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有一種養成叫「潛移默化」,有一種教育叫「言傳身教」,有一種責任叫「打鐵還需自身硬」。在一定意義上甚至可以說,父母和家庭決定了孩子的未來走向。
本報從即日起推出《教子故事》欄目,專門為讀者朋友講述身邊人家的家教、家風故事,以此開啟心窗,呼吸清新氣息,得到一些啟示。
本期嘉賓:
市政協委員、武漢新港漢江貨櫃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梁華忠
今年57歲的梁華忠,育有子女2人。女兒梁雪蓮,36歲,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大學,會6國語言,現在德國從事IT行業,主要研究航空管理軟體開發及相關商務翻譯工作。兒子梁源,34歲,畢業於河北經貿大學,現任武漢新港漢江貨櫃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主要從事棉花期貨、貿易及倉儲金融業務。
圖為梁華忠
「只有讀出去,才能改變受窮的命運」
我們兄弟姐妹共6人,從小生長在農村,受了很多苦。尤其是大姐,只上了半年學就回家帶弟妹,在饑饉年代裡靠糠餅、菜粥才能填飽肚子。
「只有讀出去,才能改變受窮的命運」,這是我們家族樸素的教子觀。我姐姐的三個兒女(兩子一女)在她盡乎苛責的管教下,都十分爭氣,均考取名校。當時仙桃日報曾整版報道過姐姐三個孩子的事跡,目前她的三個孩子中兩個留美、一個在北京工作。
家族小孩中作為大孩的領頭羊作用很關鍵。大姐的孩子有出息,我們幾個弟妹在教子時就有「參照」。從小,我就常拿優秀的外甥,給兩個孩子樹標杆。女兒是有樣學樣,甚至憋著一股勁兒要比表哥表姐更出色。
女兒的成長故事
印象最深的是,女兒從初中起就住讀,春節放假也躲在教室里學習。她嫌家裡人多、太吵,團年時三喊四催才回來,吃個飯又「逃」回學校。她是典型的「板凳坐得三年冷」的特別愛學習的孩子。
記得有次夏天晚上我去學校看她,她見面喊了聲爸就進了衛生間,不到3分鐘就裹著濕漉漉的頭髮出來了,見我奇怪,她解釋:「時間太緊馬馬虎虎沖一下就行了,洗澡蠻浪費時間。」……我覺得她的智商並不是很出色,她的成績就是這樣刻苦學出來的。
女兒如此勤奮,追溯原因,一是外甥榜樣帶動,二是我們從小給她灌輸的成才意識。女兒漂亮乖巧,小時候常被老師指派參加文藝活動或上台給領導獻花什麼的。我知道後,堅決反對,還為此轉過學。我認為女孩兒長得漂亮是好事,但容易因此虛榮浮躁。我一再告誡女兒,顏值是易耗品,你必須靠過硬本事才能長久立足
圖為梁華忠和他的外孫女
女兒的成長,我們幾乎沒費什麼心。但兒子有段時間卻有點調皮,他迷上了打遊戲。我很惱火,決定再忙也要抽時間管教。一次我在遊戲室里揪住了他,二話不說扒了他上衣(當時是夏天),順手摺了根細樹枝就一路往回打,一邊打一邊罵:「你是不是想不成器?將來長大了再開遊戲室害別人家孩子?!」既是罵兒子,也是罵老闆,提醒他不要這麼坑害孩子。
晚上,孩子媽媽躲在衛生間給孩子抹藥,看到滿身的紅印子,母子倆偷偷哭。我心裡難受,可裝作沒看見。我們是典型的虎爸貓媽,她做好人,我就得當惡人。兒子後來也非常爭氣,如今他在棉花行業小有名氣,受人尊重。他曾在微博上發文:我在父親的鐵拳下練就了一身銅體鐵骨,父親讓我少走了很多彎路……
現在想來,我常自責,我對孩子們嚴有餘而愛不足!
視同己出、一樣嚴管
對我們家族弟妹的小孩,我視同己出、一樣嚴管。
1999年我下海開辦棉紡廠,上百名員工的生活全指靠著著我們,所以我不敢有絲毫懈怠。幾十年來,我從不抽煙、不沾麻將,也很少喝酒。我每天忙工作,努力想做得更好。
自己嚴格自律,在子女面前就說得起話。我在家族弟兄中是老大,俗話說「長兄如父」,所以我在家裡是那種很嚴厲的形象,因此被子侄們背後稱作「大灰狼」。
「大灰狼」每次回家,外甥、侄子一大屋孩子哪怕鬧得正歡,見到我絕對瞬間安靜,再眨眼沒了人影。如今幾十年過去,這一代12個孩子個個優秀,全是憑自己本事考進名牌大學或保送出國,都正在各自領域孜孜以求。問起後輩恨不恨我曾打過他們,他們居然都很感激,「沒有大伯(或大舅)您的嚴管,哪有我們的今天?」
我們這一代努力打拚,給了子女一個基本的起點。但這絕不是終點。我多次在家庭集會上跟子侄們要求:你們現在還只是「好人」(懂事、聽話),但還不是「能人」,你們應該有更高更遠的目標,應向我們仙桃的驕傲雷軍學習,爭取從優秀到卓越,成為各自領域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