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米飯7元?海底撈和西貝等餐飲店調價了?杭州的店家這麼說

2020-04-08     都市快報

最近,一則「海底撈漲價」的消息上了微博熱搜。據說,有北京的網友發現,近期海底撈和西貝莜麵村等餐飲品牌,都在悄悄漲價:「海底撈一片土豆1.5元,一碗米飯7元」、「西貝的外賣菜單,土豆條燉牛肉80了,酸菜封缸肉80多」……

那麼事實究竟如何?杭州的海底撈和西貝莜麵村的情況是怎麼樣的?記者今天趕到門店進行了解。

杭州海底撈:部分不耐存儲的食材價格有所上漲

在海底撈慶春路店裡,已經是下午3點左右,等位區已經空空蕩蕩,大廳里還坐著近10桌客人在用餐:「以前正常的時候,這個時間點,起碼還有一半的桌子是有客人的。」店裡一位負責人透露,受疫情影響,杭州海底撈一直到3月13日才開始恢復營業,目前也對就餐人數有所限制,堂食還沒恢復到正常水平。

就餐區空空蕩蕩

對於網上流傳的漲價。門店有關負責人表示確有其事。3月中旬左右總部統一調整了菜單價格,杭州門店涉及的品類大概在15%左右,主要集中在一些生鮮菜品,例如招牌蝦滑(整份)從58元上漲到62元,明蝦(整份)從92元上漲到96元,土豆(整份)從22元上漲到24元,自選小料從9元/人上漲到10元/人。受豬肉價格上漲影響,店裡漲幅最大的是現炸小酥肉,從以前的32元/份上漲到44元/份。


菜單價格

而各款鍋底、牛羊肉以及飛餅炒飯等著主食,價格並沒有變化。

海底撈總部:價格調整在6% 自提有優惠

隨後,海底撈總部給記者發來了這次調價的總體情況回復。據介紹,目前海底撈各家門店復業桌數、接待顧客數量均有所限制,員工也無法滿員工作,人力成本加上部分食材成本上漲,海底撈決定調整門店部分菜品的價格。公司整體菜品價格調整控制在6%,各城市實行差異化定價,由門店按照地理位置、當地消費水平等因素對不同菜品綜合定價。

在微博上,吐槽海底撈漲價的用戶比比皆是。有網友表示,最近兩個人就吃了344元,而在疫情以前算上折扣,兩個人消費不到200元。

針對這一說法,海底撈總部也做了回應:現在顧客消費習慣發生改變,以往以家庭、聚餐形式為主的多人用餐轉變為單人或兩人用餐,客單價的人均支出在消費者端感受上也會有所增加。比如,兩人餐火鍋,鍋底和點餐的人均成本正常情況下會高於五人餐。

此外,海底撈方面還表示,門店推出了自提業務,通過海底撈線上渠道或現場下單,顧客自提可享有6.9折至8.5折不等的折扣。

西貝:調價發生在年前 目前沒有上漲的計劃

除了海底撈,西貝莜麵村也成為網友吐槽漲價的品牌之一。有網友在網上說:「本來以為海底撈漲價漲得有點多,轉眼看了下西貝的外賣菜單,土豆條燉牛肉80了,酸菜封缸肉80多。」


今天,記者又來到位於西貝莜麵村武林銀泰店了解情況,門店放著新品介紹「牛扇子骨108元/500g,牛脊骨79元/500g,牛脖骨76元/500g……」收營員表示,2019年年底有一次調價,今年以來價格沒有變過,至於網上的漲價說法,這位收營員笑著說:「那他可能很久沒來吃過了吧。」

菜單價格

另外,抖音上還有4月7日晚,西貝公關總監于欣做出的回應:西貝最近一次價格調整是在2019年12月,價格已於今年1月1日前全部在菜單上體現。上一次漲價是受原材料供應商價格影響。疫情期間西貝沒有漲價,並且短期內也不會漲價。


疫情期間成本壓力導致價格上漲 杭州餐飲想漲比較難

海底撈的漲價也引發爭議。支持者認為,眼下成本都在漲,再加上疫情受到巨大損失,「海底撈有漲價的權利,吃不吃是你們的選擇」。而反對者的聲音是,工資沒漲,消費卻漲了,不可思議。

海底撈慶春路店的相關負責人說,疫情以來,來店消費的顧客明顯有所下降,工作日期間基本都不用排隊等位,周末顧客有所增加,但對客流又有限制:「最多只恢復了八成業績。」以前,這家店的營業時間會做到第二天早上7點,現在到了凌晨兩三點,店裡就沒有顧客了。

不過,更多的杭州餐飲企業,儘管面臨各種成本壓力,卻並不敢輕易打折,有些還在推出各種促銷活動。像浙江西子賓館推出牡丹亭套餐特惠價;蟹屋近期推出了活蟹的限時折扣;觀芷隱軒有預存若干費用享受免單的活動等。

「杭州的餐飲企業普遍不敢漲價。」有杭州餐飲界的業內人士表示,杭州的消費者一向對餐飲價格比較敏感,像外婆家、新白鹿、弄堂里、老頭兒油爆蝦和綠茶這些大眾餐飲都按兵不動,餐飲業漲價的可能性很小,只有一些針對高端特定人群的私房菜等,可能會出現一些價格上漲,普通消費者不用過於擔心。

本文攝影 程超

記者 程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PXepWnEBnkjnB-0zERq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