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回購操作結束「29連停」並下調利率20個基點

2020-03-30     新京報HI財經

新京報訊(記者 程維妙)據央行官網3月30日消息,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當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5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2.20%,上次中標利率為2.40%。此前,逆回購操作已連續29個交易日暫停。

上一次逆回購利率下行是在2月3日,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2萬億元逆回購操作。其中,央行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購中標利率分別為下降10個基點至2.40%、2.55%。2月17日開展的2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也下調了10個基點。二者帶動2月20日報價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行。業內人士認為,在疫情影響下,「降息」有助於緩解部分地區和企業的融資成本。

3月的MLF利率和LPR均與上次持平。不過在全球主要經濟體央行重啟量化寬鬆政策背景下,考慮到對沖疫情的需求和中美利差的空間,不少業內機構預計,隨著我國CPI漲幅回落,我國貨幣政策仍有較大空間。

上周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強調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重點是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表示,「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意味著未來LPR仍有下行空間,而「疏通傳導機制」也意味著融資成本下行不能僅依靠下調MLF來解決,也需要商業銀行降低對短期利潤增長的過高要求,向實體經濟讓利。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在銀行負債中,企業和居民部門存款占60%以上,如果想降低實體融資成本,那麼要銀行負債成本降低,降低存款基準利率是首選,通過銀行負債成本下降,可以通過LPR新機制繼續引導LPR下行。4月中上旬或成下調政策利率及存款基準利率時間窗口。

新京報記者 程維妙 編輯 陳莉 校對 王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P_lmKXEBfwtFQPkdcEC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