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集團生產車間。 記者 梁洪源 攝
南充是全國、全省重要的繭絲綢基地,是中西部地區唯一享有「中國綢都」稱號的城市,是全國唯一絲綢類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範基地。市委「155發展戰略」將絲紡服裝納入「五大千億產業集群」。
圍繞絲紡服裝千億產業集群這一目標,南充國有絲綢企業通過品牌建設、技改擴能、絲綢文化旅遊開發、出口貿易等方式,積極發展絲紡服裝產業,為南充絲綢「破繭成蝶」積極貢獻國企力量。
「絲綢+旅遊」 百年企業走出新路子
參天銀杏大樹、百年老工業廠房、小火車、繅絲設備體驗館……每逢節假日,位於高坪區都京街道的六合絲博園,就成為工業旅遊網紅打卡地。
四川南充六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始建於1912年,由民主革命家張瀾先生與留日歸國實業家盛克勤先生共同創辦,是以服裝、絲綢面料、桑蠶絲為主導產業,產、發、研和進出口貿易、工業旅遊協調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六合集團曾是亞洲最大的繅絲廠,目前是中國存續時間最長的絲綢企業,被譽為「中國絲綢工業活化石」。
作為一家老企業,六合集團主動作為,以「絲綢為魂,品牌建設為核心,市場營銷為重點,創新為突破口,做強做優六合」的理念,緊抓南充培育絲紡服裝千億產業集群發展機遇,積極謀求自身發展之路。
六合集團文化和旅遊產業部部長李永春介紹,近年來,六合集團加大文旅與絲綢產業融合力度,致力於將文旅資源優勢轉化為文旅經濟發展優勢,大膽創新,在保持繅絲織綢產業基礎上,大力發展工業旅遊。經過初步開發建設,六合絲博園的「金色六合銀杏文化月」「絲綢工藝互動體驗」「乘坐蒸汽觀光小火車遊覽百年絲廠」「靚麗絲妹」等特色旅遊項目,成為南充旅遊的新亮點,不斷吸引八方遊客前來遊覽觀光。
據了解,為進一步發揮文化資源優勢,2019年5月,六合集團在市國資委、高坪區政府的指導下,組織召開六合絲博園文化和旅遊發展研討會,相關領導、專家對南充絲綢產業發展歷史、資源優勢、市場前景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分析,就南充絲綢文化、六合絲博園的未來發展進行了研究,提出打造以百年六合為核心的絲綢源點國際旅遊目的地戰略構想。
發展工業旅遊,讓工廠變「公園」,六合集團走出一條發展新路子。據統計,六合絲博園年接待遊客45萬人次。
打造營銷平台 助力南充絲綢走向世界
南充絲綢歷史悠久,據《華陽國志》記載,3000年前,南充蠶絲織產品在周代已成朝廷貢品。1915年,南充吉慶絲廠生產的揚返絲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膺頭獎,暢銷歐美。1925年,當時的六合絲廠生產的金鹿鶴牌生絲,又榮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再次將南充絲綢推向世界絲綢業的巔峰。
新中國成立後,南充成為西部桑蠶種、繭絲綢、科研教學最集中的地區,也是中國西部地區蠶繭絲綢生產規模最大、絲綢產品最豐富的城市,產品遠銷五大洲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延續過去的輝煌,進入新時代,四川南充市絲綢(進出口)有限公司積極打造營銷平台,助力南充絲綢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四川南充市絲綢(進出口)有限公司2002年改制以來,圍繞蠶桑副產物開發等項目拓展,與其他科研院所、企業等先後研發出蠶桑副產物衍生產品,包括桑蠶絲被、桑椹酒、桑葉茶、桑椹醬(膏)等系列產品,促進蠶桑產業第二次創業。
蜀繪絲綢是南充獨具地域特色的絲綢工藝新品類。目前,我市已研製開發出具有創新智慧財產權的蜀繪絲綢服飾產品、絲綢噴花工藝傘、絲綢裝飾大團扇等系列蜀繪產品,受到廣大消費者青睞和好評。四川南充市絲綢(進出口)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蜀繪是南充「土生土長」的絲織印染工藝,是南充絲綢文化發展的結晶,公司依託劉存財蜀繪技能大師工作室,積極推進傳統工藝與市場結合,將傳統手工藝產業發揚光大。
目前,四川南充市絲綢(進出口)有限公司與48家南充絲綢企業建立合作關係,幫助絲綢企業進行市場拓展、產品營銷、技術改良,形成「上游+公司+下游」三點連線互通的經營運行模式,為國資保值增值作出應有貢獻。該企業先後被授予四川省蠶桑絲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絲綢業服務平台稱號。
推進技術升級改造 絲紡企業轉型發展
四川嘉陵紡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市紡織服裝龍頭企業,具有50年發展歷史。近年來,該公司先後與紡織、服裝、商貿、建材等15家生產經營企業建立生產、銷售、技術等領域的合作關係,實現企業年產值近2億元,年上繳稅金近千萬元。
嘉紡集團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公司緊緊圍繞市委「155發展戰略」,堅持以淘汰落後產能、推進技術升級改造、優化工藝布局為重點,持續推進設備技術更新換代和產品結構提檔升級,推進企業轉型發展,助力絲紡服裝千億產業集群發展壯大。
據了解,嘉紡集團不斷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能設備,狠抓生產環境整治工作,自籌資金對涉及影響產品質量、生產效率、能耗和安全、環保的關鍵設備與關鍵部件,從前紡工序到後整理工序進行一條龍技術改造,有效提高設備裝備技術水平。
嘉紡集團黨群部部長王勇介紹,在推進產品結構提檔升級中,公司努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主動帶領技術和管理團隊考察、學習沿海發達地區經驗,支持和參與招商引資企業一道因地制宜實施免印染工裝面料項目。該項目減少了印染等複雜工序,節約了生產成本,實現節能減排,生產的服裝、有色布等紡織產品可直接投放市場。該項目投產半年來,深受市場青睞,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增強了企業市場競爭力。
技術改造是絲紡服裝企業轉型發展的關鍵。目前,嘉紡集團經過對市場充分考察和調研,計劃利用淘汰落後設備等途徑籌集資金500餘萬元,購置國產先進高速噴氣織機。王勇說,該機型生產效率高、生產的布面質量好、運行成本低,能夠進一步促進產品升級和企業長遠發展。
市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六合集團、嘉紡集團、四川省南充市絲綢(進出口)有限公司等國有絲綢企業主動作為,把絲綢產品與旅遊文化、技術改造與品牌建設相結合,將開創南充絲紡服裝產業發展新局面。(南充日報記者 楊曉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PKKtEW8BMH2_cNUgx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