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可·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全名Michael Rubens Bloomberg。1942年2月14日出生於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彭博有限合夥企業和彭博慈善基金會創始人、聯合國氣候行動特使,三度出任紐約市長。
近日,麥可·布隆伯格已經表示將參加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因為他實在看不下特朗普繼續當總統,他有這個實力,他是紐約市最成功的市長,也遠遠比金毛有錢,下面看看他白毛起家的傳奇歷史吧。
他是送奶工的兒子,出身貧寒,父親早逝,他靠著打工賺來的每周3.5美元,讀完了大學;
他曾一周工作6天,每周12個小時,一做就是15年;
好不容易熬出頭,成為證券公司合伙人,他卻在39歲時被掃地出門,一無所有。
面對這一切人生中的困難,他始終記得媽媽教他的一句話:
「盡你最大努力做你能做的事,然後繼續做下一件事。」
就這樣,他擦乾眼淚重新出發,創立了彭博社,並因此走向億萬富翁之路。
他就是麥可·布隆博格,以555億美元(約3800億元)身家排名2019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9位!
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說說他的故事。
送奶工的兒子
18歲喪父
靠打零工讀完大學
1942年,布隆博格出生於美國波士頓,父親是一家牛奶公司的書記員,也曾做過送奶工,母親是家庭主婦。
一家人的生活支出,完全是靠父親一個人微薄的工資,所以生活過得很艱難。
布隆博格曾在一次採訪中說,他小時候一直就想去一個公園,和媽媽說想去玩,但媽媽一直沒帶他去。
因為這個公園是要門票的,當時一家人除了吃飯生活,真的一點余錢都拿不出來。
在這種環境下,布隆博格只能努力讀書,幸虧他為人聰明且勤奮,17歲就考上了著名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然而天有不測之風雲,在他18歲那年,父親就因病去世了,一家人頓時失去了生活來源。
面對變故,布隆博格的母親卻沒有抱怨,她自學各種技能,然後外出工作,供布隆博格和妹妹繼續讀書。
她經常告誡孩子的一句話是:「盡你最大努力做你能做的事,然後繼續做下一件事。」
這一句話深深影響了布隆博格,因此後面他一直都是用這種態度應對人生起伏。
父親去世,他就跑去打工,代客泊車,每小時只能賺3.5美元。他曾趁著暑假,跑到一家房地產中介打工,雖然是臨時工,卻每天最早來到公司,6點半,雷打不動。在上班之前,他已經整理好客戶們所需要的房源,也對自己一天的工作做好了準備。當正式員工們陸陸續續過來上班的時候,他已經接到了無數通急著租房的客戶打過來的電話,並約好了時間一起去看房。這就是母親給他的教誨,他也深信這個道理:越努力,撞見的機會越多;越努力,就能做得越好——成功的秘訣,僅此而已。
就是這樣,他完成了自己的學業,讀完了本科就到哈佛讀碩士,還拿到了哈佛大學的MBA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畢業之後,24歲的布隆博格就來到紐約一家小交易公司工作。每天工作12個小時,一干就是15年
39歲卻被掃地出門
雖然布隆博格出生名校,但華爾街畢竟是華爾街,這裡彙集了來自全世界的人才,而且他沒有多少投行經驗,只能到當時還比較小的所羅門兄弟公司工作。
作為這家小公司唯一一個哈佛畢業生,布隆博格並沒有得到多少「優待」,他被安排到一個沒有空調的地下室,數債券和股票憑證。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這是一份「奴隸一樣的」苦差事。
但他並沒有因為不滿意而自暴自棄,他接受了這個安排,並儘自己最大努力去完成,經過他手的債券和股票憑證不僅帳目分明,而且分門別類整理得非常清楚。
3個月後,他被晉升到購銷部,年底又被安排到交易大廳,成了一名薪水不低的真正「職員」。
成為正式職員之後,他也沒有放鬆,繼續自己「努力到底」的信念,每天工作12個小時,一周上6天班,一干就是15年。從24歲到39歲,他一直在這家公司拚命工作,每天都來得很早,僅僅比老闆來得晚一點;
每晚都很晚走,僅比公司的一個高級合伙人約翰·古弗蘭德要早。
他曾說,自己最喜歡的時間就是周日晚上,因為這意味著他睡醒之後就能去上班了。
他的努力和天賦,讓他在職場中脫穎而出,他是全公司業績最好的員工,僅僅第6年,他就成為了公司的合伙人。
但在39歲時,在他進入公司的第15個年頭,他卻被公司掃地出門。
多年來他沒想過離開公司,一直處處為公司打算,卻被人一腳踢開,這種痛苦真的讓人心碎。
這到底發生了什麼?
被辭退後無奈創業
最後拼出3800億身家
原來,在進入公司第12年的時候,布隆博格出於公司的利益,為公司提出了不少建議。這些建議,在事後都被驗證是可行的,但老闆卻並不認可。
不僅如此,老闆還覺得布隆博格想奪他的權,但因為布隆博格是合伙人之一不能被裁,於是只能撤掉了布隆博格原有的職位,將其調到最冷清的計算機部。
但布隆博格並沒有自暴自棄,他依然對公司忠心耿耿,他就在計算機部繼續自己的事業。沒想到,這卻改變了自己的一生。
當時華爾街還很原始,數據和信息採集完全是靠人工,不僅不準確還非常滯後。
大公司有錢有資源,能請來數學家和程式設計師來開發自己的內部計算機系統,但對於那些中小企業而言,一個可靠的計算機系統非常有必要。
布隆博格被發配到計算機部後,就要負責公司內部計算機系統搭建,經過長時間的鑽研,他發現自己公司有錢搭建計算機系統,但華爾街很多小公司都做不到這一點。
於是,他向老闆提出建議:
我們乾脆開發一種金融信息終端機,改變華爾街當時靠人工更新信息的局面,一定很有前途!
老闆本來就不喜歡他,而且覺得自己的公司是做投資的,搞這種東西根本就是不務正業,很乾脆就拒絕了他。不僅如此,老闆還趁著公司和另一家公司合拼的機會,廢除合伙人制,並解僱了他。
從24歲到39歲,布隆博格人生中最好的15年都獻給了這家公司,而且一直對公司忠心耿耿,卻被掃地出門。
而且他當時年近40歲,在人生即將走到巔峰的時候被人從高處一把推了下來,這種痛苦如果不是親身經歷,其他人恐怕很難明白。
面對這一變故,布隆博格也消沉了一段時間,他實在想不懂,為什麼自己對公司那麼忠心,每天努力工作,自己怎麼就被解僱了呢?他每天借酒消愁,直到快1個月後,他才重新振作起來,因為母親的教誨重新呈現在他的腦海中:
盡你最大努力做你能做的事,不抱怨,去改變!
他擦乾眼淚,決心證明自己:你說我的想法去錯的,我就去證明給你看我是對的!
他拿著自己的一點積蓄和公司的賠償款,開了自己的公司,按照自己的想法打磨出一款產品:
能全面搜集證券數據,大家可以從中選擇自己想要的信息,並且還提供人人都會操作的計算機軟體來分析這些信息...
這就是改變股票歷史的——彭博終端機。
簡單來說,這就是同花順、萬得這些軟體的鼻祖。
布隆博格和他設計的彭博終端機想像一下,當時的人炒股,只能用筆記錄相關的數據、畫走勢分析圖。
有一台機器突然出現在他們面前,自動生成走勢曲線,實時呈現市場動態,還可以記錄每一筆交易,他們怎麼能拒絕?
布隆博格的努力和堅持,得到了回報,他的彭博終端機一面世就一掃而光,成為了華爾街交易員的標配。
1982年,布隆博格創業僅僅1年後,美林證券就以3000萬美元的天價收購了其30%的股份。
就這樣,布隆博格走上了億萬富翁的道路,他後來又進軍媒體界,彭博社是當今世界最有權威性的財經媒體之一。
2019年,他更是以55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800億的身家,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排行第10。
有誰能想到,這是一個39歲被掃地出門,被迫創業的人所做出的成績?
「生活是一種妥協,但我從不向後看」
說起布隆博格的故事,很多人都說他很幸運:
如果不是得罪了老闆,被調到計算機部工作,他就不會產生髮明彭博終端機的設想;
如果不是被掃地出門,他可能會繼續在那家公司工作,而不是自己創業。
連布隆博格本人都說:
「如果當時我前一家公司沒有被人買走,我就不會被趕出門,就不會有下海創業、自己做自己老闆的想法。可能會踏踏實實就做一個股票經紀人,一個金牌交易明星,也就僅限於這樣。」
但如果你真的覺得布隆博格的成功只是靠運氣,那你就錯了,就像著名演員章子怡說過的一句話那樣:
「我那運氣給了你,你受得住嗎?」
就拿布隆博格來說,他被人雪藏,調到了計算機部,一般人可能會覺得,我是老臣子,對公司有貢獻,憑什麼要這麼對我,然後自暴自棄。
但布隆博格還是兢兢業業地工作,然後才發現做一款信息終端大有前途;
他被人裁員,所以才想著自己創業,但當時他已經快40歲了,不少人40歲被裁員,就只會哭哭啼啼、自暴自棄,有多少人能堅強地自己創業?
但布隆博格做到了。
這一切,換成是你,你能做到嗎?
運氣,是強者的謙辭,是弱者的藉口,你要選擇成為哪一個?
正如布隆博格說過的那樣:
「生活是一種妥協,但我從不向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