊周圍,一般老年朋友既領著一筆養老金生活,又有一些養老資產去打理。養老金作為老人們平日開銷用度,同時,養老資產的投資收入,老人們把它用於旅遊、補貼子女的生活等。其實,老年朋友在領著一筆退休金後,如果身邊還有一筆自己的養老資產錦上添花,那才是更好、更完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