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偽影(Artifacts)是指原本被掃描物體並不存在而在圖像上卻出現的各種形態的影像。偽影大致分為與患者有關和與機器有關的兩類。本文通過一個病例,帶你了解顱內異常信號——偽影。
作者:李張霞,延安大學咸陽醫院神經內科
本文為作者授權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病例簡介
患者,女,77歲,主因「右側顏面部麻木8天」入院。既往史:「腦梗死」病史5年,遺留言語不利。有「高血壓病」、「冠心病」史,「下頜不自主抖動」10餘年。家族史無。查體:言語不利,右側面部淺感覺減退。
圖1
雙側基底節區的異常信號,您做何判斷?
圖2
結論:偽影(患者長期佩戴假牙,磁共振檢查時未摘除)
何為磁共振偽影?
磁共振偽影是指在進行MRI掃描及信息處理過程中由於多因素的影響產生人體本身圖像中並不存在的信息,表現為圖像變形、重疊、缺失、模糊等[1]。研究顯示[2],與磁共振圖像偽影相關影響因素主要包括磁場及射頻不勻、體內植入物等。磁共振偽影可使圖像質量下降,甚至掩蓋病灶,致使漏診及誤診。
磁共振偽影常見的有運動偽影、金屬偽影、化學位移偽影、流動偽影等。金屬偽影在磁共振偽影中較為普遍。金屬偽影在磁共振成像中以3種形式出現:(1)金屬周圍信號丟失;(2)金屬周圍有高信號環;(3)在頻率編碼及層面選擇方向出現物體幾何變形。金屬偽影的大小與金屬物體的數量、大小以及磁化率呈正相關,鎳鉻合金與鈷鉻合金為鐵磁性金屬,純鈦、金合金為非鐵磁性金屬,鐵磁性金屬磁化率強,MRI檢查時會嚴重干擾圖像,形成較大偽影,非鐵磁性金屬的磁化率低,磁場均勻性並無大的改變[3]。
口腔固定金屬假牙材料主要為合金,加上有鋼絲固定,會導致磁場不均勻及磁場變形。局部強磁場可使金屬假牙周圍出現一圈低信號「盲區」,其邊緣可見周圍組織呈現的高信號環帶,以及圖像出現空間錯位而嚴重失真變形,從而影響圖像質量,干擾臨床診斷。
血管內介入材料主要包括:
血管內支架的材料主要為生物可降解材料,主要包括聚合物材料、鐵合金、鎂合金、鋅合金,其中鎂合金材料是目前可降解支架研究中的常用材料。金合金材料為非鐵磁性金屬,對磁場的干擾小,不會影響圖像質量。
當前使用的彈簧圈的材料是鉑金、鎳鈦合金及生物可溶解性降解材料製成,並不是所謂的「鐵磁性」金屬,所以可以進行磁共振檢查。
運動偽影
(註:圖1-15均來源於參考文獻[4-10])
由病人(自主或不自主)運動或血管波動性流動而造成的。
圖3 不自主運動偽影及使用螺旋槳技術的圖像。a 為常規 T1 FLAIR 增強矢狀序列的成像結果,懷疑血管搏動偽影;b 為 T1 FLAIR 螺旋槳技術掃描圖像得到糾正。
圖4 自主運動偽影及使用 Propeller 技術的圖像。a 為隨機自主運動造成圖像模糊;b 為使用 Propeller 技術掃描圖像得到糾正。
磁化率偽影及金屬偽影
出現在不同磁化率物質的交介面,局部磁化率不同導致局部磁場環境變形,表現為圖像變形或明顯異常高/低/混雜信號,在不同層面上偽影位置往往改變——「會走動的偽影」。體內或體外的金屬物質特別是鐵磁性物質可造成局部磁化率發生顯著變化,出現嚴重的磁化率偽影。
圖5 椎體固定杆
圖6 金屬假牙
圖7 右側上頜鎳鉻合金固定假牙偽影
體內植入物偽影
圖8為顱內大動脈動脈瘤彈簧圈栓塞術後3.0磁共振圖像(圖片來自南京鼓樓醫院)
圖9 腦脊液引流管OAxT2 Flair
圖10 宮內金屬節育環OSag T2 fs FSE
圖11 脊柱內固定OSag T1 FSE
圖12 跟骨骨折內固定OSag T2 fs FSE
以下為髖關節術後10年疼痛1年的患者。A、C、E分別為髖關節術後常規序列冠狀位 T1WI/T2WI和軸位 T2WI,可見明顯金屬假體偽影。(如圖13)
圖13
流動偽影
腦脊液流動偽影見圖14;顱內動脈瘤流動偽影見圖15。
圖14
圖15 右側頸內動脈海綿竇段動脈瘤。同一病例,SE序列橫斷面T1WI()和 T2WI()顯示前後相位編碼方向上的流動偽影,且T2WI較 T1WI上所顯示的偽影更為粗大、明顯。圖3 ~ 6右側大腦中動脈水平段動脈瘤。同一病例,橫斷面 SE序列 T2WI()、 FLAIR序列()、GRE序列()和3DTOFMRA()圖像。FLAIR序列和 GRE序列圖像上相位編碼方向的流動偽影強度大於SE序列T2WI;3DTOFMRA圖像明確顯示右側大腦中動脈水平段囊狀動脈瘤的存在。圖頸內動脈虹吸段動脈瘤。同一病例, 增強前、後 SE序列矢狀面 T1WI, 增強前T1WI僅顯示流動偽影所致的中腦信號模糊(),增強後 T1WI明確顯示前後相位編碼方向上粗大的流動偽影()
偽影導致磁共振圖像失真、變形、缺失等,嚴重干擾臨床診斷。如何降低偽影成為MRI亟待解決的問題。減少偽影的三種方法:
事先預防:(1)調整好系統,(2)病人篩選,(3)合理掃描參數設置。
在數據採集時抑制或減少偽影。
通過重建或後處理糾正:(1)均勻性矯正,(2)CLEAR,(3)運用過濾裝置。
支架後是否可以做磁共振檢查?
多數人認為支架後不能做磁共振檢查,具體原因:(1)支架是金屬,在磁場下會移位;(2)金屬的支架在磁場下會發熱。而事實上,非鐵磁性金屬並不會被磁場所吸引,就更談不上移位了。體外研究中多數金屬支架會在磁場的作用下發熱,部分溫度會升高1度以上,但多數學者認為體內流動的血液會帶走部分熱量,輕度的溫度升高並沒有不良影響。
2019年國際心血管磁共振學會中國區委員會和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心血管磁共振分會組織國內本領域專家編寫的《心血管磁共振成像技術檢查規範中國專家共識》 認為[11],體內存在非磁性或弱鐵磁性的顱內動脈夾、人工耳蝸,可使用場強為1.5T(含)以下設備進行掃描。幾乎所有市面上的冠狀動脈支架產品對於MR掃描均屬安全,可在3.0T(含)以 下MR設備上進行掃描。對於體內存在弱磁性動脈支架者,建議在術後6周再行MR掃描。人工心臟瓣膜移植術和瓣膜成形環術後患者任意時間均可在3.0T(含)以下 MR掃描儀中接受MR掃描。
參考文獻:
[1] 湯夢月,張小明.MRI體部常見偽影及對策[J].放射學實踐,2016(2):141-144.
[2] 牡丹,田傳帥,余鴻鳴,等.3.0TMR多源射頻發射技術在房顫患者心臟電影磁共振檢查中的應用[J].醫學影像學雜誌,2015,25(11):2036-2039.
[3] 李文晉,牛金亮,朱莉,等.2種磁共振去偽影技術在不同材料金屬烤瓷冠成像中的比較[J].華西口腔醫學雜誌,2019,37(1):66-69.
[4]舒嘉儀,鄭敏,葉華山,等.磁共振運動偽影的分析及其對應策略[J].醫學影像,2018,18(102):244-246.
[5]胡軍武,馮定義,胡麗麗,等.磁敏感性偽影的產生及抑制技術探討[J].現代醫用影像學,2003,2(12):21-23.
[6] 鄧承健,何衛紅,范錕,等.金屬假牙對頭部磁共振成像的影響及其處理方法[J].影像與介入,2012,8(9):104-105.
[7]高利臣,袁遠,易甜,等.螺旋槳技術對磁共振成像中金屬固定假牙偽影的改善作用研究[J].華南國防醫學雜誌,2015,29(1):19-22.
[8] 陳克敏,潘自來,姚侃敏,等.磁共振檢查以及體內植入物的安全性[J].影像質控與安全,2014,20(5):430-434.
[9]胡立,孔祥闖,許偉華.去金屬偽影序列syngoWARP在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後磁共振成像中的應用[J].臨床放射學雜誌,2017,36(12):1878-1882.
[10] 張勇,程敬亮,任翠萍,等.顱內動脈瘤流動偽影在不同MR序列上的表現差異[J].實用放射學雜誌,2008,24(2):148-151.
[11] 國際心血管磁共振學會中國區委員會,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心血管磁共振分會.心血管磁共振成像技術檢查規範中國專家共識[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19,35(2):161-169.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P_QrH2wBmyVoG_1Z4I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