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說隋唐演義中的雙鏜無敵將伍天錫的一生

2019-11-05   萌小糸說歷史

伍天錫是小說《說唐》中杜撰的人物,小說裡面將他列為隋唐十八好漢第六名,小說中的伍天錫家族背景顯赫,出生在隋朝開國功臣伍家,並且伍家在開隋九大元老中排名第一,有著這樣強大的出生背景,伍天錫長大後的道路應該不會難走,但是伍天錫只是伍家的旁枝,是伍家主人的侄子,並不是正統子孫,同時他還是隋朝大將伍雲召的堂弟兼沱羅寨寨主,其實就是土匪頭子。小說中的伍天錫頭戴魚尾烏金盔,身穿魚鱗烏金甲,手執一對半輪月混元流金钂,胯下青龍駒,身高有一丈,一臉的黃鬍鬚,傳說兩個手臂有萬斤氣力,這大概就是小說中常用的誇張的修辭手法,正是通過這等修辭手法,我們才足以知曉伍天錫是一員武力非凡、力大無窮的猛將,每每立於陣前,就好像巨人來襲一樣,給人非同一般的震撼力。



伍天錫作為伍雲召的堂弟,當他聽說堂哥伍雲召被困南陽的時候,心急如焚,立即召集手下人手奔赴南陽營救伍雲召,在途中遇到了熊闊海,兩人第一次見面就互相看不順眼,於是就打了起來,因為兩人實力也都相差不了多少,所以大戰了半個月都還沒有分出勝負,後來熊闊海業因為有要務在身,伍天錫也急著營救堂哥,兩人遂停止了爭鬥。後來伍天錫成功就出了堂哥伍雲召,二人又遇見了熊闊海,在伍雲召的斡旋下,伍天錫和熊闊海解開了誤會。

作為小說里虛構的人物,關於伍天錫的死也是頗有爭議的,關於他的死主要有下面集中說法。

伍天錫簡介  在評書《興唐傳》中,伍天錫為了營救被困於南陽的堂哥伍雲召,在途中與熊闊海的一戰,從此三人結下不解之緣,成為了患難之交。三位好漢圍攻宇文成都是的表現十分搶眼,三人中尤其是伍天錫因此名聲大振,自然也就成為了宇文成都的眼中釘,可惜英雄遲暮,在揚州爭奪武狀元的時候被蘇定方暗箭射死。在單田芳的評書《說唐演義傳》中,伍天錫作為伍雲召的堂弟,當時還兼任金堤關總兵的伍天錫被山東起義軍大敗,後念在他沒做什麼殆事的份上大發慈悲的放了他,後來自己因為走投無路就去做了土匪。四明山之戰,十八路反王聯合起來反抗楊廣的統治,伍天錫見形勢有變,便和堂哥伍雲召以及熊闊海投奔了河北鳳鳴王李子通,與宇文成都一戰中表現出色,可惜的是在揚州不慎落入陷坑而亡。

老賊楊林心懷鬼胎,暗害忠良,想在揚州舉辦「反王奪魁大會」將天下英雄一網打盡,然而這次的比武大賽跟其他的真有點不一樣,雖然立考場,但是不椎進考場,當一行人急匆匆的來到距離揚州最近的天昌關時,知獲是這種情況的各路反王們已然明白中了楊林的奸計,有人來報說,鎮守天昌關的將領是伍天錫,伍天錫此人說了,要有本事,得與他馬走三合,才夠武舉,夠武舉才有資格進場奪玉璽,連武舉都不夠,不能進場奪玉璽,因為場小人多容納不下,所以要在天昌關這設一道關卡。話說楊林為社麼要請伍天錫來鎮守天昌關呢?

一個是因為伍天錫武藝高強,最重要的還屬伍天錫他沒保哪一家王,僅是在陀羅寨為王,沒立國沒樹旗,楊林還許諾他只要守住這關,事後的榮華富貴享之不盡,還能當個一官半爵,伍天錫想這何樂而不為,便答應了楊林的請求。然而伍天錫也有自己的打算,他假意奉朝庭之命在天昌關擋住各路反王,實則不加阻攔,放大部分早到的反王過關。然而等到了考場的時候,眾反王為了爭奪玉璽開始了較量,這時候梁師泰瞧不起伍天錫憑什麼能當個主考官,便主動挑釁他,梁世太就跟伍天錫戰開了,也是梁世太有些大意,一下失手,竟被伍天錫一棍,斜肩帶臂打於馬下,一命嗚呼。話說梁師泰是李元霸的開路將領,李元霸得知這件事後異常憤怒,隨即騎著戰馬,拿著武器縱馬而來。李元霸把四百斤大錘一舉,當的一錘打來,伍天錫只得把混金钂一架,震得雙手流血,李元霸又是一錘,伍天錫虎口震開,回馬便走。李元霸叫聲:『哪裡走!』一馬趕來,伸手照背心一提,提過馬來,往空中一拋,倒跌下馬來,元霸趕上按住雙腳,雙手一撕,分為兩開,慘死在李元霸手上。

以上就是隋唐第六條好漢伍天錫的資料及伍天錫是怎麼死的相關信息,古代多戰亂,民不聊生,催生了許多英雄豪傑,結局多是戰死或被陷害,伍天錫也是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