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少年回頭望,追夢不曾停

2019-07-09     冷眼觀貴圈

王凱:少年回頭望,追夢不曾停

黑暗的終點可否有光?

長夜的盡頭是否會亮?

成名了就一定風光嗎?

是的,漫漫長夜的盡頭必定會出現光源,成名後有無數人為你吶喊,怎能不風光?

但前提是你要能耐得住寂寞,在黑暗裡熬過一個又一個季節,才有可能看到光。

對於十八歲的王凱而言,這點微光看上去是那麼的渺茫和遙不可及,卻又令他無限嚮往。

試問哪個熱血少年不曾有過夢想?

王凱也有,與許多誤打誤撞進入演藝圈的藝人不同,他從小就想當一名演員。

可惜現實總與夢想格格不入。他並非出生於演藝之家,周圍的人也沒有這方面的興趣。父親痴迷於體育,希望兒子能成為一名為國爭光的運動員,因此他五歲就開始踢足球了。

而在母親心中,努力念書考大學才是唯一的出路,她只希望兒子能夠當一名拿著筆桿子的文化人。

顯然王凱對這兩條路都不感興趣。他心氣很大,表現欲也很強。即便是高中複習最緊張的階段,還拉著同學一起演話劇。

原本他要按著母親安排的道路考個大學,畢業後再找份穩定的工作,但這時父親單位突然傳來「員工子女可以頂替工作」的消息。在家裡的老人看來,在新華書店搬書無疑是個「旱澇保收」的鐵飯碗,是令人羨慕的。

於是長輩們齊上陣,勸王凱先放棄學業去書店上班,畢竟「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儘管有些不情願,但少年為了不給父母增加負擔,再三思量後還是去搬書了。

不過很快他就發現這是一份非常無聊的差事。整天把書搬來搬去,偶爾翻上兩頁,仿佛一眼就能望穿二十年後的自己。

少年不甘心,邊思考邊為自己尋找機會。

他參加了很多當地電視台舉辦的活動,但都沒什麼水花。好在他沒有灰心,每次都能夠及時總結經驗。終於有一天,他憑藉高大帥氣的外表和積累的經驗得到了去北京拍廣告的機會。

拍攝完成後,導演隨口問了一句「小伙子形象不錯,中戲還是北電的?」,沒想到瞬間點燃了他的信心。

既然別人都能考上,那麼我為什麼不能試一試?他決定馬上行動。

少年瞞著父母辭去了書店的工作,只身前往京城闖蕩。他不知道怎麼報考中戲,只能打114查詢。他找到了一個培訓班,通過率很高,但學費就要一萬塊。

當時這是一筆巨款,他思來想去,最終還是向父親開口了。令人意外的是,因為他主動辭職而憤怒的父親很爽快地給他交上了學費,並囑咐兒子「好好學」。

成名後想起這一幕,王凱的心中依然百感交集。家裡並不寬裕,能拿出這筆錢十分不容易,可見父母對兒子的支持。

考上中戲,順利畢業,之後又簽下了有名的公司。他一時成為了親朋好友眼中的驕傲。就連他自己也為此得意了一陣,甚至規劃好了以後要拍的戲和角色類型。

可閃閃發光的從來都只是外表的虛華,真正包含在裡面的只有當事人自己才能體會到。

沒有背景沒有勢力的新人,憑什麼拿到好的製作和角色?公司藝人合影,他只能站到最後一排,前面的要麼別他出名,要麼有資源。

意氣風發的少年還未能完全理解這個圈子的殘酷,硬著頭皮往前沖卻撈不到理想的角色。他頹廢了,窩在出租房裡打了七八個月的遊戲。

昏天黑地,通關打怪的勝利感使他忘卻了受挫的失意。與遊戲中越來越高的等級相比,是日益乾癟的錢包。他猛然意識到,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為了活下去,只能繼續硬著頭皮找資源、拍戲,哪怕他內心對要出演的角色拒絕了一百遍。

從2008年開始,他連續出演了四季《醜女無敵》。那個翹著蘭花指、連走路都要賣弄風情的「娘娘腔」陳家明不僅遭到了很多觀眾的嘲諷,還給圈內不少導演都留下了刻板的印象——王凱只適合演這類中性化的鮮肉。

雖然不喜歡,可他確實投入了很多心力,因此才有此般效果。全劇播完後,他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從角色中走出來。

然而迎接他的不是新的挑戰,反倒是清一色的類似角色。換作別人或許會趁熱打鐵,而他全部推掉了。

正如後來的伯樂侯鴻亮說的那樣「他是個非常認真紮實的演員,很清楚自己需要什麼」。要做一名真正的演員,就不能被同一類型的角色囿住。

於是他進入了蟄伏期。與其說是蟄伏,不如用「待業青年」來形容更為妥帖。遲遲接不到合適的劇本,他的經濟狀況變得拮据。而比這更糟糕的是心理上的迷茫。

2010年,他終於等到了一個自己想演的角色,那就是年代戲《知青》中的齊勇。為求真實性,整個劇組來到零下四十度的漠河郊外,並且大量使用鼓風機。環境惡劣,他被凍地生疼,但沒喊一句累或是苦。

在一名真正的演員心中,這就是職業素養,吃再多的苦都是理所當然的。

劇播出後小火了一陣,不過之後便沒了聲息,作為配角的他自然也沒在熒幕上留下足跡。但至少努力過了,一切都被劇組的工作人員和導演看在眼裡。

正是由於這個角色,千里馬得以認識了伯樂侯鴻亮,並且出演了《北平無戰事》中正義凜然的方孟韋。與倪大紅等一眾老戲骨搭戲時,他絲毫不膽怯,還虛心向前輩們請教經驗。30歲的他終於憑藉這部戲小火了一把。

或許是守得雲開見月明,他的戲路好像一下子被打開了,片約也多了起來。在一片質疑不解甚至嘲諷聲中,他果斷接下了《琅琊榜》。

幾乎所有人都不相信曾經的「娘娘腔」陳家明能演好果敢剛勇的靖王。他們正準備看笑話,沒想到被他用演技狠狠打臉。

他的眉宇間似乎總有抹不開的憂傷,神情卻異常堅定。在兄長被害後,不惜觸怒父親也要為其討還公道。原著迷們表示「王凱就是靖王」。

無數少女追完劇後都想做「靖王妃」,他卻只報以「盒盒盒」的笑聲,並沒有沾沾自喜,轉身又去拍其他戲了。

接著《偽裝者》中的明誠,《歡樂頌》里的趙醫生,《嫌疑人x的獻身》里的唐川......他終於紅了,紅到一發不可收拾。

大眾只道這名所謂的「鮮肉」很火,卻不知道他其實是一位「老」演員了,更不知曉他多年來的付出和艱辛。

面對採訪,王凱顯得很平靜「沒有演員會不想紅,紅了你才有更多的自主權,才開始有人聽你講話」。想要做一名優秀的演員,能夠自主選擇角色,除了紅外別無他法。

片邀如雪片般湧來,他沒有全接,甚至推掉了其中的大部分。一點點地細讀劇本,專心挑選適合自己的角色,他選擇了《大江大河》。

為了達到要求,他在短時間內減下14斤,成功塑造了為夢想前進的宋運輝。

從這個人物的身上,隱約可看見為了追夢奮不顧身的少年的影子。

難能可貴的是,少年依舊在追夢,或者說從沒停止過腳步。

這個年齡段的男演員有不少都有了油膩感,但王凱無論什麼時候現身,都是一副清爽的少年模樣,躊躇滿志,令人折服。

願少年能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繼續以「盒盒盒」的魔性笑聲來感染更多的人。

文/【冷眼觀貴圈】原創,轉載請註明: 冷眼觀貴圈,歡迎訂閱,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PN4f_GsBmyVoG_1ZpcK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