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作為一座旅遊城市,除了擁有美麗的自然風光,建築也是很值得回味的。
廈門有歷史的特色建築主要有三種,一種是鼓浪嶼的萬國建築,一種是騎樓式建築,還一種是嘉庚建築。
所謂嘉庚建築,指的是閩南式屋頂,西洋式屋身,這樣的建築風格被稱為「穿西裝,戴斗笠」。
上個世紀初,陳嘉庚先生傾資創辦了集美學村和廈門大學,融南洋風格與西洋風格為一體,成就世界獨一無二的「嘉庚建築」,併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近年來,更多的嘉庚建築在廈門幾大校區拔地而起,然而最出彩的當數這七座。
建南樓,面向大海擁抱上弦場,氣勢非凡
建南樓群是廈門標誌性建築之一。
秉承嘉庚建築「一主四從」布局,五幢建築于山坡上呈弧形排開,並利用與運動場的落差,因地制宜建成一個可容納兩萬人的大看台。
建南樓群面向大海擁抱半橢圓形的上弦場,氣勢非凡。平時,這裡的上弦場是廈大學子的運動場所,到了鳳凰花開畢業季時,這裡是身穿畢業袍學子們與廈大最後一次合影的聖地。
小貼士:
1、 位於廈門大學,主樓為建南大禮堂,東側為南光樓和成智樓,西側為成義樓和南安樓。
2、 建南樓群背後的小花園建議不要錯過,很值得一看。
群賢樓,廈門大學最古老的建築群
群賢樓群是廈門大學最古老的建築群。
五幢一字排列,是典型的「一主四從」布局,建築特色不僅具有中西合璧,而且還具古今合璧,當初是廈門大學的首批校舍。
群賢樓前有陳嘉庚先生塑像,塑像前有大片綠草坪和挺拔的木棉樹,春天木棉花開時極美。
前面的大操場處即是鄭成功演武場遺址,如今是生機勃勃的演武運動場。
小貼士:
1、 位於廈門大學,居中為群賢樓,東側為集美樓、囊螢樓,西側為映雪樓、同安樓。
2、 廈門大學魯訊紀念館就在群賢樓。
芙蓉樓,嘉庚建築走向成熟的標誌
芙蓉樓群的建成是嘉庚建築走向成熟的標誌。
五幢中式屋頂西式屋身的建築以芙蓉湖為圓心,形成半合圍形。中式燕尾脊的屋頂,西式風格的欄杆及窗套,一眼望去盡顯巍峨俊秀,紅磚牆特別耀眼。
樓群四周樹木鬱鬱蔥蔥,有一大部分為鳳凰樹,待到鳳凰花開時,芙蓉樓紅磚牆配上火紅鳳凰,成為紅色的海洋。
小貼士:
1、 除博學樓外,其餘四幢皆為男生宿舍。
2、 芙蓉樓周邊的芙蓉隧道和芙蓉湖都是廈大的著名景點。遊覽廈門大學,建議芙蓉隧道安排在最後,可以從隧道直接出校門。
道南樓,最經典的嘉庚建築
道南樓雖然是嘉庚建築中最遲完工的一座,卻是最經典的一座,位於美麗的龍舟池畔。
這座大量使用閩南本地產的細紋花崗岩建築群色彩絢麗,九座連體對稱一字排列,閩南風格的龍脊鳳檐大屋頂和西式的屋身完美結合,咋看相似細看竟無一雷同。
佇立龍舟池南岸,看夕陽下恢弘的道南樓似彩練在湖畔飛舞。
小貼士:
1、 位於龍舟池旁的集美中學,集美學村地鐵站出來後,步行約10分鐘可到達。
2、 晚上夜景非常美。
南熏樓,當年福建第一高樓
南熏樓是我國現代建築史上內涵最豐富的經典之作,是嘉庚建築的巔峰之作。十五層高的主樓是當年福建省第一高樓,也是廈門新建築地標。這座建築最耀眼之處是主樓的頂端,中式八角亭做為主角佇立在主樓樓頂,兩旁的附樓頂端同樣也是中式八角亭,其下的樓身才是西洋風格,這樣的設計頗有特殊含義。整座樓拔地而起,威武挺拔。
小貼士:
1、 位於龍舟池旁的集美中學,集美學村地鐵站出來後,步行約10分鐘可到達。
2、同樣位於龍舟池旁,晚上夜景很美。
延平樓,當年鄭成功固守集美時的古塞遺蹟
延平樓高三層,中部是重檐歇山頂,兩端為西式雙坡頂,紅色的牆面呈凹字形,所在位置是當年鄭成功固守集美時的古塞。
延平樓除了嘉庚建築這個看點,還有一個看點就是「延平故壘」古蹟,另外還有一個看點是利用山丘坡地,用花崗岩砌成三大層24階作為海濱游泳池看台。
站在古榕樹下,茂密的枝葉覆蓋著寨門,與紅色的延平樓相得益彰。
小貼士:
1、 延平樓下的古蹟「延平故壘」尚存石構塞門和一門鐵鏽斑駁的古炮。
2、 海濱游泳池仍在使用。
3、 位於集美學村,從龍舟池步行約10分鐘可到達,距離嘉庚公園很近。
尚忠樓,氣勢磅礴的閩南宮殿
尚忠樓群是嘉庚建築的起點之作,也是精品之作。
這幢三層樓高的環形建築樓群規模非常龐大,主樓尚忠樓居中,敦書樓和誦詩樓分立左右兩側,有上百間學生宿舍。
建於1921年的尚忠樓當時是集美女子師範學院,背面樓頂仍可見女子師範四個繁體字。
同樣是中西合璧的建築,又具磅礴之氣勢,堪稱閩南宮殿,需要超大廣角鏡頭才能拍全。
小貼士:
1、 位於集美學村財經學院,目前是學生宿舍樓,出入還是比較方便。
2、 距離陳嘉庚紀念勝地很近,步行約10分鐘。
堅持原創!我們一起浪跡天涯!
如果你也喜歡旅行,請關注我,我們一起交流。
如果您喜歡我的原創文,也請關注我並點贊。
@林子,多平台旅遊達人,自媒體人,擅長路線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