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兩棲攻擊艦建造已經接近尾聲
近日網上出現可能是國產兩棲攻擊艦的圖片,從圖片來看國產兩棲攻擊艦以艦載直升機為主要作戰手段,搭載機降部隊發動立體登陸作戰。
相關圖片也表明國產兩棲攻擊艦短時期之內應該不能操搭載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這個可能讓有些人感覺失望,畢竟國外新一代兩棲攻擊艦普遍能夠搭載F-35B戰鬥機,所以有觀點認為國產兩棲攻擊艦似乎也應該考慮搭載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
F-35B可以讓兩棲攻擊艦轉身為迷你航空母艦
國產兩棲攻擊艦沒有考慮搭載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有多方面原因。首先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難度極大,美國研製F-35B戰鬥機都困難重重,中國航空工業在相關領域基礎薄弱,短時間內難以研製出F-35B這樣的戰鬥機。既然短時間F-35B戰鬥機這樣的國產戰鬥機不會出現,國產兩棲攻擊艦自然不會考慮搭載它。因此現階段國產兩棲攻擊艦的艦載機以直升機為主,包括國產武直-10武裝直升機、直-20艦載直升機和重型直升機,能夠在遠海執行垂直登陸作戰,投送一個營級機降部隊。
制海模式下的黃蜂級兩棲攻擊艦,注意幾乎沒有直升機,不能發動垂直登陸作戰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兩棲攻擊艦搭載F-35B戰鬥機效能並不理想。兩棲攻擊艦搭載垂直/起降戰鬥機來源於美國海軍當年制海艦設想,制海艦任務設定就是在中低強度對抗環境執行遠洋巡邏、護航等任務。這個設想在黃蜂級兩棲攻擊艦上面得到實施,不過美國海軍很快發現兩棲攻擊艦同時執行執行兩棲作戰、制海作戰,牽涉環節過多,對於艦艇作戰效率反而會帶來不利影響。實際上黃蜂級在制海模式下只搭載AV-8B垂直/短距起降攻擊機,相當於1艘縮小型航空母艦,已經放棄了垂直登陸能力。同樣事情也發生在美國級兩棲攻擊艦上面,它取消了塢艙,以便擴大艦載機搭載能力,結果就是艦艇不能發動超視距登陸作戰,無法把坦克等重裝備送上灘頭,影響兩棲部隊作戰能力,有消息說美國海軍已經準備在新一批美國級兩棲攻擊艦上面恢復塢艙。因在許多國家用兩棲攻擊艦搭載F-35B實際上是無法建造航母一個變通辦法,這些國家不需要考慮高強度對抗環境作戰任務,兩棲攻擊艦搭載F-35B已經能夠對抗和壓制潛在作戰對象。
航母編隊作戰能力是兩棲攻擊艦無法比擬的
對於中國海軍來說,現在主要精力放在航空母艦上面,1艘航母能夠搭載更多艦載戰鬥機,空中作戰能力遠遠超過兩棲攻擊艦。而兩棲攻擊艦搭載10多架F-35B這樣的戰鬥機也不能緩解海軍面對強敵的壓力,還會讓艦艇造價迅速上升。與其這樣不如將任務分割,集中力量建造航母和兩棲攻擊艦,前者負責空中作戰,後者主要執行兩棲戰任務。由於不需要考慮搭載固定翼艦載機,兩棲攻擊艦也不需要配備相應設施,相應可以控制尺寸和噸位,內部結構也更加簡單,艦艇成本和價格隨之下降,相應效能也更好。
中國海軍近期主要精力還是放在航母編隊上面
因此對於中國海軍來說,近期精力主要放在新一代電磁彈射航母、第五代隱身戰鬥機上面,力爭在2025-2030年之間列裝部隊,實現國產航母及艦載機升級換代,增強海軍航母編隊作戰能力。兩棲攻擊艦以搭載艦載直升機為主,執行遠海兩棲作戰任務,必要的時候也可以進行海外前沿部署,執行中低強度環境下任務,例如護航、巡邏、救援等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