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德統一後,德國把首都選在了柏林,這是為什麼呢?

2020-10-06     張愛談情說愛

原標題:兩德統一後,德國把首都選在了柏林,這是為什麼呢?

二戰結束後,德國被分區占領了,就連首都柏林也劃了片區。這也是為了懲罰德國,防止德國有東山再起的機會。隨著冷戰的開始,西方美、英、法國的占領區合併後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東部的蘇占區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

德國從此正式分裂為兩個主權國家,而東德把首都定在了東柏林,這也是德國傳統的首都。西德卻相反,西德可沒有辦法把首都選在西柏林,要知道柏林可是完全處於東德境內,這無疑把自己立在危險的境地。所以西德把首都定到了小城波恩。

然而兩德統一後,德國卻把首都選在了柏林,這是為什麼呢?

在分裂了將近半個世紀的時間後,兩德走向了統一,西德趁著蘇聯混亂不堪,顧不上東歐這些小兄弟,在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後,終於和東德完成了統一,這也是繼1871年普魯士完成統一後的第二次。

國家是統一了,但是很多問題也隨之而來,畢竟分家太久了,其中之一就是對統一之後的首都選址,各方的爭議卻非常大。

兩德在合併的時候,有一部分人強烈希望將首都設在柏林,然而西德卻有不同的聲音,反對者認為波恩作為首都也已經幾十年了,首都不是說遷就遷的。

話說回來,世界上遷都的國家並不少,但無外乎是政治原因還有經濟原因。可這些東西德國其實都不需要,畢竟德國本身面積並不大,而且西德的發展也不錯。

雖然柏林包括東德在這幾十年里經濟相對落後,基礎設施也並不完備,但西德為了統一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沒有必要為了遷都話費大筆資金。

除了這些,兩國人民也是有隔閡的,儘管屬於同一個民族,也認可一個國家,但畢竟分開了四十幾年,而且柏林還是東德的首都。

而支持還都柏林的人理由也是很明顯的。這是一種情懷,也是一種象徵。畢竟普魯士時期,柏林就已經是首都了,直到二戰結束。

當然了,東德人支持者更多一些,這主要是牽涉到經濟利益了,雙方有著明顯的差距,如果定都柏林,那麼可以說是近水樓台先得月,可以帶動東德的發展,縮小東德與西德之間的經濟差距。

可是爭來爭去,也沒有個結果,只能投票決定了,結果大會通過了遷都柏林的議案。之後的十年中,波恩的各個機構開始陸續遷往柏林,但波恩這個曾經的首都卻仍然是德國的第二政治中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POvn-3QBURTf-Dn5fV7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