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性能/親民/高端,從四大平台看奧迪未來的純電戰略

2020-10-23     MoMo車評

是誰決定著電動車的走向?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以特斯拉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在近幾年非常活躍,中國品牌也藉助政策東風實現「彎道超車」,但是直到2019年,全球電動車的年銷量依然只維持在200萬+,僅占全球汽車總銷量的2.4%。

這個數字是不是讓人你感到意外?為何電動車發展多年後市場依然毫無起色?在輿論上大熱、股價和市值飄紅、各個國家和組織全力支持的電動車行業,實際的市場份額卻非常有限。根本原因在於,雖然造車新勢力善於營銷和引導輿論走向,但這最多只能算作一個催化劑,真正決定市場走向的還是巨頭的態度。只有傳統車企進場,這個行業才開始有資格談發展。

不過這個態度在近兩年發生了轉變,不同於之前的「點到為止」,近兩年傳統車企開始「全面押注」電動車領域,陸續公布未來純電計劃。而在這其中,奧迪品牌絕對稱得上新能源變革的第一梯隊,奧迪宣布在2025年前在電動汽車方面投資120億歐元(約合950億人民幣),基於四個大台,推出30款電動車型,其中20款為純電動車型。

這四大平台分別為MLB evo、MEB、J1、PPE,其中MLB evo是燃油、純電、混動的共享平台,MEB平台是純電動車的專用平台,J1為高性能電動車平台,PPE平台則用於製造純電中/大型轎車和SUV。

MLB evo

MLB evo是大眾集團的模塊化縱置平台,從奧迪所有前縱置發動機車型,到大眾、保時捷、蘭博基尼、賓利的大部分SUV車型都採用了該平台。相比MLB平台,MLB evo能夠更好地適配插電混動車型和純電動車型,包括奧迪A8L(參數|圖片)、Q8(參數|圖片)、Q7(參數|圖片)、A7(參數|圖片)、A6L(參數|圖片)、Q5L等車型都在MLB evo平台應用新的混動總成,同時這個平台也誕生了奧迪首款純電動車e-tron。

奧迪e-tron和e-tron Sportback並非其他車型的純電版本,從內到外一切都是重新設計,是一款相對於其他車型完全獨立的車型,而兩款車的S版本則成為了世界首款三電機帶後軸扭矩矢量的電動車。可以說e-tron在完成度方面相高出寶馬iX3和奔馳EQC不少,證明了MLB evo平台的可拓展性。

MLB evo平台起到的是承前啟後的作用,在主流市場不斷耕耘,持續發展燃油與混動車型,同時在先期承接純電車型,可以看做品牌電動化的先行者,對技術進行實踐、打開新的市場。現在奧迪e-tron已經在一汽-大眾長春工廠下線,國產版本不久就會上市。

J1

J1是源自保時捷品牌的高性能電動平台,該平台擁有多項關鍵技術,首先該平台產品均採用800V電壓架構、高達350kW的快速充電能力。除此之外還擁有高性能GT車型的電池組布局,駕駛員可以擁有更低的坐姿,除此之外還具備雙電機全輪驅動。

目前基於這個平台打造的車型是保時捷Taycan,在幾周後,同樣採用J1平台的奧迪e-tron GT和e-tron GT RS即將發布,作為保時捷Taycan的姊妹車型,擁有同級別的性能表現,RS版本的百公里加速將在3秒以內。

J1平台可以看做是一個獨立的高性能平台,通俗的講就是造跑車的平台,而且e-tron GT將在卡蘇爾姆(Neckarsulm)工廠進行量產,要知道超跑R8也是在從這裡生產出來的,這就很容易理解了吧。

MEB

MEB是大眾集團的模塊化純電動平台,開發之初便考慮到了集團下各種車型的需求,在底盤高度(轎車/SUV)、電池容量(標準續航/長續航)、驅動形式(後驅/四驅)以及動力(高/低功率)方面都具有很高的靈活性。

就在不久前的2020北京車展上,奧迪亞洲首發了基於MEB平台的首款車型Q4 e-tron,該車型體現了MEB在三電系統的布置和空間利用方面的優勢。可以看到在保證碰撞安全空間的前提下,整車的防火牆和前軸相較於燃油車實現了大幅度的前移,所以MEB平台可以用緊湊級的車身尺寸,實現中級車的軸距和車內空間,同時能夠匹配WLTP續航450km的82kWh超大電池組。

大眾品牌未來的純電動車都將建立在MEB平台之上,例如已經發布的ID.3和ID.4。這就是MEB的優勢——保持平台技術領先的同時,通過適配更多的車型來進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性價比。同樣奧迪在MEB平台打造的純電SUV和轎車,售價也將會更加親民。通俗的講,MEB就相當於現在的MQB,主打奧迪的入門車型。

PPE

PPE平台由奧迪和保時捷合作開發,奧迪官方給這個平台的定位是「全尺寸和高端電動車平台」,PPE也是四個平台中最靈活的,不僅驅動形式、三電系統可以變化,軸距、輪距、底盤高度均能夠根據車型進行調整,以打造不同級別和類型的車型,橫跨中型、中大型、大型三個級別,車型包括轎車、SUV、跨界車、旅行車等。同時保時捷的大部分純電車型也出自該平台,比如全新一代Macan,這也同樣意味著未來PPE平台下的車型數量也是最多的。

PPE與MEB平台的主要區別在於,PPE將兼容J1相同的800V架構和350kW快充,還會針對高性能車輛打造後軸雙電機的扭矩矢量技術,配備空氣懸架以及全輪轉向系統。某種程度上,PPE平台可以看做MLB evo+J1+MEB的綜合體,將各平台的優勢整合,成為奧迪的主力平台,未來奧迪的中/高端和旗艦電動車都將從PPE平台誕生。

而在中國市場,奧迪繼續擴大在華業務,與一汽成立新能源合資公司,本土化生產PPE平台電動車型。2024年首款基於PPE平台的將在奧迪與一汽的新能源合資公司的工廠投產,到2025年將電動車銷量提升至總銷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總結下來,奧迪的電動化戰略規劃規劃——MLB evo平台承前啟後;J1平台主打高性能,打造GT或超跑;MEB相當於現在的MQB,主打入門產品;PPE則相當於現在的MLB evo,覆蓋中/高端產品線,同時也能兼容性能取向的產品。

雖然大品牌轉型會面臨現有體系的壓力,但只要未來規劃清晰明了,就不存在「大船難掉頭」的說法。奧迪的電動化就像在下一盤大棋,棋局的走向已經安排妥當,不存在任何意外情況,因為棋盤對面坐得是造燃油車的自己,只要內部不存在分歧,部門之間配合妥當,這盤電動化棋局就能完美收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PCewU3UBeElxlkkaebAr.html