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悟故事:婆提老者,本來是富翁,善有善報

2020-07-01     善知

原標題:開悟故事:婆提老者,本來是富翁,善有善報

婆提老者

佛陀在世時,有一則公案:一天黃昏,波斯匿王來到佛陀講經說法的祇樹給孤獨園拜訪佛陀。佛陀看到波斯匿王灰頭垢臉、全身都是灰塵,就問:「國王,你從哪裡來?為什麼全身都是塵土?」

波斯匿王回答:「佛陀,我從婆提老者家裡來。這位老人過世了,家產沒有人可繼承,所以必須歸入國庫,我專程去清點他的財產。光是黃金就有八萬斤,其餘的就不用說了。佛陀,您能想像他的財產有多少嗎?」

佛陀說:「可惜,真的很可惜啊!」

波斯匿王問:「佛陀,您看!這位婆提老者,他孤單一個人,平時為人吝嗇,生活很寒酸,住的環境不好;穿的衣服也很破舊;吃的東西更不用說了。他囤積了很多財產,現在卻兩手空空地走了,家財一分一毫也沒帶走。佛陀,依您的慧眼來看,他舍了人身之後,往哪裡去了?」

佛陀說:「他已墮落在啼哭地獄!」

波斯匿王聽了搖頭嘆氣說:「他那麼有錢,死後卻墮入啼哭地獄,那豈不是一天到晚都在那裡痛哭了!」

佛陀又說:「對!所以我說很可惜啊!」

「可是婆提老者有這麼多財產,應該是很有福報的,為何要過刻苦寒酸的日子呢?死後又為什麼會墮入啼哭地獄呢?」波斯匿王問。

佛陀說:「他的財富確實是他的福報,是他過去生中所造的福──在很久很久以前,辟支佛在世的時代,有一位務農的地主。有一天,他看到一位辟支佛出來托缽,正好走到他家門口,他一時心歡喜就供養飯食,向辟支佛說:『若有需要,以後再來我都會布施給您。』因此,辟支佛有時也會再去向他托缽。」

「過了一段時間後,這位地主心中起了慳吝之念。覺得:『為什麼要把吃的東西供養出家人呢?我可以把這些食物留下,奴僕也可以吃!』生起慳貪、後悔之心後,他就再也不肯施捨了,而且心中覺得很厭煩。」

「那位地主就是現在的婆提老者,因為他曾有布施辟支佛的因緣,所以有福;可是後來他起了慳吝貪念、後悔之心,因此雖然有福,卻不得自用。而他這輩子又沒做好事,現在墮入了啼哭地獄,心裡很後悔,所以天天啼哭。」

波斯匿王問:「難道他沒有剩下一點點福的因緣嗎?」

佛陀說:「沒有。」

「可是明明他有這麼多錢,難道就這樣了?」

「比如有人種田,田裡的稻子收割了,若不再撒種子,這畝田還會再長稻子嗎?婆提老者雖然一生很富有,但是他沒有再造福,所以沒有帶走福因。」

本來是富翁

這位長者為了找孩子,親自離家到各處去找。迷失的孩子在外過了幾十年,受盡生活的折磨。

有一天,長者看出一位乞丐就是他失蹤的孩子,他心裡著急,怕孩子又走失了,於是派人在後面拚命追,乞丐看到有人追他,嚇得拚命跑。

好不容易追到了,使者硬要拉他回去。乞丐以為是官府的人要抓他去治罪,他大聲喊著:「我沒做錯事,也沒偷東西,為什麼要抓我?」

儘管乞丐拚命抗拒,但是,長者派的使者還是硬拖硬拉地把他抓回去,帶到長者面前時,他已經嚇得魂飛魄散暈過去了。長者只好派人用水將他澆醒,然後無可奈何地放他走了。

離去時,長者又派人跟蹤他,看他過什麼日子。後來,長者故意換掉華麗的衣服,把臉和衣服塗得髒兮兮,還拿著掃帚和簸箕,跟在乞丐的後面,很有耐心地親近他。

熟悉之後,長者就告訴他:「你這樣每天辛苦地乞食,有一餐、沒一餐的,乾脆到我家工作,如果願意來,你就不用去乞食了,在我家有得吃,有得住,很安穩。」乞丐一聽非常高興地接受了。

於是,長者分派工作給他,他每天都做得很高興,不管工作粗重或繁多,他都抱著歡喜心,不斷地付出。

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長者已年老,年近命終之時,他看到自己的孩子已漸漸對人生有所抱負,於是向大家宣布,乞兒原本就是他的親生子,又說將來所有的財產和奴婢都歸於他的孩子所有。

當乞兒聽到這些話後,如雷貫耳,如夢初醒,他訝異道:「我原本一無所有,怎麼會一下子得到這麼多?」

其實,他本來就是富家之子,家財萬貫,只因一時貪玩而迷失流浪在外,才會過著艱苦的生活。

長者子長年來不知父親的一片苦心,這和我們迷失的心又有什麼差別呢?每一個人都有如佛一樣的清凈本性,有崇高的良知、智慧,而許多人卻甘願落在凡夫的境界,大家不可妄自菲薄啊!

善有善報

有一位非常富有的老人家,與妻子、兒子、兒媳以及孫子、孫媳一起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

一天,佛陀與阿難經過他們家門前。佛陀看到那金碧輝煌的大門,便對阿難說:「這家人前世種下善根,但不知今世如何。阿難,我們去看看吧!」

阿難於是叩門拜訪。這家人一見佛陀及阿難光臨,又驚又喜,連忙請他們進屋上座,又在地上鋪上毛毯,用金銀器皿端來精美飯食,虔誠地請佛陀和阿難用齋。

餐畢,佛陀對長者說:「善男子啊!你知道嗎?你們一家人前世生於饑荒年代,天降災難,人們只能在地里挖些野菜煮粥,聊以充飢。當時,餓死之人無數,哀鴻四野,不絕於耳。

那時,你們每天都只能找到一些野菜,而且一人只分到一小碗,根本無法填飽肚子。

有一天,一位求布施的僧人來了,餓著肚子的老夫婦就把自己那份野菜粥布施給僧人。兒子、兒媳以及孫子、孫媳見狀,也爭著要把自己的野菜粥布施僧人,寧願自己餓肚子。你們一家的善心有了回報,所以死後都轉生為天人。今世又生為富裕人家,過著十分安樂的生活。」

眾人聽完自家的前世因緣,更加感念佛陀的教導,於是全家人都皈依佛門,受持五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PWS1B3MBiuFnsJQVcGt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