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高淳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統籌部署、紮實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即日起,高淳發布開設「鄉村振興在高淳」專欄,報道各地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的經驗和舉措。
為更好地推進
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高淳率先實施
農村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建設
高淳區農村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建設,經過10餘年的打造和提檔升級,逐步形成了「戶分類(試點)、組保潔、村收集、鎮轉運、區處理」的運作模式。現已實現生活垃圾集中收運率和無害化處理率均為100%,正著力破解垃圾分類處理的困局,切實做好垃圾減量化和資源化。
回首高淳十幾年的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歷程,是一個逐步淘汰落後的機制及提檔升級新設施的過程。2017年8月,建成投運日處理500噸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停用封場此前已使用8年多的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焚燒發電廠的煙氣排放達到國際先進標準——歐盟2010標準。
為提升生活垃圾處理能力
完善集裝化農村生活垃圾收運體系
高淳不斷加大投入力度
2016年至2019年,高淳區總投資4800多萬元,在8個鎮街新建了12座壓縮垃圾中轉站,配置12輛密閉運輸車,停用了14座地埋貨櫃式中轉站和16輛不夠密閉的運輸車。
高淳區新建成的農村生活垃圾轉運站全部達到入場入室、壓縮密閉中轉,垃圾在收集、轉運過程中滲瀝液得到全部收集並規範處理,為全區生態環境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撐。
與此同時
高淳推行村莊生活垃圾「不落地」
直收直運新型收集模式
在全區農村配置了179輛小型密閉自裝卸垃圾收集車及3.2萬個塑料垃圾桶。全區村莊拆除或封閉4283個原先設立的破舊垃圾房(箱),134個行政村取消拖拉機敞開收集,採用桶與車對接自動吊裝,機動(電動)收集、密閉運輸,徹底解決原先生活垃圾滯留村莊時間長,容易滋生蚊蠅,產生污水痕跡狀況。
區城管局環衛科科長楊紅國介紹說,「高淳區城鄉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建設經過這幾個階段,一個是十幾年前初始啟動的生活垃圾收集階段,中間一個階段叫中轉站的全面升級改造,到目前我們生活垃圾實現衛生填埋到焚燒處理,這是一個高質量發展完備的過程,也為高淳生態環境的打造提供了很好的支撐。」
啥都別說了
讓我們一起為高淳垃圾收運體系點贊
文字:王芳
視頻:李志輝
編輯:童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