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話、鄉愁、擁抱,都漸行漸遠了

2019-08-03     麥穗小魚

文/麥穗小魚(原創)

​距第一屆中國好聲音已經8年了,距2006年畢業已經13年了,距第一次聽到《忘情水》已經22年了,距最後一次陪孩子睡覺已經快3年了,距毫無顧忌地說真話已經30多年了,距和老爸老媽的最後一次擁抱已經5年了。

——麥穗小魚說

那個敢說真話的自己,再見了

小時候,我們看到不好的事情,總會口無遮攔的說出來。爸媽經常為此批評我們「小孩子,不要亂說。」因為,我們亂說的真話,讓他們為難了、難堪了。

於是,那時候的我們經常委屈的不行。心想,明明我說的是真話,為什麼總遭到大人們的批評呢?老師不是經常教育我們要做個誠實的孩子嗎?

慢慢的,我們長大了,進入了社會,才發現說真話有時候不討喜了,甚至會讓自己四面楚歌。

所以,我們把真話留在了心底。學會了說一些他們喜歡的話,說一些迎合他們心思的話。

原來說違心的話真好,可以讓自己左右逢源。

真話行不通,假話能通行。這個社會怎麼了?

後來才明白,這個社會的規則變了,早已不是我們小時候認為的說真話才是好人。

小時候,天真的我們認為:說正確的話,才會惹人愛。

長大後,殘酷的現實告訴我們:正確的說話才會受歡迎。

巴金說過:

「一個美國人敢站出來說真話,因為他知道身後有千千萬萬個美國人用行動支持他;一個中國人不敢站出來說真話,因為他知道周圍的同胞會默默地與他保持距離。」

別看,說正確的話和正確的說話只是變動了一個字,涵義卻截然不同。

說正確的話,言下之意就是說真話。這是小時候爸媽給我們定下的規則。

正確的說話,意思就是「會說話」。這是醜陋的社會為我們定下的規則。

因為,聽到的、看到的和自己親身經歷的都讓我們深知禍從口出。所以,我們變得三緘其口了,變得會說迎合拍馬的話了。

記得,近兩年紅的發紫的李誕說過:「說真話會少賺很多錢。」

為了多賺點錢,我們還是少說點真話,別不知好歹了。

畢竟,沒有人跟錢過不去。

那個充滿歡笑的家鄉,回不去了

第一次聽到《出城》是在《中國好聲音》的舞台上,瞬間就被歌詞打動了。

這首由李宗盛、公路作詞的歌曲真的把我聽哭了。李宗盛總能把一般人看起來微不足道的故事,用最平凡的語言和最細膩的感情寫出來給我們聽。

終於路過

你不止一次提起的

父輩們叫做家的城

像許多拆了又蓋的老地方

已無從追索它當年的模樣。

說真的,我覺得這歌詞比余光中的《鄉愁》更能擊中人心。

怎麼總以為想什麼時候回去就什麼時候回去的家鄉也蓋起了高樓,他們用老磚鋪滿了原是充滿泥土味的鄉間小路。

若有人用鄉音呼喚你,你會不曉得回頭吧!

那個老人靠著牆根兒曬太陽的畫面再也不會出現了,那個下河摸魚,上山摘棗的家鄉再也回不去了。

所以,你會偶爾回憶起兒時和小夥伴們嬉鬧的時光吧!

你也會偶爾看著發黃的舊照片心生傷感吧!

那個曾經溫暖的擁抱,久等了

「是不是我們再撒撒嬌,你們還會把我舉高高。」

「是不是我們不長大,你們就不會變老。」

小氣候,媽媽的懷抱就是我們的整個世界。爸爸寬厚的肩膀就是我們的遊樂園,留著了無數的歡笑。

「你說最近常想起我的小手和小腳,小手長大後,再也沒有跟你要過擁抱。」

還記得,你和老爸老媽的最後一次擁抱是什麼時候嗎?

考上大學的時候?結婚的那天?

很久很久了吧!

父母總是老的很快,不經意間,皺紋爬滿了額頭,鬢角染起了白髮,背也開始駝了,行動也不便了。

我們總以為來日方長,可是哪裡有什麼來日方長。

如果一年之中你可以陪父母7天,餘生你還能陪他們多久?

可即使是這樣,我們還經常惹他們不高興,把不好的情緒都甩給他們,爸媽就這樣成為了我們的出氣筒,不吭一聲。

你有沒有發現,父母對我們的愛越來越小心翼翼了,生怕有什麼地方做的不好讓我們不高興。

這就是我們的父母,對子女的愛不求任何回報。他們給予孩子的愛可以偉大到永恆,也可以卑微到塵埃里。

有句話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

我們給父母的擁抱太少了,讓他們久等了。

下一次擁抱,

或許,是在他們再也動不了時。

或許,是在他們說了再見,便和我們再也不見時。

最後,還是用《萬恩千愛》里的那句歌詞結尾吧

—是不是我們不放手,下輩子還能遇到?

—是不是我們不放手,下輩子還能遇到?

—是不是我們不放手,下輩子還能遇到?

友情提示:

覺得好,請關注,不然會把我弄丟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PgaUfm0BMH2_cNUg9sy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